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豬媽媽”產下22頭豬寶寶
專家分析:母豬品種經改良后,生產數比普通母豬要高
16 頭小豬在豬媽媽身下嗷嗷待哺。
多彩貴州網訊 一般母豬一次就生產小豬10頭左右,初產的話會更少。如果一次生產20頭以上,那就不一般了,如果初產就達22頭的話,那就更罕見。
“真是超級英雄豬媽媽,一頭母豬一次生產22頭小豬。”3月16日,貴陽網友“糊涂小仙”在朋友圈曬出一張一大堆小豬圍著母豬吃奶的照片,在一頭大豬的身下和周圍,共有22頭小豬。記者聯系后得知,這是網友在貴州省畜牧獸醫研究所麥坪創新基地種豬場的偶遇,便隨手拍了一張照片發朋友圈。3月17日,記者前往貴州省畜牧獸醫研究所麥坪創新基地種豬場一探究竟。
“乖乖,寶寶們,有客人來了,快起床了。”記者到達種豬場后,專門在此養殖的潘師傅帶記者參觀。當時母豬和小豬都在產房內睡覺,而小豬們則在兩個保溫箱內睡得正熟。
“1、2、3……15、16。”潘師傅將約4斤重、通體發黑的小豬們從保溫箱內請出來,小豬們陸續到黑里透紅的豬媽媽一側吃奶,記者一一數過后表示詫異:“不是說生產了22頭嗎?”潘師傅說,這個豬媽媽確實一次生產了22頭小豬,但是有2頭胎死腹中,2 頭弱子被淘汰,由于小豬頭數太多,擔心被擠壓和營養不夠,又寄養了4頭小豬給另外的豬媽媽,一天后又幫忙領養了一頭瘦小母豬的2頭新生兒,所以目前在身邊的是16頭。
“這是母豬的檔案記錄。”潘師傅指著墻上的一份“種母豬檔案卡”說,母豬的品種是太湖豬,生產期是在3月12日晚,整個產程持續了近4個小時,這比一般母豬的產程要多半個小時左右,出生窩重37.4斤。
潘師傅告訴記者,太湖豬屬于江海型豬種,產于江浙地區太湖流域,是我國豬種繁殖力強,產仔數多的著名地方品種。初產平均12頭,初產后的母豬平均生產16頭以上,三胎以上,每胎可產20頭比較高產,一般在20頭左右。這頭母豬初產就達22頭,說明這頭母豬在經過改良后比較優良,他養豬有29年了,也是第一次看到一頭母豬一次生產的最高紀錄。根據母豬目前的情況,以后可生產6—8胎,總共可生產小豬200 多頭。
據貴州省畜牧獸醫研究所所長、貴州省現代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尚以順研究員介紹,該種豬場目前有11個品種,收集了我省7個特色豬種,并引入國內外優良品種對貴州地方豬進行改良,經過改良的母豬,生產數比一般的高,品質也更優良,有的品種也在全省推廣,而有的肉產品已走向全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