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久久久久免费-久久久久毛片成人精品-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亚洲在线中文字幕2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發展 » 正文

我國山羊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2-31  瀏覽次數:308
核心提示:中國山羊飼養歷史悠久,早在夏商時代就有養羊文字記載。一千多年前,我國南方就以飼養山羊為主,后逐步形成規模。山羊生產具有繁

中國山羊飼養歷史悠久,早在夏商時代就有養羊文字記載。一千多年前,我國南方就以飼養山羊為主,后逐步形成規模。山羊生產具有繁殖率高、適應性強、易管理等特點,至今在我國廣大農牧區廣泛飼養。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山羊業發展迅速,成就顯著。但由于生態環境的破壞,近些年內蒙、遼寧、新疆等山羊主要飼養地區相繼實施了一系列的禁牧、限牧政策,總結出既要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又要促進山羊產業發展的生態養羊方案,使我國山羊養殖業進入了一個新的轉折期。

一、我國山羊存欄數與產品產量

近些年,我國山羊存欄數增長幅度較大。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綿羊一直多于山羊,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山羊數已超出了綿羊數,山羊存欄數占綿、山羊總數的比例開始逐年增高。到2003年我國綿、山羊存欄數達3.168億只,其中山羊存欄達17295.7萬只(占綿、山羊存欄總數的54.58%),占世界山羊存欄總數的22.6%,由1949年的1613萬只增長了9.3倍;2003年,我國生產生山羊皮31.9×104噸,鮮山羊奶24.2×104噸,分別占全世界產量的35.54%和2.04%;人均占有羊肉(包括綿羊肉)量2.39kg,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國山羊存欄數、出欄羊數、羊肉產量、生山羊皮產量、山羊絨產量均排在世界第一位。

二、山羊的分布

在中國,山羊分布遍布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連不飼養綿羊的廣東、廣西、福建、和海南,也都有山羊分布。從總體上看,我國山羊群體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北地區,集中在華東、華北和西南,在華南地區分布較少。據統計,2003年存欄山羊450萬只以上的省份有河南、山東、內蒙古、西藏、江蘇、四川、安徽、河北、云南、陜西、山西、甘肅等12個省,合計存欄占全國山羊存欄總數的91.60%,為山羊生產的集中產區。

三、山羊品種資源優勢及發展概況

我國已有20個山羊品種列入《中國羊品種志》,這些地方品種具有許多優良性狀,如高繁殖力、肉質好、絨質細、品質好、產量高以及具備板皮、羔皮、裘皮、奶用等專用生產性能。近些年,我國在這些地方優良品種的基礎上又先后從國外引進了著名的毛用安哥拉山羊、肉用波爾山羊和薩能奶山羊等優良品種,與本國地方品種進行雜交改良,育成了南江黃羊、關中奶山羊、嶗山奶山羊等近20個新品種。

我國山羊品種按其生產性能可分為普通山羊(皮肉兼用)、產絨山羊、奶用山羊、毛用山羊、羔皮山羊和裘皮山羊等六種類型。

1、皮肉兼用山羊養殖概況及發展趨勢

我國山羊生產體系中,除了少數羔皮、裘皮、奶用、毛用和絨用品種外,基本上為普通山羊(即皮、肉、乳、毛兼用),這些品種的生產性能較低,絕大部分山羊以生產羊肉、板皮為主,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華東和中原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形成了我國幾大塊羊肉生產集散地。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后,國內外羊肉需求量與日俱增和出口貿易的快速發展,促使這些兼用羊向專一的肉用品種發展。

改革開放20年來,隨著世界養羊業發展的大趨勢,以及國內羊肉供需矛盾尖銳、羊肉價格不斷攀升等市場因素推動,我國山羊肉生產得到迅速發展。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為了提高本地山羊的產肉量,利用薩能、吐垠堡、努比羊等外國優良奶山羊品種對我國本土羊進行改良,育成了活重比原品種高20%~30%的肉用型地方優良雜交品種。如1995年通過國家新品種審定的我國第一個肉用山羊新品種一四川南江黃羊就是用含努比羊基因的雜種公羊與當地成都麻羊母羊進行雜交育成的。到1998年我國普通山羊用奶山羊改良的比例已達30%左右。1995年,我國又從德國引進波爾山羊,在江蘇、陜西、山東和四川等地飼養,用于生產凍精、純繁和改良地方山羊。此后,全國各地廣泛開展利用波爾山羊改良我國兼用山羊的工作。波爾山羊雜交育成技術的運用,為我國大量地方土種山羊產肉性能的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使我國肉山羊業成為畜牧業生產的新型產業。

