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發酵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至今一直是被大家追捧,人們普遍認可發酵中藥的療效,中藥經過微生物的消化降解后變成更利于機體吸收的有效物質的理論也被廣泛接受,大量的發酵中藥產品的效果也被證實,但是為什么發酵中藥難登大雅之堂,如何使發酵中藥以真面目示人?
學科交叉使研發難度加大
中藥發酵涉及中藥學、微生物學、分析化學、藥理學等多學科。研發發酵中藥需要選擇合適的中藥品種,有些中藥本身具有較強的抑菌殺菌效果,不適合進行發酵中藥研究;選擇合適的發酵菌種,目前中藥界普遍采用益生菌發酵,模擬人體內的消化,使中藥大分子變成小分子,極易人體吸收;中藥成分本身就極為復雜,發酵后許多中藥成分又發生了變化,發酵前后中藥成分分析及藥理學研究的難度都很大。
報批難度大,套號成暫時出路
由于發酵中藥的研發難度較大,許多企業省掉其中部分環節,直接套添加劑的號到養殖場試用,結果得到了很多反饋良好的發酵中藥產品,但是目前國家各項監管越來越嚴,套號的路子還能走多遠?
發酵中藥何去何從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1773號《飼料原料目錄》中收載了115種可飼用天然植物,《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明確規定,藥物飼料添加劑,是指為預防、治療動物疾病而摻入載體或者稀釋劑的獸藥的預混合物質。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045號《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2013)》中收載了多種中藥的提取物,中藥作為飼料添加劑是可行的,飼料添加劑目錄中同時還收載了多種微生物及酶制劑。如果從115種可飼用天然植物中篩選部分品種,用添加劑目錄中的微生物或酶制劑處理,最終通過藥理毒理學等的研究確定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最終申報藥物型飼料添加劑或許是一條可以嘗試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