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生豬養殖專項補貼,把廣東省梅州市的8個縣畜牧局在任或原任局長“撂倒”。該市共查辦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改擴建專項補貼系列案31件,涉案31人,涉及專項補貼資金超過7000萬元。
這么多畜牧局一把手均栽倒在“騙補門”前,讓“生豬補貼”中產生的諸多問題走進了人們視線,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騙補”亂象層出不窮
仔細分析近期發生的系列“生豬補貼騙補”案件,不難發現,養殖戶和公職人員內外勾結,偽造生豬養殖申報材料、虛構申報資格,騙取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項目補貼等手段較為常見。
無中生有 虛構養豬場騙補
“梅州市騙補案”就是其中的典型。這起案件起因于一個“福生養豬場”。據辦案人員說,“今年3月,我們拿著補貼登記的名單在村里找這個養豬場,可怎么也找不到。”村民都說沒聽說過村里有一個“福生養豬場”。而在申報生豬補貼的材料中,“福生養豬場”規模為“每年出欄超過2000頭豬”,并獲得了50萬元的國家補貼資金。這條線索引起相關人員關注,繼而順藤摸瓜查處了這起“生豬補貼騙補”案。
渾水摸魚 形成騙補鏈條
此前,廣東省韶關市下屬的縣6名畜牧局局長、5名副局長被查,也無一例外地涉及“生豬補貼騙補”。畜牧部門人員本應負審查審核職責,但卻變成代辦、造假“幫手”。如為了使申報補貼的養豬場達到一定規模、符合申報條件,一些養豬場老板將養雞、養魚的范圍納入養豬場規模,在畜牧部門人員“關照”下蒙騙過關。
這一“騙補鏈條”還“培育”出了勾結雙方關系的權力中介。在“韶關市騙補案”中,通過中介代辦騙取專項補貼資金就達到140萬元。
巧立名目 病死豬能“化妝”
病死豬肉亦可圈錢。2014年7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紀委發出通報,2013年以來,該市先后查處多起屠宰企業與主管部門互相勾結、虛構數字、騙取病害豬無害化處理補貼資金案件。涉案人員52人,涉案資金達207.9萬元,9人被判刑。而在2013年5月,經調查發現,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有26家屠宰廠給病害豬“化妝”,騙取補貼達千萬元。
一些公職人員還巧立名目,任性收費。在對韶關市生豬專項補貼進行核查時發現,畜牧等部門多以“檢疫費”、“管理費”等形式,按照5%至10%的標準違規收受申報項目養殖戶費用,作為單位小金庫。
細數監管“暗窗”知多少
生豬補貼初衷是為了助推生豬養殖產業的發展,讓廣大養殖戶得到實惠。然而,當各種騙補手段輪番登場并屢屢得逞時,難免會讓人質疑,現行的補貼政策在落實時究竟存在哪些監管“暗窗”?
據農業部信息顯示,2014年中央財政安排獎勵資金35億元,專項用于發展生豬生產,具體包括規模化生豬養殖戶(場)圈舍改造、良種引進、糞污處理的支出,以及保險保費補助、貸款貼息、防疫服務費用支出等。同時,還有生豬良種補貼、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助等多項政策性補貼。而對這些補貼,養殖戶又能知道多少呢?
農戶對養豬補貼知曉率僅占6.25%
調查發現,養豬補貼知曉率僅占6.25%,農民對多數補貼并不知情。生豬補貼政策雖有的按規定公示,但往往局限在相關部門官方網站、地方媒體等少數渠道。農民不可能天天上網盯著這些網站,相關宣傳資料也沒有做到進村入戶。有些地區的補貼申報及審批程序也不夠公開透明,各部門之間信息不溝通,公示程序僅僅流于形式,為違規甚至是違法操作提供了可乘之機。
生豬補貼事實上是縣級管理部門“一支筆”審批。按規定,生豬補貼須經過申請、審批、公示、驗收等多個環節,縣級管理部門上報后還有省市兩級審查。現實中,上報哪個養殖場、審核驗收是否合格,基本都是由縣一級管理部門說了算。省市兩級部門基本上僅從程序方面審查材料,多數情況下都根據上報的名單下撥資金。
畜牧等部門缺乏有效外部監督監管
“畜牧等部門作為專項資金的主要負責部門,全程參與初審、申報、審核、驗收等一系列環節,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缺乏有效的外部監督監管機制。”廣東省梅州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永平說。
“天下事,壞于懶與私。”細究“騙補案”緣由,一些公職人員之所以如此賣力為企業或者個人“服務”,后經調查發現,期待從中分“一杯羹”是很大動力。如在查處韶關市“生豬補貼騙補”案時發現,韶關市各縣(市、區)畜牧等部門公職人員利用補貼項目指標、初審權力,在幫助養殖戶成功申報領取補貼資金后,收受每個養殖戶賄賂2000元至10000元不等。
除公職人員主觀從中謀取私利外,玩忽職守也是一扇不可忽視的“暗窗”。如廣東省蕉嶺縣三圳鎮福北村虛報有“35畝養豬場”,當有關部門進行審查時,申報者就將工作人員“忽悠”到另一家養豬場去。而審查人員也沒覺察到,致使補貼被騙取。
“嚴管+陽光”堵上“暗窗”
生豬補貼資金絕不是“唐僧肉”,更不是韭菜園子,不能誰想割誰就割,想割幾茬就割幾茬。要讓惠民補貼真正惠民,資金真正落到群眾的口袋里,急需堵上監管“暗窗”,最大限度保障群眾切身利益。
堵上權力尋租的“暗窗”,要嚴扎制度的籠子。但實踐在不斷發展,制度設計也要根據實踐發展變化不斷作出調整。
專家:“大補貼”時代需要精細化管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學術委員會秘書長程國強表示,支農資金屢屢被騙取說明制度的完善已經刻不容緩,如何在“大補貼”時代加強精細化管理是一道亟待破解的課題。
有專家建議,簡化補貼發放流程,排除中間環節。通過“一折通”或“一卡通”的形式,將生豬補貼資金直接發到農戶手中。或可實施以獎代補,對通過資格審查的養殖戶直接公開發放獎勵。
從系列“騙補案”可以看出,權力失去監督必然會被人鉆空子。正如南開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徐行所說,“騙補案”的發生,首當其沖的責任方就是監管部門,審核流于形式,明知存在虛假成分,卻因為與企業或個人結成了利益共同體而視而不見,造成監管的“真空”狀態。
堵上權力執行的“暗窗”,加強外部監管也不可或缺。李永平建議,應建立涉農資金項目備案制度,建立重點補貼項目同步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機制。
完善問責機制 對違規行為“零容忍”
完善問責追究機制,為掌權者戴上紀律規矩的“緊箍”。明確參與生豬補貼申報、審核、驗收、發放等各個環節的部門及相關人員的責任,堅持“有職就有責,任職要負責,失職要問責”的原則,杜絕弄虛造假、任性收費和不作為行為。
同時,對生豬補貼領域的違規行為必須堅持“零容忍”態度,始終保持對“騙補案”的高壓嚴打態勢,真正讓公職人員望“騙補”而生畏。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打破“暗箱操作”,還得把監督的鑰匙交給群眾,提高群眾監督的積極性。只有盡可能讓生豬補貼政策公開,讓資金運行在陽光下,群眾監督才能更加有效有力,監管才能少些“暗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