到2002年,全國羊肉總產量達316.7萬噸,占世界羊肉產量的26.32%,排名第一位。山羊肉年產量超過10萬噸的有河南、山東、內蒙古、西藏、江蘇、四川、安徽和河北等8個省市,其產肉量占全國山羊肉總產量的80%以上。在全國主要畜禽2002年比2001年出欄增加值中,羊居首位,為7.2%,依次為牛6.9%、兔5.4%、豬3.2%、家禽3.O%。在肉類國際貿易中,羊肉增幅也最高,中國2002年1-11月進口羊肉3.27萬噸,同2001年相比增長81%。羊肉進口主要來源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遼寧省進口量最多,約占總進口量的70%以上。2002年1-11月羊肉出口3922噸。同比增長6%。中國每年出口羊肉主要到約旦、香港、阿聯酋等地。出口量四川、內蒙古最多,占總出口量的60%左右,其次是河南、山東等。

發展特點:目前,我國肉用山羊生產具備了以下幾方面的顯著特點:

肉羊主要生產區域從牧區轉向農區。從全國肉山羊的生態環境、品種資源分布、飼料飼草資源以及市場銷售等情況看,全國山羊養殖大致分為南方和北方兩個區域。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北方牧區的草原生態環境惡化,植被減少,加之牧區前幾年連續遭受雪災、干旱等自然災害,致使牧區被迫采取強制性禁牧措施,國內牧區的羊肉生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我國羊肉生產中心逐步由傳統牧區轉向廣大農區。到2003年,內蒙古、甘肅、新疆、青海、西藏五大牧區山羊存欄數約5000萬只,僅占全國羊總數的27.77%,羊肉產量大大下降。而中南、華東區具有豐富的農作物資源和閑置的勞動力,肉山羊業得到空前的發展,尤其黃淮平原形成了十分明顯的區位優勢。2003年,僅河南、山東、江蘇三省的肉羊存欄數就達7000萬只,占全國山羊總數的39.86%,已成為全國肉用山羊的集散地。

飼養方式逐步由放牧轉變為舍飼和半舍飼。以往我國牧區主要采用草原放牧飼養羊,幾乎不用精飼料進行育肥。這種飼養方式的優點是生產成本低廉,缺點是對我國原本生態環境較差的草地資源造成很大壓力,經濟效益也較差。近年來,在部分條件較好的農區,對肉羊進行后期育肥或全程育肥的飼養方式越來越普遍,各級政府相繼采取了封山禁牧措施和養羊小區建設,尤其國外優良肉羊品種引入我國后,在一些農區特別是中原和東北,肉羊集約化舍飼和半舍飼飼養規模逐步擴大,家庭養殖業由分散向養羊專業化方向發展,規模養羊生產由低級階段逐步向養羊生產專業化、經營管理集約化、養羊生產企業化方向發展。

波爾山羊雜交改良技術得到普及波爾山羊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最理想的肉羊品種之一。我國引入波爾羊,目的是為了導入外血,以期改變我國土種山羊的產肉性能,培育優質品種,促進肉羊業持續發展。因此,我國引進波爾山羊后,先后與我國的南江黃羊、武雪山羊、魯北白山羊、宜昌白山羊、安徽自山羊、寧夏土種山羊、長江三角洲白山羊等進行雜交,均獲得了良好的雜交效果。從全國各地的雜交試驗結果看出,波爾山羊確實是改良我國地方山羊,提高我國山羊單產,加快肉用山羊業生產步伐的一個理想品種。目前,我國引入波爾山羊的省(區)已超過20個,純種波爾山羊存欄數已超過5萬多只(陜西已超過1萬只),而且改良步伐還在加快。

發展趨勢分析:根據國內外羊肉市場的供求情況及山羊養殖業本身的特點效益來看,我國肉山羊發展的空間巨大,在今后的一定時期內必將得到更快更健康的發展,其原因我們認為有以下幾點:

