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替代抗生素產品目前主要方向有酶制劑、酸化劑、抗菌肽、中草藥(植物提取物)等,
但除了中草藥之外,其他幾類正式拿到產品批文的還非常少,而且都是作為功能性飼料添加劑批復的。在治療方面的效果比較有限,大多作為增強免疫力和維護腸道健康的功效。作為保健功效尚可,在防控感染性疾病方面,除了研發新型抗生素,生物制劑將重新獲得重視。
限抗非禁抗,人獸用藥專業化是趨勢
關于本次禁用4種抗生素的具體原因,農業部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回應。
但參與了此次公告前期籌備評估工作的華中農業大學獸藥研究所所長袁宗輝教授告訴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
,農業部禁用幾類沙星類抗生素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沙星類獸藥抗生素很多,有十幾個品種,其中有一些是人獸共用的
。另一方面,由于此4種藥物審批較早,藥殘藥代試驗標準不夠完善,隨著食品安全要求越來越高,考慮到休藥期問題,因此決定禁用。
他指出,禁用是考慮休藥期問題,一些行業人士以此猜測國家將全面開啟“禁抗”時代是不準確的誤讀。據他所知,目前農業部并沒有繼續實施禁用或限制使用其他類抗生素的打算。
據了解,我國規定的氧氟沙星、煙酸諾氟沙星和鹽酸洛美沙星的注射液、片劑和可溶性粉3種制劑用于豬的停藥期均為28天,肉雞則至少5-10天,蛋雞禁用。由于代謝、藥殘時間長,如果不能嚴格控制用量和停藥時間,就容易引發食品安全問題。
不少行業人士認為,人用藥和食用動物專用藥的分開將會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減少保健用抗生素,規范治療用藥
袁宗輝建議想要改變養殖業抗生素濫用問題從三方面入手,一是抗生素的合理合規使用,二是加快新藥研究,三是對風險進行科學評估。
近年來,農業部先后實施了執業獸醫師制度和處方藥制度,通過一系列舉措逐步規范養殖場的臨床用藥。
“國外對于使用抗生素非常謹慎,他們可以使用,但必須有藥劑師或是獸醫師的簽字,國內職業獸醫隊伍不健全,而且藥物無法等效。”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黃顯會副教授稱,
“下一步要充分發揮藥效,藥物制劑工藝很重要,常規制劑通過飼料加藥,藥物高度暴露,穩定性受到影響,同時胃液也會影響藥物的穩定性,從而導致藥效不能充分發揮,最終導致加量和超量添加。當前急需要從制劑技術層面實施減抗。
據悉,今年,黃顯會與正典生物合作開展了“新型微囊顆粒劑研制與產業化”項目,旨在實現化藥療效和安全性相結合的目標,實施高速冷凝懸浮噴霧微膠囊化造粒技術,改變常規劑型的生產工藝,制備緩釋顆粒劑,讓藥物在腸道緩慢釋放,延長體內有效藥物濃度維持時間,實現化學藥物發揮臨床效果最大化,最終達到“減抗”的目的,減少藥物殘留,保障動物性食品安全。
加快產品研發,細菌苗重獲重視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衛生研究所研究員李春玲告訴記者,市場上的豬細菌苗有豬丹毒、豬肺疫、豬鏈球菌、副豬嗜血桿菌、大腸桿菌基因工程苗等,沙門氏菌(仔豬副傷寒)也有,支原體肺炎(喘氣病)的疫苗也有,有些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豬場用的不積極,普遍用的比較少。
據李春玲介紹,現在細菌疫苗推廣不開的首要原因是對細菌病的認識誤區,認為有藥可治,重治療輕預防,其次是多數病原菌血清型眾多,而且經常發生變異,疫苗研究難度大。另外是部分疫苗質量不穩定,從而限制了細菌性疫苗的應用。另一個因素就是成本問題。細菌苗在人醫應用非常廣泛,如鏈球菌苗,大部分都是多價亞單位疫苗。亞單位疫苗使用成本很高(可高達170元/人),對人來說能夠接受,可以不計成本,但是對豬場來說推廣起來就有難度。細菌苗超過10塊錢就是一個坎了。生物制劑方法防控感染性疾病,更加環保有效,隨著抗生素政策的收緊,細菌疫苗可能將重新獲得重視。
除了細菌疫苗,球蟲疫苗也是抗感染研究的重要領域。2003年,正典專門成立了一支研發團隊,開展“雞球蟲病活疫苗”的研制。歷經漫長的研發之路,成功研制出雞球蟲病活疫苗。譚志堅表示,雞球蟲疫苗的誕生,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無抗、替抗”。這徹底解決了使用化藥防治球蟲病帶來的耐藥性、藥殘以及食品安全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