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宣稱用一根頭發就能克隆出馬云的博雅控股,準備在天津建成全球最大的克隆工廠,或許克隆牛肉有望端上餐桌。博雅控股董事長許曉椿說,克隆不是轉基因,毋需擔心食品安全問題,并稱歐盟的禁止法令出于貿易保護。
近日,天津開發區管委會與博雅控股集團旗下博雅基因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投資2億元建成全球最大克隆工廠,從事優質工具犬、寵物犬、非人靈長類、優質肉牛、頂級賽馬等動物的克隆業務。
博雅基因與博雅控股集團是克隆工廠在天津的項目運營實體。博雅控股集團與韓國秀巖生命工學院合資成立了商業化的克隆企業,截至2015年底,該公司已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提供了近600只克隆犬,用于執行機場、海關、警察等特殊任務。
克隆工廠的運營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計劃每年生產10萬頭肉牛,第二階段年產量升至100萬頭。預計2016年啟動生產,總投資5億至10億美元。除肉牛外,基地還將克隆其他工具類動物和瀕危物種動物。
中國消費者或許還未做好吃克隆牛肉的準備,而且,國內對克隆動物及其商業化尚無專門法規,對于這類可能影響物種生態和人類安全的商業項目,天津克隆工廠經過了哪些審批程序進入商業領域?克隆牛肉的生產規范和安全標準是什么,在銷售過程中又是否該加以標識或消費提示?
11月30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就天津克隆工廠建設及肉牛食品安全方面等相關情況, 專訪了身在無錫的博雅控股董事長許曉椿博士。
在采訪開始時,許曉椿特意強調,由于對轉基因認知的影響,公眾對克隆技術及其安全問題表示困惑、質疑。克隆并不是轉基因,美國FDA從1999年即開始進行相關規劃,并從2001年開始對克隆動物跟蹤隨訪,已對安全性等問題做出認證。
市場需求巨大,計劃年產百萬頭克隆牛
《21世紀》:請介紹一下天津克隆工廠的情況,這個項目需要多少投入,何時投產?未來的商業模式是怎樣的?
許曉椿:天津克隆工廠由博雅控股投資,分兩期建設,第一期投資2億元人民幣,總投資30億元。
建成后,將擁有全球最大的動物克隆實驗室流水線、最高標準的克隆動物中心、生物多樣性基因資源庫以及科教展示中心。
達到最終產能的投資額可能達到5億美元至10億美元,現在工廠的80%已經完成建設,正在做內部設備調試及安全性等工作,計劃2016年上半年正式投產。
對于商業需求,除了物種保護多樣性資源外,天津工廠主要用于大規模復制優質物種,生產方向包括頂級賽馬、承擔搜救等職能的工具犬以及優質肉牛。目前規劃是,一期實現每年生產10萬頭克隆牛胚胎,二期將實現每年生產100萬頭,肉牛有很大的市場需求。
10萬頭克隆牛胚胎里面其實包含了一系列組合技術,包括克隆技術、后期胚胎培育技術等,這個克隆工廠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整合,克隆在其中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迅速把種群建立起來。
因為其龐大性,所以需多方合作,如韓國主要在克隆犬和肉牛項目上起重要作用。克隆羊之父Sir. Ian Wilmut博士也是國際干細胞聯合研究中心暨北大博雅控股集團的合作者之一。
《21世紀》:世界上最早成功克隆的動物是羊,博雅天津基地為什么會選擇克隆牛?
許曉椿:主要是從食品安全及市場需求方面考慮的。
目前全球對豬、羊、牛的克隆研究最為廣泛,美國FDA從2001年就開始對克隆羊、牛、豬進行跟蹤隨訪,認證了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問題,并在2006年、2008年出版、再版了一系列關于這三種動物的食品安全性及社會風險性報告。
經過近20年的發展,克隆技術有了很大提高,在應用方面也更加成熟。博雅也有相關技術的大量積累,因此在2015年選定天津建立工廠。克隆技術的應用加速了傳統畜牧業的發展。
之所以選擇肉牛,是因為中國的飲食結構在逐漸發生改變,已經在從淀粉類逐步過渡到肉蛋白類,其中,牛肉的需求大量增加,過去幾年,牛肉消費量以兩位數增長,預計未來5-10年,中國牛肉的消費量會翻一倍,存在1000萬頭的缺口。以2014年為例,中國肉牛屠宰量為690萬噸,人均消費5.25公斤,供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美國及發達國家的1/5-1/10。
面對如此大的缺口,依靠傳統畜牧業和進口是遠達不到上述需求的。假設一家企業愿意花1億元購買1000頭種牛,牛一年懷孕一次,孕期9個月,達到1萬頭至少要10年,這期間肉牛還不能出現病死或其他食用等情況。
未來10年,要從4000萬頭的圍養量發展到8000萬頭,沒有技術的發展是不可能完成的。而利用克隆技術在短期內就能實現種群的擴大。未來我們可以花同樣的費用,食用更好品質的牛肉,并且,規模上來后成本也可能下降。
許曉椿: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
《21世紀》:國內對克隆動物及其商業化并無專門法規,對于這類可能影響物種生態和人類安全的商業項目,天津工廠經過了哪些審批等程序進入商業領域?