肉山羊養殖效益好。從肉羊飼養的效益來看,羊肉生產是一項比較穩定的項目。以飼養波爾羊雜交一代羊來說,母羊每年可產活羔3.7只,9月齡羔羊平均體重達60公斤,市場上的活羊價為每千克7.2元,每只母羊的年產值在900元以上。作為養羊戶來說,都是利用農作物秸稈、雜草、樹葉等做飼料,每只羊的成本不超過100元。另外,從近10年的養殖市場分析,豬、雞等的行情均不穩定。價格經常大起大落,而肉羊則銷路看好,價格穩定,因此,肉山羊養殖已成為廣大農民最喜愛的新型產業。

羊肉已成為人們首選的肉食品。在國內由于肉豬、肉雞生長迅速,其肉適口性變差,風味口感下降,羊肉已成為我國廣大城鄉居民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因為養羊過程中以飼草為主,很少用精料和飼料添加劑。幾年前,羊肉消費群體是以回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為主體。隨吃法的不斷創新,羊肉已變成了北方大中城市大眾消費的主要肉品。羊肉消費的城市烹調大眾化,如北方涮羊肉等,城市農村對羊肉消費普遍增加。

國內羊肉市場需求空間大。1999—2002年春季,國內羊肉的主產區北方牧區遭受雪災,大量羊群因天氣寒冷和缺少草料而死亡或者凍傷。加之,西部大開發實施了退耕還草工程,不少地區采取了封山禁牧等措施,減少本地商品羊出欄,導致羊肉市場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2002年,我國羊肉產量在肉類總產量中僅占4.8%左右,人均占有量為2.05公斤,國內市場潛力巨大。預計到2006年,全國人均牛羊肉消費量將達到8.5kg,國內市場牛羊肉需求總量將超過1000萬噸,與2001年相比,還有近150萬噸的發展余地。

出口潛力大:我國的周邊國家及地區是羊肉的主要進口國和地區。隨著我國牛羊肉產品質量的提高和市場營銷網絡的不斷健全,對東南亞、中東和俄羅斯等周邊國家及地區的出口潛力增大。我國肉山羊有生產成本及價格優勢。我國羊肉的生產成本一般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左右,羊肉出口價格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從國際市場上看,羊肉在國際肉類貿易中的份額將會不斷增萎,近東和北非國家的進口需求置在本世紀末將達到150噸;歐洲和大洋洲國家因肉牛生產的主體發展。其國內羊肉產量是在此期間會有所下降,預計2006年羊肉消費仍呈旺盛勢頭,羊肉發展繼續成為一個黃金產業。

2、絨山羊養殖概況及發展趨勢

品種概況及其生產性能。絨山羊在我國有多個種群,適應著不同的生態地區。目前,我國培育出的27個山羊品種中可用于產絨的品種達13個,其中,經過系統選育并達到遺傳穩定的優秀品種有遼寧絨山羊、內蒙古白絨山羊、烏珠穆沁絨山羊、罕山白絨山羊、河西絨山羊及高原型藏山羊等;可以產絨的山羊品種還有新疆山羊、太行山羊、中衛山羊;未列人《=品種志》但經過選育的地方品種有沂蒙黑山羊、承德黑山羊、子午嶺黑山羊;還有最近幾年新培育的絨山羊品種柴達木絨山羊等。

發展概況:我國是世界絨山羊養殖及羊絨加工大國,2002年末,我國可產絨山羊約存欄數達到6000萬只(占世界絨山羊總數的70%),羊絨總產量約為11765噸,占世界總量的2/3以上。我國產絨山羊群體主要頒布在長江以北地區,一般在北緯35度以北的西北、東北和華北地區,而青海和四川已向南延伸到北緯32度,西藏自治區向南延伸到北緯27度。絨山羊生產的主要分布省(自治區、直轄市)有16個,即內蒙古、新疆、西藏、陜西、青海、甘肅、寧夏、山西、山東、河南、河北、天津、四川、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其中內蒙古、新疆、陜西、西藏、甘肅、青海、寧夏和遼寧為羊絨主產區。

