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段時期,由于我國母豬存欄量的持續下跌并破4000萬頭,同比下滑達2年半之久,存欄減少近1000萬頭,2015年5月份,母豬補欄真正啟動,淘汰量減少,根據養豬行業供求關系的變化,豬價將會維持一定的高度,由此,可以看屆,豬價已經進入新一輪的豬價上漲通道。
從下表我們分析,從2008年以來的幾個豬周期我們可以看出,盈利和虧損期一般維持在20多個月,每一輪豬周期的形態并不一致,波峰、波谷、周期長度都有一些差異,但大體相似。
豬周期對養豬行業影響很大,同樣,對飼料行業的影
響也很大,在中國飼料行業,經過這幾輪豬周期的洗禮,企業總數由2008年的12000多家,銳減至當前的9000家。這些企業為什么會被市場所淘汰呢?
以中國最大的豬飼料生產企業雙胞胎集團的發展歷程進行分析,2008年銷量151萬噸,2009年255萬噸,2010年375萬噸,2011年490萬噸,2012年690萬噸,2013年830萬噸,2014年800萬噸,直到今天維持在這一水平。根據一些專業機構的連續計算,2015年出欄仔豬供應量約為7.7億頭,同比減少7.9%,2016年上半年生豬出欄量預計為3.14億頭,同比減少4.44。豬肉產量預計為2553萬噸,同比減少3.23%。雖然看數據略有減少,但其增長總體超過行業的平均水平。
縱觀雙胞胎集團歷經六個豬周期,其逆勢發展近十年歷程我們發現,他們始終貫穿的是“薄利多銷、微利經營”,如這次“金秋大回饋,助力養豬大豐收”行動,和以前的億元大讓利,都是提前布局搶占市場先機,他們通過全球化采購降低成本,內部卓越運營提升生產率,優化管理水平提升人均效率,干毛巾擰出水讓利給養殖戶,使更多的養豬戶得到實惠。
因此,面對新一輪豬周期的到來,中國飼料企業一定要看到趨勢,方可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