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也是一個唯快不破的關鍵時期。世界發展變化之速度,讓大多數人應接不暇。特別是世界快速進入互聯網+的時代,互聯網+傳統行業發生了化學反應,結果讓人驚訝。因此,很多人產生迷茫:路,下一步到底應該如何走?
在看不懂和迷茫的時候,很多人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快學習、快導入、快轉型……沒想到,之后是快速走向滅亡!這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空穴來風,這是一些企業巨變時期的本能反應!如條件反射的去做了,但還沒來得及深度思考,世界就已經不再給它機會。再微信上,我看到了一個好友的企業在一年內做了三場大型的銷售培訓,培訓本來是提升能力的好事,但三場大型培訓由三個不同的公司來實施,它們的課程體系不一樣,甚至一些理念有很大的沖突。那么,一個問題就來了,那么多的知識,業務員能消化掉嗎?如果都是一知半解,可能甚至還不如不知;第二個問題是,如果基本理念都有沖突,那么銷售員應該如何面對?如何選擇呢?
這僅僅是一個現象而已,面對行業及社會的迅速變化,企業自然要及時應對,但依然要保持冷靜,至少要規避行業轉型期的4個大“坑”。
一、不明立身之本
一個企業之所以在之前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必定是某一方面曾經做得相對出色。那么,在行業競爭加劇和行業轉型期間,就有一部分企業開始出現方向迷失,發展緩慢或是滯后甚至是倒退。想通過不斷的學習新的思想,新的營銷模式,迅速調整戰術,運用新的營銷技巧甚至是制定新的公司戰略等等。但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因為當下的競爭,已經不是戰略和戰術的單一競爭,而是系統的競爭!
所謂“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其實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詮釋:系統競爭的前提首先要明確、理性的盤點自己的優勢,結合市場、客戶的需求進行持續的升級,并且堅定不移的走下去!然后在對自己的劣勢進行盤點,用系統的方法進行調整以規避劣勢可能帶來的風險。
二、病急亂投醫
這是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滿世界都充滿了勵志和心靈雞湯,也讓我們日漸喪失了甄別能力。
行業高速發展的時期已經過去,開始進入整頓期和轉型期,很多人開始浮躁,焦急,感到無所適從。也給咨詢、培訓等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有一群從來沒有做過企業經營管理的人,通過在網絡上面搜集一些資料,然后快速學習一些演講技巧,就開始了所謂的“培訓式咨詢”。不得不說他們的培訓技巧很到位,但一些看上去很有道理的話,越發讓企業迷失了方向。殊不知,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不一樣,所面臨的問題、挑戰都是不一樣的,有一部分講師(或者自稱為咨詢師的)所從網絡上面下載的東西,大家在聽的時候好像很有道理,但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卻發現無從下手,因為他們講的都是“該做什么”,而沒有講“該怎么做”!有一些話變成的“正確的廢話”!
這就好像你生病了,給你一個從來沒有看過病的醫生,你敢讓他看嗎?所以,結合自己的優勢進行有效的甄別和篩選越發的重要!現在,我們發現一些過去非常有效的“營銷模式”,今天仿佛失靈了,為什么?是因為市場競爭開始多元化、行情變化周期大大縮短、客戶面對的誘惑花樣翻新。在這樣的競爭態勢下,統一的模式變得僵化,而化小作戰及決策單元,給有能力做決策的人更多的權力,反而更有效,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但其實,無論是華為“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做決策”,還是稻盛和夫推崇的“阿米巴”經營,都是此類卓有成效的實踐。
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今天,一些決策不夠靈活的過度管理型大企業,越來越多的遇到了困境。那些曾經有效的道理和方法今天真的還有效嗎?
三、只有“淺思維”
受“快思考”的影響,特別是微信的傳播,讓我們每天都接受大量的新知識和新信息,于是乎,大量的“好讀書,不求甚解”的淺思維便出現了。應該承認,好讀書、愛學習是個很好的習慣,但現在受信息數量和碎片化的影響,大多數人都進入了“淺思維”狀態。以至于斷章取義,對內容沒有進行深入理解,每看一句話都好像有意思,但是都沒有深入,也就無法理解作者真正表達的意思。也就更無法做到魯迅先生說的“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境界了。那么我們在轉型期間,就應該是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與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度思考,最終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發展的轉型方案。
四、不停地變
在行業轉型期間,確定好方向之后,需要的是不斷堅持,堅持把對的事情持續做對。因為每一個方案的制定,都是經過嚴謹的市場調查,結合公司的現狀進行設計。同時還要堅持以顧客價值為導向,只有堅持以顧客價值為導向,才可以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獨領風騷,才能夠實現企業價值。就向我現在,針對每一個企業所設計的提升方案都是獨一無二的!讓企業用最小的投入來換取最大的收益才是咨詢師最大的價值所在!
馬云說過“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會很美好,但大多數人倒在了明天晚上!”如果不能夠堅持把對的事情持續做對,做到極致,在當下這種環境里要生存就更費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