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工業概況
2013年全國飼料工業情況:總產量為19100萬噸,與2012年下降1.8%。配合飼料16170萬噸、下降1.2%;濃縮飼料2300萬噸、下降6.8%;添加劑預混料為630萬噸、增長1.7%;豬飼料8000萬噸、增長3.6%;蛋禽飼料3050萬噸、下降5.5%;肉禽飼料為5050萬噸、下降8.4%;水產飼料為1900萬噸、增長0.4%;反芻飼料為780萬噸、增長0.6%。
目前的飼料產品結構現狀為:全價料市場容量20000萬噸、目前產量16000萬噸、飽和度80%;濃縮料市場容量6000萬噸、目前產量2500萬噸、飽和度42%;預混料市場容量800萬噸、目前產量600萬噸、飽和度75%;添加劑市場容量50萬噸、目前產量>80萬噸、飽和度>160。
據統計全國工業飼料需求量約5億噸,能量飼料3.5億噸,蛋白質飼料1億噸。其中玉米1.2億噸、稻谷2億噸、小麥1億噸;國產大豆1500萬噸、進口大豆6000萬噸、進口魚粉100萬噸、菜籽粕700萬噸、棉籽粕600萬噸、其他餅餅100萬噸。這就造成原料漲價走勢的必然性,玉米均價2009年為1.72元/kg、2010年2.01元/kg、2011年2.30元/kg、2012年2.48元/kg、2013年2.42元/kg。豆粕均價2006年2.4元/kg、2007-08年3.55元/kg、2009-11年3.36元/kg、2012年3.74元/kg、2013年4.15元/kg。棉粕、菜籽粕采購價格2013年12月比年初分別增長22.3%和16.2%。
問題與挑戰
中國的畜產品面臨一系列問題,這需要注重產品品質問題。比如肉的肌纖維類型、肌內脂肪含量;蛋的蛋黃成分重量顏色、蛋白質量;奶的固形物、蛋白質、乳脂含量。
產業布局也存在不合理,主要存在與其他產業的協調性差、與資料資源、養殖能力不匹配、門檻偏低(數量多、產能過剩)、分布集中(資源競爭、價格比拼)、運輸半徑大(成本高、保質期短)、企業的競爭核心力不強等。
究其原因分析主要有4個方面的因素:客觀原因(動物生產特征/科技限制)、政策原因(宏觀調控與布局不合理)、企業因素(核心競爭力不強)、人為因素(價值取向與素質精神)。
傳統營養與飼料科技存在的突出問題有:認識不到位、掌握不全面、應用不充分、研究不深入。
營養科學
營養科學要考慮吃多少、吃什么、怎么吃,有什么、有多少的問題以及二者的轉化效率。吃多少、吃什么、怎么吃歸結到營養科學就是營養素種類及來源(選原料)、動物營養需要及飼料營養價值評定(定參數)、加工調制及飼養方式(求效率),最后歸到一起便是飼料配制及加工技術。
傳統營養學的特點:關注投入產出、關注營養素、卻忽略腸道微生物、靜態化理想化。但往往理論與實際情況出入較大。應用傳統營養學存在的問題:以營養素及其需要量為理論配制飼糧時,相同營養水平的不同配方飼料效果差異很大;同一飼糧飼喂同一群遺傳背景相同的動物,個體差異很大。純和日糧與實用日糧的飼用效果差異很大。
動物營養學迫切需要的理論突破:營養素及其來源多樣性評估、營養素代謝轉化及調控機制;營養素功效及動物所處環境;營養需要與飼料營養價值。
迫切需要的飼料科技:飼料資源開發與高效利用;飼料添加劑開發與科學使用;飼料配制與功能性飼料研發;飼料加工貯運與使用。
思考
未來發展中的幾個問題思考:動物營養學的未來要朝橫向拓展、縱向深入發展,橫向由宏觀群體到微觀個體、從單向獨立到多元交叉,縱向深入由群體到個體到細胞分子。
現代營養平衡理論:營養結構為營養要素間的系統平衡,即四級營養結構的平衡,包括營養素、營養源、營養素+營養源、營養素+營養源+添加物。營養素是傳統的營養平衡。
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有:飼料配方養分可加性,因為隨營養源變化而變化;飼料營養價值參數,單一原料不等同于混合飼料。動物營養需要是否與飼料有關,因為隨飼料變動而變。營養需要/飼料營養價值研究方法。當前飼養標準的科學性和局限性。如何評判飼料產品或配方的效果。
解決
關于營養代謝需要研究的有:化學組成及存在形式、養分轉化過程及效率。
關于需要量從宏觀和微觀考慮,微觀層面如免疫、采食調節、腸道健康、產品品質等功能方面;內分泌、基因表達、表觀遺傳、信號通路等機制方面。需要強調的是總體上營養需要不能滿足生長潛力需要,由于品種特異性和體重不同的差異,目前的狀況是能量均不夠、蛋白質前期低、后期高、差距2-3個百分點。
關于營養抗病方面,營養決定健康原理,營養促進免疫系統發育和免疫功能、促進受損組織細胞修復。提出了抗生素指標壞本、營養固本復本的觀點。
關于飼料資源問題,利用現代生物技術改造飼料,如發酵工程技術、酶工程技術、基因工程技術、蛋白質工程技術、微生物工程開發的生物蛋白質飼料、生物高能飼料、生物飼料添加劑。
關于飼料安全,飼料安全不僅僅影響到動物、環境、還有人。飼料安全應該研究的內容可以歸結以下幾點:能量蛋白質、礦物質飼料應對其進行不安全因子進行評估及對不安全因子采取削減技術,這是基于動物安全的研究;對于添加劑而言,要研究目錄內產品安全評估和新型產品研發,這是基于人類安全的研究;對于藥物來說,要研究動物保健及安全用藥技術;而營養減排方面,應研究其高效利用技術和飼糧配制技術,此為環境安全的考慮。畜產品安全研究內容,投入品是關鍵,如要考慮飼料和飲水中是天然物還是添加物,獸藥的種類、劑量和時間等。最大的安全隱患就是抗生素的使用,據統計,生產1kg豬肉的抗生素用量美國為300mg、日本為100mg、歐盟小于100mg、丹麥為30mg、而中國大于多少是個未知數。關于畜產品安全重點是藥物殘留問題、難點是健康問題。對策可以采用動物無病少病、飼料保健無抗。
總結
總結:飼料工業基礎良好、問題突出、理論薄弱、技術創新潛力巨大,我們要掌握堅實的理論基礎、系統學習專門知識、掌握學科和產業發展動態;針對理論或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開展科學研究,發展理論、創新技術;開展技能訓練、深入實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效益。
以上聽課筆記由成都大帝漢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服務部余淼根據2014太陽鳥·動物營養與創新大會的報告整理而成,整理內容未經報告本人審閱,錯誤及缺失之處在所難免,敬請批評指正。
四川農業大學陳代文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