許曉椿:美國等國家的跟蹤認證表明,克隆技術本身沒有讓動物形成不良影響,而且克隆動物有完全的生育能力,這與公眾認知的轉基因有很大區別。
舉例說,一杯橙汁將一半倒入另一個杯中,這是克隆,味道、成份并沒有任何改變;而這杯橙汁倒出的一半再加上一些咖啡,這兩杯飲料的味道、成份就與原來的橙汁不同了,這是轉基因。
克隆技術是干細胞技術的姊妹技術,又稱無性繁殖,是生命科學領域中最具發展潛力的前沿技術。動物克隆始于1996年“多莉”羊的誕生,其實,動物克隆比植物克隆晚了30多年,在植物克隆領域,草莓、香蕉、木瓜、桉樹等已經克隆出來。全球領先的植物種業技術公司孟山都市值400多億美元。
克隆出的動物是正常動物,所以并不需要特殊的審批或渠道進入商業領域,在美國等國家的市場上,也沒有對克隆食品進行特別的標簽注釋,這與轉基因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中國的法律法規主要在轉基因上有很強的管控。在建立工廠之前,我們都是按照國家動物檢驗檢疫局、國家畜牧業相關規定、準入原則進行嚴格操作。博雅在這方面技術性也比較強,通過物聯網可保證溯源性。
《21世紀》:在美國,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禁止出售克隆動物食品,但不久前,歐洲議會剛通過一項禁止克隆所有農場動物以及出售克隆動物食品的報告。這是出于對食品安全的考慮嗎?
許曉椿:上面也談到克隆動物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歐洲議會報告的出臺,除了科研試驗,不允許克隆農畜及銷售克隆牲畜,其中也包括從其他國家進口的產品。
從科學性上講,我認為這個法規不能成立,包括美國及歐盟本身也做了大量論證,出了相關報告,如克隆動物及其后代的肉及奶產品與傳統飼養動物并沒有差別。
歐盟報告的出臺有其背景,畜牧業一直是歐洲政客的支持產業,歐洲的農牧業也一直受到相關政策保護。歐美之間的貿易戰打的即為農牧業,而現代化農牧業沖擊了傳統牧業,美國最先采用動物克隆技術進入市場,這其實很大程度上是針對美國的貿易保護。之前有美國克隆牛肉及奶流入英國,引起爭議,但英國新型食品及加工咨詢委員會已澄清其在理論上是安全的。
或將改變傳統畜牧業
《21世紀》:博雅布局了干細胞、基因、克隆技術,以及再生醫學,都是比較前沿的科學領域,而且也在進行產業化,但在產業化中,可能存在“吃螃蟹”的嘗試,比如克隆動物還有干細胞技術應用等,您怎么看?未來天津克隆工廠是否會進行資本運作?
許曉椿:新的技術會改變社會,也會開放一些新的商機,現在還很難說未來哪些會改變。在初期,新技術大家可能會懷疑、質疑,如計算機,其發明者都不曾想到會有今天這樣普遍的應用,我們對新技術持謹慎樂觀態度。
克隆技術除了商業性,最重要用途即是保護生物多樣性,雖然可能不賺錢而且會有大量投入,但企業不光要看盈利性,也要看社會責任。目前,全球可以克隆的品種只有十來個,相信以后會更多。從歷史看,植物克隆改變了傳統農業,未來動物克隆也將改變畜牧業。
博雅旗下有36家全資和控股企業,涉及健康領域的有8個核心板塊、2個事業群,前段時間,新日恒力(600165.SH)宣布收購博雅控股集團旗下博雅干細胞的80%股權,未來,天津克隆工廠也不排除與上市公司合作的可能,我們希望通過產業與資本的結合將產業做大。
來源:(21世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