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察種群、優選種苗
要想飼養出健康合格的育成雞,雞苗質量是關鍵控制要素,如何選擇優質種苗呢?首先要對于種雞場進行考察,考察的項目包括供種能力、孵化能力、技術力量,飼養條件,種雞群的日齡等,并且實地到雞舍考察種雞群的精神狀態,產蛋率,并現場采血化驗是否有垂直傳播的疾病。雛雞到場后要有一套嚴格的驗收標準,包括初生重、均勻度,雞群的精神狀況以及ND、AI母源抗體水平,ALV_J、REV、IBV、MGR、IBD陽性率和沙門氏菌的分離培養等。
■ 二、全進全出、徹底消毒
對于育雛場必須要做到全進全出,即使不能做到同一目齡的全進全出,也要做到一個大批次的全進全出。雞群全部轉出后,先將雞舍沖洗干凈,然后用不同的消毒藥對其消毒3~4次,待所有雞舍沖洗消毒完之后,統一熏蒸消毒,在熏蒸之前要對雞舍所用的工具清洗干凈并消毒后放入雞舍一起熏蒸,熏蒸48小時后通風,并在雞舍內采樣檢測消毒效果,如果細菌含量超標,要重新消毒,直到消毒合格。場區也要徹底清理消毒,對于場區內的雜草、垃圾、雞毛、雞糞要徹底清理干凈,并用2%的火堿水噴灑消毒。
■ 三、嚴格控制育雛環境
1、溫度控制
初生雛的體溫為39.14~39.62℃,比成雞低1.96℃。育雛溫度是育雛成敗的關鍵。溫度與雛雞體溫調節、運動、生長發育、抗病力、采食和飼料利用率等均有密切關系。雛雞1~3日齡最適宜的溫度是35~37℃,因此要將雞群所在區域溫度控制在35~37℃內。4-7日齡可以將溫度下調到33~35℃,以后每周下調2~3℃,直到室溫為止。
2、濕度控制
濕度對雛雞的影響是與溫度結合共同起作用的,在環境溫度適宜時,濕度對機體的熱調節機能沒有大的影響,因而對生產性能影響也不大。只有在高溫或低溫情況下有影響,高溫高濕影響最大。濕度過低,舍內塵埃飛揚,刺激雛雞呼吸道粘膜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濕度過高,舍內空氣污濁,有害氣體含量增加。
雛雞對濕度的耐受范圍比對溫度耐受范圍大。但初生雛雞1周齡內的要求很重要,尤其1~3日齡,如果采用熱風保溫,空氣干燥,必須采用人工增濕措施才能滿足生理需要。1~3日齡舍內相對濕度約為70%,4~7日齡為65—70%,以后維持在55%~60%,不低于45%。
3、光照控制
光照對雛雞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光照時間,二是光照強度。進雛前3天,24小時光照,以后每兩天遞減1小時,直到恒定光照8或10小時(密閉雞舍)。前期光照強度越大越好,最好能夠控制在30LuX,后期要控制在5~10Lux。
4、通風控制
合理的通風換氣能保持雞舍溫度適中,濕度適宜;能減少空氣中的灰塵、微生物以及舍內產生的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和惡臭氣體,保持舍內空氣新鮮。
通風換氣應注意以下幾點:育雛前一周不使用風機換氣,只是適度打開雞舍兩面側墻,一周以后逐漸啟動風機,只允許開啟1~2臺換氣,3周以后根據舍內溫度和灰塵使用3臺以上,但防止因風速過大造成小雞受涼。春秋季和冬季通風可以多開側窗,防止前后溫差太大,在暑天高溫高濕的情況下可以開啟雞舍后端的側窗,靠風速降溫,夏季其它月份濕簾開啟后應將側窗全部關閉。
■ 四、充足的飲水和合適的喂料
大規模育雛目前很少使用鐘式飲水器,而是直接使用乳頭式飲水器,使用飲水乳頭能保證雛雞飲水干凈衛生,同時減少了鐘式飲水器向乳頭飲水過渡的應激,所以在使用乳頭飲水時要重視飲水乳頭的高度以及水壓,一般剛進雞的時候,飲水乳頭的高度為10cm,水壓的高度不超過15cm;對于剛開食的雛雞,喂料時不要使其猛吃,讓其吃七八分飽即可;在育雛前期最好使用營養全價的顆粒破碎料。
■ 五、及時挑雞
直接使用飲水乳頭飲水,會有個別體質較差的雛雞不去飲水,時間長了這些雞只會因脫水而死,因此在進雛后3天內每天要對全群挑雞2遍,把一些弱小雞和脫水雞及時挑出,并使用鐘式飲水器單獨飼養,這樣可大大降低雛雞死亡率。如果前三天不能及時將脫水的雞只挑出,在育雛的第四天和第五天將是脫水雞的死亡高峰,會增加死亡0.5%-1%。
■ 六、良好的衛生條件和防疫措施
雛雞抵抗力較弱,所以在育雛前期要盡可能保證雞舍良好的衛生條件,在育雛前期要隔一天消毒一次(免疫活苗前后3天不消毒),在育雛期要做好ND、IB、AI、FP、IBD、Ic、支原體等疫苗的免疫工作,以確保雛雞盡早產生免疫抗體。
通過連續兩年飼養四個大批次的276.6萬只育雛雞,0~6周累計平均成活率高達99.27%,跟蹤這些雞群到育成期、產蛋期也都表現出穩定良好的生產成績,充分證明育雛前期管理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