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久久久久免费-久久久久毛片成人精品-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亚洲在线中文字幕2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發展 » 正文

中國獸醫史和獸藥專著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1-30  瀏覽次數:529
核心提示:中國獸醫學在歷史上曾對保障畜牧業的發展做出過貢獻,對一些國家獸醫學的發展產生過影響。其發展過程大體可分以下幾個階段:中國

中國獸醫學在歷史上曾對保障畜牧業的發展做出過貢獻,對一些國家獸醫學的發展產生過影響。其發展過程大體可分以下幾個階段:

中國獸醫學的起源可追溯到野生動物被馴化為家畜的時期。約在1萬年以前,人類在開始發展畜牧業的同時,便開始了對家畜疾病的斗爭。火和石器、骨器被應用于戰勝人畜的疾病,導致了溫熱療法、針灸術以及其他外治法的起源。內蒙古多倫縣頭道洼新石器遺址中出土的砭石,經鑒定就具有切割膿瘍和針刺兩種性能。中國最早的藥物以植物為主。獸醫藥物一般認為是在人體用藥的基礎上,加上對動物的直接觀察而開始被應用的。中國在原始社會已出現家畜圈養。如陜西半坡和姜寨遺址(屬仰韶文化)都發現有用細木柱圍成的圈欄,其中堆積有很厚的畜糞。這不僅標志著中國的畜牧業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而且說明當時也已有了一定的關于家畜衛生防護的知識。

早期發展中國獸醫技術的早期發展與馬以及豬、羊等家畜的用途日受重視有關。殷商時因馬已用于拉車和騎射而開始注意馬病。如甲骨文中便有“貞多馬亞,其□(有)□”等字句,其中“亞”讀為“惡”,是馬有疫病的卜辭;同時還有人畜通用的病名,如(體內寄生蟲)、(齒病)等。當時豬圈、羊牢、馬廄的出現,反映了對家畜護養的進步。此外,甲骨文中還發現有牡豬的象形字,其字形中象征生殖器的筆畫是斷離的,許多學者釋為去勢的公豬,說明當時已有原始的閹割術。

從西周到春秋,中國獸醫學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據《周禮·天官》記載,西周時已設有專職獸醫診治“獸病”和“獸瘍”,并已采用灌藥、手術及護養等綜合醫療措施《周禮》中還有“內饔……辨(肉)腥、臊、膻、香之不可食者”等記載,可認為是肉品檢驗的開始。

奠基時期從戰國到秦、漢,是中國獸醫學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戰國時期出現專門診治馬病的馬醫。有關家畜疾病的記載也更多,如“牛瘍”、“羸牛”(指瘦弱牛)、“馬肘潰”、“馬膝折”、等均有出現。《晏子春秋》中還有馬中暑的記述,說:“大暑而疾馳,甚(重)者馬死,薄(輕)者馬傷”。《莊子》所載“絡馬首、穿牛鼻”,說明當時已有穿牛鼻繩的技術。這一時期對獸醫學的發展具有奠基意義的是《黃帝內經》一書的問世,也為中國獸醫學提供了基本的理論指導原則。漢代出現的《神農本草經》,收載藥物365種(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又提供了中國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藥學專著,其中提到的“牛扁(藥名)殺牛虱小蟲,又療牛病”,“柳葉主馬疥痂瘡”、“桐花主傅(敷)豬瘡”等,都是關于獸用藥物功效的記述。此外,漢代名醫張仲景所著《傷寒雜病論》等書,充實與發展了前人辨證施治的原則,也可為獸醫臨證所借鑒。所有這些中國醫學和藥物學上的重大進步,都有力地促進了漢代和以后中國獸醫學的迅速發展。如:漢簡中已記載有獸醫方劑,并開始把藥作成丸劑給馬內服。漢代將鐵制的九針、金針和銀針用于針灸,并有針藥配合治療獸病的記載。漢代已知用革制的馬鞋進行護蹄和為馬削蹄。《漢書·藝文志》載有《相六畜》三十八卷,同時還出現《馬經》和《牛經》;除《馬醫》外,還出現“牛醫”等。

學術體系形成時期漢代以后,中國獸醫學在前階段發展的基礎上逐漸形成體系。晉代名醫葛洪在其所著《肘后備急方》中提出治六畜諸病方,其中有關于馬驢十幾種病的療法,如用黃丹術治“脊瘡”,用灸熨術治“馬羯骨脹”,用“直腸入手”技術治“胞轉”,并指出疥癬有蟲等。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一書中的畜牧獸醫專卷,載有家畜26種疾病的48種療法,其中掏結術、削蹄法(治漏蹄)、豬羊的閹割術以及關于家畜群發病的防治隔離措施等,反映了當時的獸醫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此后,獸醫學專著大量涌現。先是有問世于梁代的《伯樂療馬經》。至隋代,關于畜病的診治、方藥及針灸等已均有專著。如《隋書·經籍志》就記載有《療馬方》一卷、《伯樂治馬雜病經》一卷、《俞極撰·治馬經》三卷、《治馬經圖》二卷、《馬經孔穴圖》一卷、《雜撰馬經》一卷以及《治馬牛駝騾等經》三卷及目一卷等。

