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4日~25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強調,要著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農產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肉類產品生產和流通,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必然隨著改革的發展而發展。但從肉類產品生產和流通分析,依然存在幾個具體的問題:一是庫存問題。一些肉類產品和畜牧業生產發達的地區,產品調度和儲藏能力不強,一些地方的肉聯企業還存在儲藏和流通等環節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二是成本問題。生產成本高,加工風險大,儲藏不確定因素多,嚴重影響肉類產品生產。三是效益和競爭力問題?,F階段,肉類產品的效益高低和效益構成,已經不僅僅是產品本身,國家的政策性補貼已經成為肉類產品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四是肉類產品生產的基礎設施條件保障問題。當前“互聯網+”已經成為產品流通的重要形式,但是,在肉類產品環節,目前還是以區域性的層次較高的平臺為主,直接與消費者對接的消費平臺尚未完全建立,而且監管也缺失,難以保障肉類產品消費安全。要消解上述問題,需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加大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認識和理解。要認清農業發展改革的基本形勢,正確理解肉類產品流通環節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中的作用,使肉類產品流通環節成為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涵;認真分析肉類產品流通環節當中的矛盾和問題,積極將肉類產品流通擺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當中,使肉類產品流通環節的改革不斷適應農業供給側改革需要,確保肉類產品流通改革與農業改革相一致;制定肉類產品流通環節改革的技術線路和有效措施,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順利開展。積極化解肉類產品流通環節存在的問題。在肉類產品的庫存上,從肉類產品市場需求出發,建立健全產品流通政策體系,合理調度肉聯企業,降低產品積壓;在肉類產品流通成本問題上,拓寬融資渠道,把握國家政策,用足用活補貼資金,降低生產成本;加大對肉聯企業的清理,盤活資源。認真對接產業發展。肉類產品流通改革的目的在于肉類產品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為此,肉類產品流通改革必須認真對接區域產業發展需求,主動把握區域產業發展方向,根據產業發展方向和規模,不斷修正肉聯企業改革思路,推進肉類產品流通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發展。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和產業效益。加快適應流通環節的變革,順應互聯網發展和電商物流發展的趨勢,不斷調整肉類產品營銷思路,使肉類產品流通和營銷主動融入流通新業態;充分利用和把握新興流通業態的新優勢,以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為目標,提高肉類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和產業效益,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