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藥經濟的穩步復蘇進程中,醫藥出口得以保持較快增長速度,但2007年之后的走勢依然有許多不確定因素。
2007年醫藥工業子行業出口的趨勢如何?
出口變化的趨勢是否與環保和退稅政策及產業環境有關?
2007年之后的走勢如何?
近日從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下稱醫保商會)獲悉,在全球性能源、原材料、環保等方面的重重壓力下,今年全年我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額有望再創歷史新高,出口可突破200億美元,出口增速將達到24%左右。
作為醫藥行業的調整年,醫藥經濟在規范化的進程中穩步復蘇,出口得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速度。不過,傳統出口藥品后勁不足以及出口成本優勢日益受到威脅,成為2008年整體出口走向的不確定因素。
原料仍是主力
據海關統計,2007年1~8月我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總額達246.4億美元,同比增長24.15%。其中,出口額為157.3億美元,同比增長23.87%;進口額為89.0億美元,同比增長24.7%。總體上看,2007年1~8月我國醫藥保健品對外貿易繼續保持順差,順差額達68.3億美元。
各個子行業中,化學原料藥依然是出口的中堅力量,增幅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其所占出口的比重預計將達57%。其中,維C和抗生素兩大類產品有望占到西藥原料藥出口額的20%以上。
傳統大宗化學原料藥的出口優勢得以保持,特別是抗生素、維生素、激素、解熱鎮痛藥、氨基酸、生物堿等產品繼續占有相當的國際市場份額。不過,撲熱息痛今年的出口價格不僅沒有上升,反而略有下降,仍處于低迷狀態。
西成藥出口強勁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西藥制劑類商品出口持續快速增長,累計出口28.34萬噸,同比增長65.51%;出口總額達5.60億美元,同比增長52.90%。對于這一成績的取得,業內專家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國內制藥企業抓住了全球藥品外包生產和外購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的機遇,另外,眾多跨國藥企在華投資建立藥品生產基地,生產藥品返銷國際市場也是重要原因。
不過,醫保商會榮嫡認為,西藥制劑出口市場格局未變,高端市場以“三資”企業加工貿易為主。由于缺少品牌,創新不足,且受國外藥品注冊和市場營銷的制約,很難進入國際高端醫藥市場。
據了解,前3季度我國西藥制劑類商品共出口至154個國家和地區,前10大出口市場占據了總出口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幾大市場的西藥制劑多為“三資”企業產品,且都是以加工貿易出口為主;而出口到尼日利亞、巴基斯坦等相對低端市場的產品以內資企業生產的居多。
由于出口結構不合理,造成了量增價減的局面。從出口商品種類來看,出口價格降多升少,個別出口價格激增的商品主要是外資企業出口的品牌藥,或由于近期生產該制劑品種的原料藥價格增幅較大導致制劑生產成本提高,促使出口價格上揚。
醫療器械方面,在保持中小型醫療器械出口的比較優勢和競爭能力的同時,一些高科技醫療設備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實現穩步增長,使國內醫療器械在國際市場上具備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中藥出口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的好勢頭,中藥材及飲片、提取物和保健品出口仍有快速增長。
醫保商會許銘告訴記者,目前的數據顯示,國內對各大洲的藥品出口增幅均在20%以上。美國、日本、印度、德國和韓國仍為傳統的五大貿易伙伴,所占比重達46.76%。在出口金額排名前20位的貿易伙伴中,對印尼、泰國、以色列等貿易伙伴的出口增幅均高達40%以上。但是,總體上出口增幅已經開始回落并低于進口增幅。
增長的背后
“出口增幅的回落,有利于減緩巨額順差帶來的國際壓力,應該引起足夠重視。”醫保商會提供的出口價格表明,原料藥周期性漲價,對今年出口總體的增長功不可沒。維生素C的出口平均價格近4美元/公斤,實際沖擊價格高的已達到每公斤12美元左右,比2006年每公斤3美元的價格上漲了3倍,接近歷史高位。青霉素工業鹽的出口平均價格已經近15美元/公斤,與2005年低潮時的價格相比漲了近1倍。
