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名副其實的蛋雞生產大國,長期以來養殖方式卻以萬只以下的中小規模養殖為主,“小規模、大群體”的產業特征突出。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產能過剩、育雛能力偏弱、深加工能力不強等問題也不容忽視,如何使蛋雞產業平穩地過渡到良種化、專業化、設施化和市場化,是業界關注的重大問題。
2013年“H7N9事件”的沖擊導致蛋雞存欄量下滑,供應短缺累積的風險在2014年得到全面爆發;美國發現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后,中國宣布自2015年1月9日起暫停進口所有美國禽類、禽類產品及蛋類產品;今年上半年雞蛋價格的持續下跌,養殖戶對后市信心不足,補欄積極性下降……
一系列事件讓很多人直呼“蛋雞產業這是怎么了?”然而,在長期從事動物遺傳育種新技術及家禽生產技術體系研究的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楊寧看來,這些事件雖不在預料之中,但卻在應對策略中有考慮。
楊寧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我國以作為名副其實的蛋雞生產大國,長期以來養殖方式卻以萬只以下的中小規模養殖為主,“小規模、大群體”的產業特征突出。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產能過剩、育雛能力偏弱、深加工能力不強等問題也不容忽視,如何使蛋雞產業平穩地過渡到良種化、專業化、設施化和市場化,是業界關注的重大問題。
2013年“H7N9事件”的沖擊導致蛋雞存欄量下滑,供應短缺累積的風險在2014年得到全面爆發;美國發現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后,中國宣布自2015年1月9日起暫停進口所有美國禽類、禽類產品及蛋類產品;今年上半年雞蛋價格的持續下跌,養殖戶對后市信心不足,補欄積極性下降……
一系列事件讓很多人直呼“蛋雞產業這占有世界21%左右的人口,生產并消費世界40%左右的雞蛋,人均雞蛋消費水平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作為名副其實的蛋雞生產大國,長期以來養殖方式卻以萬只以下的中小規模養殖為主,“小規模、大群體”的產業特征突出。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產能過剩、育雛能力偏弱、深加工能力不強等問題也不容忽視,如何使蛋雞產業平穩地過渡到良種化、專業化、設施化和市場化,是業界關注的重大問題。
產業波浪式發展
養殖蛋雞多年的薛靜桂有這樣的感覺,“今年上半年效益比往年同期略有下降。”薛靜桂經營的是養雞合作社,目前擁有1萬多只雞的規模。
而薛靜桂的“感覺”也正是楊寧他們所預料到的。“經過對企業、市場調研和分析,一般認為蛋雞養殖業的效益起落周期為3年左右。根據監測數據,預計2015年蛋雞養殖效益將下降。”楊寧表示。
雖然2014年蛋雞產能下降,導致雞蛋供求處于緊平衡狀態。“但全年蛋雞產業生產效益良好,雞蛋和淘汰雞價格處于歷史高水平,尤其8月份雞蛋價格創歷史新高為10.71元/kg。”楊寧說。
據了解,2014年商品蛋雞養殖利潤超過30元/只,蛋雞業也成為畜牧行業中效益最好的一個產業。
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王俊勛分析,由于2014年蛋雞產業的高收益調動了蛋雞養殖的積極性,造成了今年前5個月產蛋雞存欄和雞蛋產量上升。
根據農業部畜牧業司對全國100個蛋雞養殖縣的監測數據,5月份產蛋雞存欄1491.43萬只,環比增加1.2%,同比增加8.9%。
“目前產蛋雞存欄處于近兩年較高水平,預計后兩個月雞蛋價格會繼續走低,養殖效益顯著低于2014年。”王俊勛進一步分析說。
楊寧表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蛋雞行業已基本完成了良種化、專業化、設施化和市場化,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業內分工體系。
在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崗位科學家、中國農科院農經所研究員秦富看來,金融危機后,我國蛋雞產業恢復較快但市場穩定性較差,雞蛋價格波動頻繁,養殖效益大起大落。“可以說,我國蛋雞養殖雖然在陣痛中逐步推進了行業內部的整合,但也帶來了養殖戶利益受損、市場供應不穩等負面影響。”
育雛是最大問題
近年來我國每年從美國進口20萬只左右的祖代蛋雞。然而,美國發生禽流感疫情,國家質檢總局和農業部2015年1月9日發布公告,禁止從美國進口活禽、種蛋及禽產品,嚴重影響部分祖代蛋雞場的正常生產和經營。
不過,“國內自主育種近年來的長足發展能夠保證祖代蛋雞的生產能力,良種的供應在數量和質量上是完全有保障的。”楊寧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解釋道。
中國畜牧業協會統計測算顯示,2014年,全國新增祖代蛋雛雞55.96萬套,在產祖代蛋種雞存欄63.03萬套,父母代蛋種雞存欄1700萬套,商品代產蛋雞存欄11.70億只,雞蛋產量約為2100萬噸。