中國絨山羊的發展有較長的歷史,其產品早就享譽國內外,但發展比較緩慢。我國絨山羊發展最快的時期是1985-1995年,在這期間山羊絨制品風靡全球,全國興起了發展絨山羊的熱潮。在短短10年時間里,我國山羊存欄數量增加6167.4萬只,羊絨產量增加6896.2噸,分別增長56.6%和2.2倍。經過20年的產品經久不衰,絨山羊生產體系在我國西北牧區和半放牧半舍飼的農牧交錯區以及華北廣大農業區都充分發展起來。到2002年,我國羊絨產量達11765噸,比1988年(4710噸)增長了149.8%。羊絨產量在l00噸以上的有內蒙古、山東、新疆、陜西等11個省、區,累計羊絨產量約占全國羊絨總產量的97.9%。按其產量占全國羊絨總量的%順序排列如下:內蒙古38.51%、新疆8.79%、河北7.66%、山東7.16%、西藏6.93%、山西5.68%、陜西5.41%、寧夏3.62%、河南3.59%、遼寧3.16%。其中內蒙古、新疆、河北、山東、西藏五省(區)合計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69.05%。目前,全國絨山羊平均產絨量為154.5g,個體平均產絨量超過200g的有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陜西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

發展特點:傳統的飼養方式逐步改變,集約化養羊穩步推進。近年來,各地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禁牧、限牧政策,總結出既能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又能促進絨山羊產業發展的生態養羊方案。有的地區采取季節性放牧,每年5月下旬-10月下旬放牧,而在11月至次年5月中旬禁牧,有利生態環境的保護;有的地區實行有限放牧,規定羊群數量,嚴禁過牧;有的地區利用農作物秸稈豐富的優勢,實施秸稈養羊;有的地區建立絨山羊全舍飼小區,徹底解決林牧矛盾。內蒙古2004年全區農區、半農半牧區舍飼半舍飼牲畜比重已達71.2%,草原建設面積達404.53萬ha。上半年全區禁牧、休牧草場面積達0.104億ha,占全區可利用草場面積的16.35%。規模化生產水平明顯提高,絨山羊飼養業進入一個新的轉折點。

生產水平逐步提高:目前,人工授精技術、胚胎移植、種草喂羊、塑料暖棚飼養技術等已被廣泛應用。人工授精技術在全國各地廣闊開展,凍精覆蓋面較大,改良受胎率平均在50%以上,鮮精配種受胎率80%以上。苜蓿草、秸稈作為主要粗飼料輔以一定的精料飼養模式已經鋪開。冬季羊舍暖棚化基本普及率在逐年增加。飼養效益顯著上升。在半舍飼條件下,一只成年母羊飼養費用在100~120元。按今年羊絨每公斤320--420元價格計算,一只產單羔產絨量400g的成年母羊,其毛利潤在500元左右。部分實現集約化養羊地區的平均產絨量明顯提高,羊絨的細度也在明顯下降,絨山羊產業的發展已不再是“副業”。

絨山羊產業發展的組織化程度向前邁一步。2003年,以內蒙古白絨山羊種羊場為主,聯合主產區120戶農牧戶以及區內著名羊絨加工、流通企業組建的內蒙古阿爾巴斯白絨山羊協會在內蒙古鄂托克旗正式成立,這是內蒙古自治區絨山羊業組建的第一個協會。同年,由遼寧省遼寧絨山羊原種場等14家單位聯合牽頭,也成立了遼寧省畜牧業協會絨山羊業分會。這些分會的成立標志著我國絨山羊產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今后將發揮分會的作用,組織力量圍繞絨山羊生產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向政府獻計獻策,發揮協會聯結生產與流通、政府與企業的橋梁與紐帶的作用;為增加農牧民收人,提供科技咨詢服務,加強行業自律,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組織模式和實踐基礎。

發展趨勢分析。絨山羊屬毛皮動物,所產羊絨亦稱開士米(Cashmere),最早產自喜馬拉雅山的克什米爾及其附近地區,因其自如雪、輕如云、細如紗,被譽為“毛中之王"、“纖維寶石”、“軟白金”,是毛紡工業的高級原料。近年來,由于內蒙、遼寧、新疆等地區實施封山育林和草原生態保護,絨山羊發展受到嚴重限制,數量增加相對緩慢。但由于國內外市場對山羊絨制品的需求量與日俱增,飼養絨山羊對農牧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對國家出口創匯都帶來明顯的效益,因而,我國產絨量仍保持著較快的增長態勢,其原因是:

國際市場的羊絨需求量大幅增加。山羊絨作為我國唯一可以左右世界市場的畜產品,多年來一直供不應求,在國際上是各國競相爭購的搶手貨,羊絨產品的出口量較高。由于配額限制,羊絨遠遠滿足不了國際市場的需求。我國羊絨及制品年出口量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較大,在一定意義上講,出口形勢決定了我國的羊絨生產形勢,多年來,我國的羊絨及制品主要出口歐洲、美國、日本及東南亞國家,約占80%以上,據統計,1999年全國山羊絨產量為9971噸,共出口羊絨5185噸,占全國總產量的52%,占世界貿易量的60%。出口羊絨及羊絨制品共創匯3.4億美元,在我國畜產品出口創匯額排行榜中列第三位,其出口數量占總產量的比例是畜產品中最高的一個。入世后,配額限制逐漸取消,羊絨及羊絨制品在國際上將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由于國外及我國一些地區為保護資源采取了限制措施,絨山羊總量和羊絨產量受到限制,而羊絨產品在全球走俏,羊絨需求量大幅度增加,絨山羊養殖更具吸引力,市場前景更加廣闊。

我國羊絨產品生產能力顯著提高,羊絨業正加快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我國的羊絨加工業起步較晚,其真正的發展也是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后。由于我國具有得天獨厚的羊絨原料優勢,再加上高額利潤的刺激,近些年來,我國的絨毛加工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目前,全國擁有各類羊絨加工企業2600余家,僅鄂爾多斯、雪蓮、天山、鹿王等四大企業年需求原絨就達7000多噸。內蒙古目前已擁有世界最大的羊絨紡織企業――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公司以及包頭鹿苑羊絨紡織(集團)公司、赤峰羊絨衫廠等3個大型羊絨加工企業和遍及全區的中小型羊絨加工企業140多家,年需原絨在1萬噸以上。其中,鄂爾多斯羊絨衫2002年底,在41個國家完成注冊,在洛杉磯、科隆、倫敦、東京、巴黎、莫斯科、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建有7家分公司和2l家直銷店,在國內大中城市設有963個銷售點,年內銷售收入10億元。除了像鄂爾多斯那樣大的企業集團外,我國羊絨制片廠中還有類似于家庭作坊的小加工廠,河北省的清河縣是我國重要的羊絨集散地,年交易羊絨4000多噸,其中出口1300噸左右。我國棉紡行業壓錠后,江浙一帶的一些棉紡企業已表示,要向生產設備、技術結構類似的羊絨紡織業轉產,這無疑會使我國原絨生產能力提高。

3、奶山羊及其它品種山羊養殖概況

品種概況及其生產性能:除了肉山羊與絨山羊外,目前我國還有可以高度集約化飼養的嶗山山羊、關中山羊、文登山羊等奶山羊品種,也有品質獨特的青山羊、中衛山羊等羔皮、裘皮品種。

養殖概況:中國是世界上飼養奶山羊最多的國家之一,上世紀70年代中期建立了不少小型山羊奶加工廠,我國的奶山羊業在一些特定地區得到了長足發展,促進了莎能山羊的保種及我國自行培育的奶山羊品種的形成,有效地保護了奶山羊這個品種資源。我國到目前已成功培育出了10多種優良奶山羊品種,奶山羊存欄數與產奶量也大大提高。據統計,2004年全國共有奶山羊450萬只左右,羊奶總產量達85萬噸。我國的奶山羊主要分布于黃河中下游和東北諸省,南方較少,分布較多的省區有陜西、山東、河南、河北、山西、四川、云南、福建、廣州等省市。其中陜西是我國優良奶山羊生產發源地,也是羊奶生產大省,飼養奶山羊的歷史悠久,奶山羊的存欄數、產奶量均居全國前列。2004年全省奶山羊存欄180萬只,占全國奶山羊存欄數的40%,羊奶產量29萬噸,占全國的羊奶總產量34%。