山東魯抗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正海在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發布會上認為,原料藥出口隱憂依然存在。一些國內已停限產、轉產的企業準備重新投產或增產,印度也傳出有企業將復產,青霉素工業鹽、維生素C等的出口價格將小幅回落。
今年以來,大宗原料藥價格都有較大幅度的上揚,除了激烈的市場競爭迫使部分企業轉產,導致大宗原料藥市場供求趨于平衡,價格回暖之外,因環保壓力停產、減產造成的部分產品供應緊張,也是重要的因素。
而實際上,在所有的藥品出口上,企業都或多或少將治理污染的成本轉移給了社會。這種由于環境保護制度缺位而形成的企業出口盈利屬于泡沫范圍。隨著中國環保制度的完善,這方面的成本優勢將會減少。
“雖然部分產品的價格比去年有所上升,但有些產品仍沒能改變處在成本線邊緣的局面。實際成本包括基礎工業成本、環保治理成本、資源成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都在大幅上升,出口成本優勢日益受到威脅。”許銘認為。
2008前景
除了出口成本優勢受到威脅之外,政策的變動對今年藥品出口影響也十分明顯。
據了解,目前醫保行業較好的外貿企業平均利潤率在每美元0.2元人民幣左右,出口利潤在1.8%左右,難以承受8%的退稅率調整。中成藥含瀕危成分的退稅率為零,對許多中華老字號影響巨大,一些企業利潤損失都在70%左右,中藥國際化、品牌戰略都大受影響。在出口利潤微薄的情況下,又面臨著出口退稅率的突然大幅調整,2008年的出口形勢將繼續面臨考驗。
另外,自2007年5月15日起執行的《關于對人類食品和動物飼料添加劑及原料產品實施出入境檢驗檢疫的公告》,將124種人類食品和動物飼料添加劑及原料產品列入《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的進出境商品目錄》,醫藥產品就涉及47個稅則號。目前,該公告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或將繼續影響下一年度醫藥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業內專家指出,由于外貿順差過大,國家可能在2008年繼續調低部分“兩高一低”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此外,人民幣升值也將壓縮醫藥出口的利潤空間。
盡管2008年出口形勢并不平坦,但鑒于國際市場對國內藥品需求依舊強勁,醫保商會認為未來醫藥出口形勢將會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
2007年醫藥工業子行業出口的趨勢如何?
出口變化的趨勢是否與環保和退稅政策及產業環境有關?
2007年之后的走勢如何?
近日從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下稱醫保商會)獲悉,在全球性能源、原材料、環保等方面的重重壓力下,今年全年我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額有望再創歷史新高,出口可突破200億美元,出口增速將達到24%左右。
作為醫藥行業的調整年,醫藥經濟在規范化的進程中穩步復蘇,出口得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速度。不過,傳統出口藥品后勁不足以及出口成本優勢日益受到威脅,成為2008年整體出口走向的不確定因素。
原料仍是主力
據海關統計,2007年1~8月我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總額達246.4億美元,同比增長24.15%。其中,出口額為157.3億美元,同比增長23.87%;進口額為89.0億美元,同比增長24.7%。總體上看,2007年1~8月我國醫藥保健品對外貿易繼續保持順差,順差額達68.3億美元。
各個子行業中,化學原料藥依然是出口的中堅力量,增幅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其所占出口的比重預計將達57%。其中,維C和抗生素兩大類產品有望占到西藥原料藥出口額的20%以上。
傳統大宗化學原料藥的出口優勢得以保持,特別是抗生素、維生素、激素、解熱鎮痛藥、氨基酸、生物堿等產品繼續占有相當的國際市場份額。不過,撲熱息痛今年的出口價格不僅沒有上升,反而略有下降,仍處于低迷狀態。
西成藥出口強勁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西藥制劑類商品出口持續快速增長,累計出口28.34萬噸,同比增長65.51%;出口總額達5.60億美元,同比增長52.90%。對于這一成績的取得,業內專家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國內制藥企業抓住了全球藥品外包生產和外購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的機遇,另外,眾多跨國藥企在華投資建立藥品生產基地,生產藥品返銷國際市場也是重要原因。
