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畜牧業生產能力位居全國五大牧區之首,以肉羊產業為主的畜牧業既是我區的優勢特色產業,也是有望成為繼乳、絨產業之后,第三個走向全國的農畜產品品牌。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羊肉價格持續下降,我區帶骨羊肉市場平均價格從2014 年6 月的28.7 元/斤,降到2014 年12 月的26.7 元/斤,再到今年8 月的24.7 元/斤。
通過在四子王旗、正鑲白旗和太仆寺旗調研發現,今年平均肉羊出欄價格普遍低于養殖成本,8 月份3 個旗的羔羊出欄帶骨羊肉價格僅為15—16 元/斤,而養殖成本約為17 元,多數養羊企業、合作社、農牧戶處于虧損運營狀態。
這次羊肉價格大幅下跌,對我區肉羊產業發展壓力較大,通過調研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市場供給增加,羊肉消費疲弱。
從供給看,羊肉供給呈快速增長態勢。受羊肉價格持續十多年上漲,特別是2007 年到2013 年上漲勢頭更加迅猛,加上利好政策扶持等的影響,肉羊養殖效益逐年增加,養殖規模和數量加快擴張,全國和自治區羊肉產量分別由2007 年的382.6 萬噸和80.82 萬噸,上升到2014 年的428 萬噸和93.8 萬噸。
同時,為平抑國內羊肉價格,國家加大了羊肉的進口力度,海關數據顯示,2013 年和2014 年我國羊肉進口量分別達到25.87 萬噸和28.2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08.7%和9.3%。
從需求看,羊肉需求增長受到抑制。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影響,一些傳統行業收入下降,對牛羊肉等中高檔肉類消費低迷,特別是自2012 年以來,羊肉消費占比較高的中高端餐飲業不景氣,營業額連續大幅下滑,購買力下降,導致羊肉需求受到抑制。
二是生產方式落后,生產成本較高。
傳統養殖方式由于生產粗放、適度規模化和標準化水平低、勞動力少而弱、雇工較多、良種率低、良種質量差等現狀制約,導致肉羊生產成本高、單位產出率低、生產效益差。我區單位能繁母羊的羊肉貢獻率僅為澳大利亞的一半,為歐美畜牧業發達國家的1/3;單體養殖成本也遠高于澳大利亞和歐美畜牧業發達國家。
三是營銷模式傳統,品牌意識淡薄。
我區出欄肉羊仍以原始、傳統的營銷模式出售,優質沒有享受到優價,卻受到了劣質羊肉巨大的市場沖擊。調研發現,牧區羊和農區羊、草原羊和飼料羊、非育肥羊和育肥羊、高品質肉羊和低品質肉羊養殖成本、羊肉品質差別很大,但出欄價格沒有多大區別,只享受到了羊肉市場大幅降價的冷遇,沒享受到高端優質羊肉價格相對穩定的市場紅利。同時,我區羊肉產業沒有馳名大品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不健全,肉羊生產經營者沒有將無形的品牌作為有形的產品,甚至高于有形產品去大力宣傳和悉心經營。傳統的營銷模式加上淡薄的品牌意識,使我區優質肉羊產業受市場沖擊易,而抗市場風險難。
四是產業鏈條較短,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弱。我區肉羊產業鏈較短,大部分肉羊在本地簡單屠宰后上市銷售或以活體銷往外省進行精深加工,而在本地進行精深加工的僅占很少一部分,加上我區羊肉產業生產、加工、銷售分離,農牧民、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利益聯結不緊密等,導致我區優質羊肉只能在產業鏈底端徘徊,不能更好地享受到精深加工和現代營銷等頂端產業鏈高附加值的收益,也就是說,沒有形成肉羊產業的市場緩沖區、低價補充區和風險抵消區,從而使我區肉羊產業抗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
受多種因素制約,羊肉價格較大幅度下降,對我區農牧民的生產和收入都帶來了較大影響。
從生產看,由于肉羊價格下跌、養殖效益下降,多數養羊農牧民選擇加快出欄,壓縮養殖規模,來減少養殖開支,緩解因降水減少造成的草場減產,養殖戶飼草料貯備不足的壓力。并且不少養殖者不愿多投入,使肉羊膘情總體低于往年,單位產出率較低,肉羊養殖投入與產出有向惡性循環發展的趨勢。同時,不少養殖戶意識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適度確定養殖規模是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效益,實現持續利用和有效保護自家草場雙贏的理性生產經營方式。
從收入看,肉羊出欄價格下跌至養殖成本價,甚至更低,而飼草飼料價格有所上漲,增加了養殖成本,多數養羊農牧民經營性收入在下降,甚至處于虧損狀態。調研發現,平均每只羔羊比去年少收入約150 元,比2013 年少收入約200 元。由于牧區相對偏遠、交通不便、遠離市場、養羊成本較高,加上多數養羊牧戶有銀行貸款,需要當年償還本息,致使對牧區養羊經營性收入的影響普遍高于農區,對養殖大戶收入的影響普遍高于養殖小戶,調研后初步核算:牧區平均每只羔羊養殖成本比農區高70 元左右;肉羊良種率高的農牧戶收入影響較小。
盡管本輪羊肉價格下跌對肉羊產業和養羊農牧民生產生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區肉羊產業也存在持續健康發展的機遇。
一是優質羊肉需求增加、供給偏緊是發展趨勢。
從長期看,我國羊肉供給仍處于緊平衡狀態,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膳食結構加快調整,羊肉消費增加是大趨勢,特別是對我區綠色優質羊肉的需求將會進一步增加。因此,我區綠色優質肉羊產業市場前景仍然樂觀。
二是針對性、實效性政策扶持是施政導向。
國家、自治區支農支牧、惠農惠牧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面對肉羊產業面臨的危機性問題,政府及有關部門必將認真研究,出臺針對性和實效性強,既重眼前、更利長遠的政策舉措,特別是在注重發展性政策實施的同時,更要注重培育市場、做好品牌、發展“互聯網+”等競爭性政策的出臺和扶持力度,在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大潮中,有力地推動我區肉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是轉變生產經營方式是生產經營者迫切的發展方向。
無情的市場打擊,往往會激發出生產經營者更快更強的市場適應和應對能力。這個能力正是我區肉羊產業及現代農牧業轉變發展方式迫切需要的主要原動力,更加有利于加快質量安全體系、自主良種繁育體系、農(牧)企利益聯結機制、農牧戶與消費者直接對接機制、肉羊產業大品牌等方面建設,實現繁育、育肥、加工和銷售等環節一體化發展,延伸產業鏈條,創新營銷模式,增加產業效益,提高抵御市場風險能力,推動我區肉羊產業向更高水平、更可持續發展。
(作者:楊臣華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志棟內蒙古自治區發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