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用藥物雖然能夠治療所養殖的魚蝦蟹的疾病,但因為水產品最終將擺上百姓的餐桌,所以對其防病治病所使用藥物的安全性必須加以重視。為防止水產品中所含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食品衛生法規定,在魚蝦蟹等水產品中不得含有抗生素或合成抗菌劑或其它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為了防止藥物殘留,必須了解藥物正確的使用方法和休藥期。國家有關部門頒布了《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規定了漁用藥物使用的基本原則、漁用藥物的使用方法及禁用漁藥。
一、漁用藥物使用的基本原則
漁用藥物的使用以不危害人體健康和不破壞水域生態環境為基本原則。養殖過程中對水產動物病蟲害的防治必須堅持以防為主、以治為輔原則。漁藥的使用應嚴格遵循國家和有關部門的規定,嚴禁生產、銷售和使用未取得生產許可證、批準文號與沒有生產標準的漁藥。積極鼓勵研制、生產和使用高效、速效、長效以及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的漁藥,提倡使用水產專用藥、生物性漁藥與漁用生物制品。魚蝦蟹發生病害時應對癥下藥,防止濫用漁藥與盲目加大用藥量、增加用藥次數或延長用藥時間。水產品上市前,應有相應的休藥期。休藥期長短,應確保上市水產品的藥物殘留量符合《無公害食品·水產品中漁藥殘留限量》要求,水產養殖飼料中的藥物添加應符合《無公害食品.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要求,不得使用國家規定禁止使用的藥物或添加劑,也不得在飼料中長期添加抗菌素類藥物。
二、養殖水產品的病害預防
魚蝦蟹等生活在水中,一旦發生了病害,通過水的傳播會很快發生流行,并經常呈現大范圍擴散趨勢,易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另外患病的魚蝦蟹等隨著病情的加重不攝食,加上水產品生活在水里,給治療和隔離帶來很大困難。治病用藥液全池潑灑、藥浴或打針都很不方便,有的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水產動物病害防治首要的是注重預防。做好病害預防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減少損失,提高養殖效益。預防工作必須通過多種途徑,采取綜合措施,才能達到目的。
1.徹底清理池塘
池塘是水產動物的生活場所。池塘的清潔與否直接影響到所養殖的魚蝦蟹等的健康和養殖效果。因而一定要做好清除敵害及消滅致病病原體的工作。
(1)干池清塘:冬天捕撈結束后,將池水抽下,挖去一層淤泥,曝曬和冰凍一段時間,以達到清除致病病原體的目的。同時,還要清除池塘堤坡上的雜草,抑制昆蟲類產卵。
(2)藥物清塘:就是利用藥物殺滅池中危害養殖水產動物的各種野雜魚和其它敵害生物,包括寄生蟲和致病微生物,為飼養水產動物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條件。清塘藥物的種類較多,生產中常用效果較好、對水體環境、水產品安全不構成危害的生石灰和漂白粉。無論用哪種藥物、哪種方法清塘,由于水溫的差異及各種水產動物對藥物耐受程度的不同,放養前必須用養殖水產品試一試(俗稱試水),在證明清塘藥物毒性消失后,方可大批放養水產苗種。
2.加強飼養管理
養殖水產品病害的發生與飼養管理和水體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如水質過瘦草魚苗易患白頭白嘴病,水肥而不爽養殖魚類易患細菌性爛鰓、腸炎病,操作不細心、魚體受傷后養殖魚類易受細菌、霉菌和寄生蟲侵襲。因此,加強飼養管理,做好四定投喂,注意水質變化,定期使用“水質改良王、底必凈、水博士”等改水制劑,改善水體環境,細心操作,防止水產動物機體受傷是防病工作不能忽視的重要措施。
3.搞好藥物預防與免疫工作
對放養的苗種在疾病流行季節進行藥物預防,藥物預防包括苗種藥浴、全池潑灑藥物、投喂藥餌、食場與工具消毒等。免疫就是通過疫苗接種,使魚體產生對病原體的抵抗力,從而不出現或減少病害發生。對于魚類的病毒性和細菌性疾病,可采用免疫的方法進行預防。
4. 做好水產動物檢疫工作
從外地購進水產動物苗種時應由產地水產或獸醫管理部門做好病害檢疫工作。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不從疫區購進水產動物苗種,不購進有病水產動物苗種,以保證養殖生產順利開展。