中國的獸醫教育始于唐代。唐神龍年間太仆寺中設有“獸醫六百人,獸醫博士四人,學生一百人”。唐貞元時,日本獸醫平仲國等到中國留學。約在唐開成年間編著的《司牧安驥集》,對于中國獸醫學的理論及診療技術有比較系統的論述,也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獸醫教科書。為保障畜牧業的發展,唐代還制定了有關畜牧獸醫的法規,如唐律規定“諸乘官畜產,而脊破領穿、瘡三寸,笞二十”,以及“……傷重五日內死者,從殺罪”等。唐高宗時頒布的《新修本草》,收載藥物844種,可稱是中國古代較完備的一部人畜通用藥典。唐代少數民族地區的獸醫學也有很大發展,如西藏有《論馬寶珠》和《醫馬論》等著作,新疆出現《牛醫方》等。

宋、元時期,中國獸醫又有進一步的創新和提高。宋代曾設置“收養上下監,以養療京城諸坊、監病馬”;并規定“凡收養病馬……,取病淺者送上監,深者送下監,分十槽醫療之”,這是中國獸醫院的開端。以后又規定將有“耗失”的病馬送“皮剝所”。“皮剝所”可說是中國最早的家畜尸體剖檢機構。宋代還出現了中國最早的獸醫藥房,如元《文獻通考》載有“宋之群牧司有藥蜜庫……,掌受糖蜜藥物,以供馬醫之用”。當時由于印刷術的改進和造紙業的發達,獸醫著作也更為繁榮。見載于《宋史·藝文志》的就有《安驥集》、《賈□獸醫經》、《明堂灸馬經》、《相馬病經》、《療駝經》、《師曠禽經》等。此外,王愈撰《蕃牧纂驗方》,載方57個,并附針法。至元代,獸醫卞寶(卞管勾)著有《痊驥通玄論》,其中“三十九論”、“四十六說”,對于家畜臟腑病理及一些常見多發病(尤其是結癥及跛行等)的診療,進行總結性的論述。

衰落時期宋、元以后,中國獸醫學由盛極而趨衰落。但明代在獸醫教育和獸醫學著作方面還有所建樹。明政府曾幾次培訓基層獸醫,如英宗時(1438)規定“每群長(管馬25匹,以后增為50匹)下,選聰明子弟二、三人學習獸醫,看治馬病”。著名獸醫喻本元、喻本亨編著的《元亨療馬集》,理法方藥俱備,內容豐富多彩,是國內外流傳最廣的一部中獸醫學代表著作。此外,有關馬、牛疾病的醫書也出現過不少。明代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不但為人醫,也為獸醫提供了極其豐富的醫藥知識。至清代,獸醫學的發展就極為緩慢。雖有著述,但主要是對《元亨療馬集》一書進行的改編、選輯和充實,如1736年李玉書曾對《元亨療馬集》進行了增刪,1800年傅述風進一步補充了《元亨療馬集》所附《牛經》中的不足等。鴉片戰爭以后,民間對中國傳統獸醫技術仍有所整理和總結,如李南暉(號青峰)編著的《活獸慈舟》一書(1873)對黃牛、水牛、豬、馬、羊、犬、貓等家畜的 240種病癥均有論述,并收載方劑(包括單方)700多個;《豬經大全》(1891)有48種豬病的療法,并附病狀圖,后成為傳統獸醫學中唯一被保存下來的豬病學專著等。但總的說來,隨著中國社會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獸醫學的發展陷入了困境,傳統獸醫學尤其受到歧視而甚少進展。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版權隱私 | 付款方式 | 免責申明 | 聯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豫ICP備1802024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县| 永靖县| 汉寿县| 黄骅市| 宝坻区| 于田县| 炎陵县| 南郑县| 南陵县| 腾冲县| 莱芜市| 酒泉市| 湛江市| 墨玉县| 兴国县| 故城县| 南通市| 海原县| 凤城市| 汶川县| 浦县| 绵阳市| 科技| 曲阜市| 浙江省| 理塘县| 桃园县| 徐水县| 榕江县| 大名县| 胶南市| 容城县| 汉阴县| 册亨县| 怀集县| 社会| 开封县| 和顺县| 桦川县| 北碚区| 祁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