近期豬肉價格在淡季逆勢上揚備受關注,在此背景下,“一頭豬‘拱’掉梅州市8縣31官員”的新聞顯得格外醒目。報載,一項生豬養殖專項補貼,令廣東一個農業大市8個縣(區、市)的畜牧局在任或原任局長被立案偵查。梅州市檢察機關今年查辦“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改擴建項目中央專項補貼”職務犯罪,截至7月初已立案偵查31件31人,涉及專項補貼資金超過7000萬元。
公眾再次看到了小官大貪的“能量”與“膽量”。涉事官員大部分是科級,甚至是股級,可謂“芝麻官”,可到了基層,他們就是手眼通天的“大官”,大雁飛過沒留幾根毛是過不了關的。他們編造一個子烏虛有的“養豬場”就騙取了50萬元補貼,簡直匪夷所思。2014年,廣東省一年的補貼資金才1.2億元,這31個官員涉案金額就超過7000萬元。從這個比例足以窺見,這個專項資金說是惠農,很多時候是在“惠官”。
放眼望去,大多數涉農補貼、專項資金都存在“跑冒滴漏”現象,不只在梅州,全國各地都有發生。中央紀委公布2014年中央巡視組第一輪巡視的整改情況和反“四風”情況顯示:涉農資金已成貪腐高發區,近一年來,全國查處各種涉農補貼問題6000余起,涉及資金20多億元。就在不久前,湖北畜牧系統公職人員27人,憑借一支支最貴不超過8毛錢的動物疫苗,多的受賄1400多萬元,少的數萬元到100余萬元。
與其它專項資金相比,為什么涉農補貼更容易被截留、貪污?梳理起來,原因無非在于:一是信息透明度不夠,農民知曉率不高。二是申報審批流程復雜,“雞肋式”補貼需要“馬拉松式”申請,一些農民干脆放棄。三是官員自由裁量權過大,有限資源給誰不給誰,往往由個別官員說了算。四是農民心態,讓農民們覺得政府補貼無異于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要到了是“撿的”,要不到也沒損失。五是騙補成本低,違規處罰過輕,助長了一些人能騙就騙的僥幸心理。六是監督機制不全,部門內部不敢監督、上級無法監督。
涉農補貼如何才能順利跨過“最后一公里”?治理方向應當是,進行流程再造、強化績效評估與全程公開透明。很多時候,涉農補貼不是沒規章制度,而是流程不合理。以梅州系列案為例,為什么檢察機關能發現其中的貓膩,而行政部門發現不了?其中材料的初審、申報、審核、驗收等流程集中一個部門,是重要肇因。假如將一些流程、責任分散到其它部門,就會產生制衡作用。績效評估目的不僅是績效,還是監督的重要環節。
涉農補貼的公平與效率,事關三農問題的穩定與發展,不可小覷。面對“一頭豬‘拱’掉梅州市8縣31官員”,不能就事論事——只問犯事官員,而不作制度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