不過,醫保商會榮嫡認為,西藥制劑出口市場格局未變,高端市場以“三資”企業加工貿易為主。由于缺少品牌,創新不足,且受國外藥品注冊和市場營銷的制約,很難進入國際高端醫藥市場。
據了解,前3季度我國西藥制劑類商品共出口至154個國家和地區,前10大出口市場占據了總出口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幾大市場的西藥制劑多為“三資”企業產品,且都是以加工貿易出口為主;而出口到尼日利亞、巴基斯坦等相對低端市場的產品以內資企業生產的居多。
由于出口結構不合理,造成了量增價減的局面。從出口商品種類來看,出口價格降多升少,個別出口價格激增的商品主要是外資企業出口的品牌藥,或由于近期生產該制劑品種的原料藥價格增幅較大導致制劑生產成本提高,促使出口價格上揚。
醫療器械方面,在保持中小型醫療器械出口的比較優勢和競爭能力的同時,一些高科技醫療設備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實現穩步增長,使國內醫療器械在國際市場上具備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中藥出口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的好勢頭,中藥材及飲片、提取物和保健品出口仍有快速增長。
醫保商會許銘告訴記者,目前的數據顯示,國內對各大洲的藥品出口增幅均在20%以上。美國、日本、印度、德國和韓國仍為傳統的五大貿易伙伴,所占比重達46.76%。在出口金額排名前20位的貿易伙伴中,對印尼、泰國、以色列等貿易伙伴的出口增幅均高達40%以上。但是,總體上出口增幅已經開始回落并低于進口增幅。
增長的背后
“出口增幅的回落,有利于減緩巨額順差帶來的國際壓力,應該引起足夠重視。”醫保商會提供的出口價格表明,原料藥周期性漲價,對今年出口總體的增長功不可沒。維生素C的出口平均價格近4美元/公斤,實際沖擊價格高的已達到每公斤12美元左右,比2006年每公斤3美元的價格上漲了3倍,接近歷史高位。青霉素工業鹽的出口平均價格已經近15美元/公斤,與2005年低潮時的價格相比漲了近1倍。
山東魯抗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正海在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發布會上認為,原料藥出口隱憂依然存在。一些國內已停限產、轉產的企業準備重新投產或增產,印度也傳出有企業將復產,青霉素工業鹽、維生素C等的出口價格將小幅回落。
今年以來,大宗原料藥價格都有較大幅度的上揚,除了激烈的市場競爭迫使部分企業轉產,導致大宗原料藥市場供求趨于平衡,價格回暖之外,因環保壓力停產、減產造成的部分產品供應緊張,也是重要的因素。
而實際上,在所有的藥品出口上,企業都或多或少將治理污染的成本轉移給了社會。這種由于環境保護制度缺位而形成的企業出口盈利屬于泡沫范圍。隨著中國環保制度的完善,這方面的成本優勢將會減少。
“雖然部分產品的價格比去年有所上升,但有些產品仍沒能改變處在成本線邊緣的局面。實際成本包括基礎工業成本、環保治理成本、資源成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都在大幅上升,出口成本優勢日益受到威脅。”許銘認為。
2008前景
除了出口成本優勢受到威脅之外,政策的變動對今年藥品出口影響也十分明顯。
據了解,目前醫保行業較好的外貿企業平均利潤率在每美元0.2元人民幣左右,出口利潤在1.8%左右,難以承受8%的退稅率調整。中成藥含瀕危成分的退稅率為零,對許多中華老字號影響巨大,一些企業利潤損失都在70%左右,中藥國際化、品牌戰略都大受影響。在出口利潤微薄的情況下,又面臨著出口退稅率的突然大幅調整,2008年的出口形勢將繼續面臨考驗。
另外,自2007年5月15日起執行的《關于對人類食品和動物飼料添加劑及原料產品實施出入境檢驗檢疫的公告》,將124種人類食品和動物飼料添加劑及原料產品列入《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的進出境商品目錄》,醫藥產品就涉及47個稅則號。目前,該公告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或將繼續影響下一年度醫藥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業內專家指出,由于外貿順差過大,國家可能在2008年繼續調低部分“兩高一低”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此外,人民幣升值也將壓縮醫藥出口的利潤空間。
盡管2008年出口形勢并不平坦,但鑒于國際市場對國內藥品需求依舊強勁,醫保商會認為未來醫藥出口形勢將會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