由于我國種雞生產處于產能過剩狀態,尤其是祖代,致使父母代雛雞價格長期低迷。
楊寧分析說:“此事件有可能減少國內祖代種雞的存欄量,恢復父母代雛雞價格。同時,也凸現發展自主育種對種業安全的根本性保障作用。”
據中國蛋雞養殖產業市場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在國家政策鼓勵和科研院所的技術支撐下,我國蛋雞育種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先后成功培育了花羽產粉殼雞蛋、白羽產粉殼雞蛋、紅羽產粉殼雞蛋等蛋雞優良品種,國產蛋雞品種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50%。
“種雞遺傳水平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楊寧指出,特別是《全國蛋雞遺傳改良計劃(2012~2020)》的實施對推動種業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據了解,國家蛋雞良種擴繁推廣基地推廣目標是建立15個國家蛋雞良種擴繁推廣基地,單場年推廣商品代雛雞不低于2000萬只,全國產蛋雞存欄約10億只,年更新雛雞量10億~12億只。發展目標是占全國商品雛雞總量的50%以上。
“我國的種雞產業應實現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盲目擴張飼養規模和引種量的時代已經結束。”楊寧表示,應實施從增量發展到存量調整,產業進行整合、聯合與兼并,行業進行競爭與合作。
標準化模式是方向
對于蛋雞產業的發展方向,楊寧認為,由分散的小規模生產向標準化、規模化飼養轉變,是我國家禽生產的發展方向。“許多地區均已經認識到規范家禽養殖條件和生產過程,實現家禽養殖標準化管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與此同時,秦富向《中國科學報》表示,農業部也積極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據了解,農業部從2010年開始精心選點,現場示范,交流研討,全面推動標準化規模養殖的發展。在制定下發的《農業部關于推進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的指導意見》中,提出畜禽標準化生產。
據介紹,蛋雞產業技術體系一個主要任務是配合農業部做蛋雞標準化規模養殖支撐技術的研究與示范。“我們現在推動的主導模式,不是一下子跳到像美國單場幾百萬只規模那樣的蛋雞養殖模式。”楊寧表示,國內蛋雞單場超過100萬只規模的也就十來家,占總量比例很小。
而現在國內蛋雞平均規模很小,單場的飼養量有5400多只。“這就是我們產業發展的現狀,起點很低,這是很現實的約束因素。”楊寧表示。
“我們希望推動一個適度規模發展。”在楊寧看來,國內蛋雞產業升級走歐洲模式較為穩妥,“在中國家禽流行病形勢比較嚴峻的情況下,單場大規模養殖不太可能。”
蛋雞標準化該如何發展?楊寧建議,前提是蛋雞飼養總量保持基本穩定;現狀是新建大型標準化蛋雞場在增加,產能增加會導致雞蛋供過于求;核心問題是如何淘汰落后產能;不能完全靠市場調節,主管部門和協會應該出臺政策,通過環保限制、獎勵等引導淘汰落后產能,為標準化建設騰出至少20%的產能空間。
據悉,我國蛋雞規模養殖標準化創建已取得顯著成效,在全國范圍內已確定了520多家蛋雞標準化養殖示范場。
蛋品深加工成趨勢
“總的來看,蛋雞產業雖遭遇困境但仍繼續發展,雖有收獲卻也面臨新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蛋雞深加工能力不強,企業需要新的盈利點。”全國畜牧總站黨委書記、中國畜牧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何新天分析說。
以雞蛋加工制品率為例,世界發達國家雞蛋加工制品率平均達到20%,同時,蛋品的種類繁多,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及其他行業,而我國蛋品的加工制品率僅在6%左右,現在蛋品深加工比例還不足2%,市場主要以消費蛋類的初級產品——鮮蛋為主。
王俊勛指出,當前中國蛋雞行業的消費增速隨著生產增速的放緩而減緩,多元化、差異化需求增大,蛋雞行業經營模式創新加快。
據了解,蛋雞的料蛋比在1.8~2.2:1之間,遠低于肉牛料肉比(8~10:1)、生豬料肉比(3:1)。雞蛋不但是優質、價廉的動物性蛋白食品,同時也是現階段解決我國居民蛋白質供應的主要來源之一。
“采取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加快蛋品加工技術的研發,提高技術轉化速度,擴大新產品生產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增加蛋品附加值。”秦富說。
實際上,受傳統鮮蛋飲食習慣和滯后蛋品加工技術的影響,我國蛋制品消費比例長期以來一直不高。秦富進一步分析說,隨著蛋制品深加工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經過初級加工或深加工的半成品、再制品、精制品及其他以禽蛋為主要原料的新產品不斷涌現,我國蛋制品消費將會逐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