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各級農業畜牧部門在生豬流通環節“瘦肉精”監督管理工作中保持高壓態勢,不放松、不懈怠,認真落實、積極履職,成效顯著。目前,全省共開展生豬“瘦肉精”流通環節監督抽檢128.48萬頭次,較去年同期增加44.05%,自2013年以來監督抽檢均為陰性。8月24--28日,農業部檢查組一行對我省成都、廣元、綿陽、南充、達州五地進行了屠宰環節“瘦肉精”現場隨機抽檢,現場抽樣1581個批次,其中豬尿1522個批次(30個屠宰場),牛尿59個批次(6個屠宰場),結果全部為陰性,未檢出“瘦肉精”。
我省流通環節“瘦肉精”抽檢工作開展有序,監管到位,確保了城鄉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一、創新監督模式。針對以往自檢不落實、比例低、風險不可控的企業,逐步提高抽檢比例的辦法,促使企業由被動檢測轉為主動檢測;建立企業自檢開展情況與檢疫受理相結合的倒逼監管機制,自檢不落實,風險不可控,不受理檢疫申報;建立企業風險等級評估制度,企業自檢不到位、不落實,不足以控制風險的,面向社會公告,同時降低風險評級。
二、加大資金投入。今年農業部和省級財政分別投入資金128萬和130萬用于“瘦肉精”快速檢測試紙卡及重大動物疫病抗體檢測卡采購,各地也積極配套資金,補充監管經費,保證監管頻次與覆蓋面。同時,各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開展監督抽檢,以每月報表、半年總結形式將監督抽檢數據逐級上報,并與屠宰企業簽訂《無“瘦肉精”承諾書》,明確企業主體責任。
三、拓寬監測范圍。由于新型“瘦肉精”的出現,不僅監測原來的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三種“瘦肉精”,在確保現行監督抽檢種類的基礎上,我省積極拓寬監測面,加大了對氯丙那林、西馬特羅等新型“瘦肉精”的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