5.做好疫病處理工作
飼養的水產動物一旦發生傳染性疾病,不應將其出售或轉移,其水體也不能隨便排放,以免疫病進一步傳播。應原池進行藥物治療或做消毒處理,并在第一時間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致病或死亡的水產動物不要隨便亂拋亂丟,而應集中掩埋。使用的工具應進行藥物消毒處理,或在陽光下曝曬,防止病原體擴散傳播。
一、漁用藥物使用的基本原則
漁用藥物的使用以不危害人體健康和不破壞水域生態環境為基本原則。養殖過程中對水產動物病蟲害的防治必須堅持以防為主、以治為輔原則。漁藥的使用應嚴格遵循國家和有關部門的規定,嚴禁生產、銷售和使用未取得生產許可證、批準文號與沒有生產標準的漁藥。積極鼓勵研制、生產和使用高效、速效、長效以及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的漁藥,提倡使用水產專用藥、生物性漁藥與漁用生物制品。魚蝦蟹發生病害時應對癥下藥,防止濫用漁藥與盲目加大用藥量、增加用藥次數或延長用藥時間。水產品上市前,應有相應的休藥期。休藥期長短,應確保上市水產品的藥物殘留量符合《無公害食品·水產品中漁藥殘留限量》要求,水產養殖飼料中的藥物添加應符合《無公害食品.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要求,不得使用國家規定禁止使用的藥物或添加劑,也不得在飼料中長期添加抗菌素類藥物。
二、養殖水產品的病害預防
魚蝦蟹等生活在水中,一旦發生了病害,通過水的傳播會很快發生流行,并經常呈現大范圍擴散趨勢,易造成較大經濟損失。另外患病的魚蝦蟹等隨著病情的加重不攝食,加上水產品生活在水里,給治療和隔離帶來很大困難。治病用藥液全池潑灑、藥浴或打針都很不方便,有的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水產動物病害防治首要的是注重預防。做好病害預防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減少損失,提高養殖效益。預防工作必須通過多種途徑,采取綜合措施,才能達到目的。
1.徹底清理池塘
池塘是水產動物的生活場所。池塘的清潔與否直接影響到所養殖的魚蝦蟹等的健康和養殖效果。因而一定要做好清除敵害及消滅致病病原體的工作。
(1)干池清塘:冬天捕撈結束后,將池水抽下,挖去一層淤泥,曝曬和冰凍一段時間,以達到清除致病病原體的目的。同時,還要清除池塘堤坡上的雜草,抑制昆蟲類產卵。
(2)藥物清塘:就是利用藥物殺滅池中危害養殖水產動物的各種野雜魚和其它敵害生物,包括寄生蟲和致病微生物,為飼養水產動物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條件。清塘藥物的種類較多,生產中常用效果較好、對水體環境、水產品安全不構成危害的生石灰和漂白粉。無論用哪種藥物、哪種方法清塘,由于水溫的差異及各種水產動物對藥物耐受程度的不同,放養前必須用養殖水產品試一試(俗稱試水),在證明清塘藥物毒性消失后,方可大批放養水產苗種。
2.加強飼養管理
養殖水產品病害的發生與飼養管理和水體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如水質過瘦草魚苗易患白頭白嘴病,水肥而不爽養殖魚類易患細菌性爛鰓、腸炎病,操作不細心、魚體受傷后養殖魚類易受細菌、霉菌和寄生蟲侵襲。因此,加強飼養管理,做好四定投喂,注意水質變化,定期使用“水質改良王、底必凈、水博士”等改水制劑,改善水體環境,細心操作,防止水產動物機體受傷是防病工作不能忽視的重要措施。
3.搞好藥物預防與免疫工作
對放養的苗種在疾病流行季節進行藥物預防,藥物預防包括苗種藥浴、全池潑灑藥物、投喂藥餌、食場與工具消毒等。免疫就是通過疫苗接種,使魚體產生對病原體的抵抗力,從而不出現或減少病害發生。對于魚類的病毒性和細菌性疾病,可采用免疫的方法進行預防。
4. 做好水產動物檢疫工作
從外地購進水產動物苗種時應由產地水產或獸醫管理部門做好病害檢疫工作。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不從疫區購進水產動物苗種,不購進有病水產動物苗種,以保證養殖生產順利開展。
5.做好疫病處理工作
飼養的水產動物一旦發生傳染性疾病,不應將其出售或轉移,其水體也不能隨便排放,以免疫病進一步傳播。應原池進行藥物治療或做消毒處理,并在第一時間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致病或死亡的水產動物不要隨便亂拋亂丟,而應集中掩埋。使用的工具應進行藥物消毒處理,或在陽光下曝曬,防止病原體擴散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