濟寧青山羊是我國著名的羔皮(猾子皮)山羊獨特品種,原產于我國山東省西南部荷澤和濟南兩地區。而中衛山羊是我國特有的裘皮用山羊品種,也是世界上唯一的珍貴裘皮山羊品種,產于我國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縣的香山地區,主要分布于寧夏的中衛和甘肅的景泰、靖遠三縣以及內蒙古阿拉善盟的部分地區。20世紀70年代中期,國際市場上對出口羔裘皮需求增加,我國青猾山羊及中衛山羊羔皮都有了快速增加,我國青山羊飼養戶數增加,整個羔皮山羊業生產體系漸趨成熟。20世紀80年代初期濟寧青山羊存欄數就達270萬,中衛山羊也達到了27萬只左右。但近些年,由于受市場利益驅動的影響,青山羊與中衛山羊“名而不貴”,產區內農戶羊只雜交改良頻繁,致使皮用山羊優良基因純合度下降,尤其是中衛山羊數量銳減,截止目前,主產區中衛山羊存欄數量已不足2萬只,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中衛山羊有滅絕的危險。

此外,我國部分省市引進安哥拉毛用山羊飼養成功。我國最早引進安哥拉山羊的是陜西省,于1985年從澳大利亞引進,在陜北飼養成功后,又于1989年大批購進,并成立了”陜西省黃土高原治理研究所安哥拉山羊試驗場”。山西和內蒙古兩省(區)也于1987年引進安哥拉山羊。3省(區)共從國外引進安哥拉山羊216只,其中公羊41只,這些種羊為發展我國安哥拉山羊,建立馬海毛生產基地打下了良好基礎。到目前為止,除了陜西、山西、內蒙古3省(區)外,甘肅、四川、江蘇、湖北、寧夏、青海、河南等省(區)也先后購買安哥拉山羊,開展雜交試驗,培育毛用型山羊,生產馬海毛。目前全國10省(區)飼養的純安哥拉山羊已達1500余只,含有安哥拉山羊血液的各代雜種羊近15萬只。

發展趨勢分析:中國屬于發展中國家,也是一個嚴重缺奶的國家,從生產綜合國力發展速度,經濟承受力、技術水平,以及生態條件等方面都特別適于發展奶羊業。奶山羊適應性強,飼料報酬高,生產周期短,一年一胎,一胎平均兩羔,每年母羊增殖率為80%~90%,比奶牛高一倍。羔羊出生10~14個月配種,15~19個月便可擠奶。而且羊奶含有能促進人類生長發育及維持健康的必須營養成分,是一種營養完全的食品,且對胃腸炎、腎炎、結核等疾病有促進康復的作用。奶山羊,既可充分利用農業廢棄生產廉價質優的奶品,又可肥地養地,既可使農民普遍喝到奶。又可使農民增加收入,是一舉多得,潛力巨大。因此,在廣大農區、城市近郊及奶粉加工基地,重點開展奶山羊業,提倡村村發展,戶戶養奶羊,以解決占全國總人口75%以上的廣大農民吃奶問題。據了解,自去年以來,羊奶正在走俏乳品市場,有望在乳品市場大出風頭。

中衛山羊、濟寧青山羊所產的羔皮、裘皮是傳統的出口商品。中衛山羊所生產的沙毛皮(35日齡羔羊毛皮)花穗美觀、色白如玉、輕暖、柔軟而馳名中外;濟寧青山羊生產的猾子皮(羔羊生后1~2d屠宰剝取的皮)具有天然色彩和花形,皮板輕,美觀,所制翻毛外衣、皮領、皮帽在國際市場上深受歡迎,是我國傳統出口物資[引。在我國半農半牧區具有發展中衛山羊、青山羊的廣闊前景。今后應劃定保種區,加強本品種選育工作,提高羔皮品質和產量,爭取建立“羔皮裘皮”生產基地。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版權隱私 | 付款方式 | 免責申明 | 聯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豫ICP備18020244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冀州市| 龙岩市| 塔河县| 新津县| 琼海市| 安溪县| 新闻| 嘉定区| 柞水县| 平山县| 弥渡县| 炉霍县| 绥滨县| 宣城市| 朝阳区| 册亨县| 溧阳市| 容城县| 东辽县| 牙克石市| 县级市| 工布江达县| 红安县| 龙里县| 射洪县| 阿坝| 嘉义市| 万年县| 湘潭县| 大丰市| 临漳县| 镇雄县| 乌拉特前旗| 当雄县| 灵璧县| 务川| 沈丘县| 贞丰县| 隆子县| 淳化县| 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