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糧豬安天下”。生豬養殖不但與環境保護、食品安全息息相關,還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長期以來,我國豬肉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位,約占世界總量的一半。河南是生豬養殖大省,數量位居全國前三甲。
科技日報記者在采訪中獲悉,面臨環保、食品安全等壓力,河南等傳統生豬養殖大省,在養殖技術、發展模式上正經歷著巨大的變革,以做到生態環境、經濟效益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多贏。
環保壓力倒逼養殖業轉型
2014年起正式實施的《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要求,在禁養區內建設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的或未進行環評等,都要處以罰款。
同時,從2018年1月1日正式開征的環保稅規定,存欄規模達到或超過50頭牛、500頭豬或5000羽雞(鴨)等禽畜養殖場都需繳納環保稅,而養豬場主要排放的是水和固體污染物。
面對日益嚴苛的環保壓力,傳統養殖業不得不尋求轉型之道。
河南省畜牧局局長王承啟表示,僅去年一年,在禁養區內,河南省共關閉或拆遷2081個養殖場。目前,河南省專業無害化處理場和收集點已達1515個,配套建設糞污處理利用設施的規模養殖場數13943個。
與此同時,面對區域發展以及養豬業節本
降耗、提質增效,健康高效可持續發展的緊迫需求,我國農業科學研究“國家隊”——中國農科院也聯合其他優勢創新團隊啟動了“全國生豬綠色養殖提質增效協同創新與示范”項目,以正在尋求傳統養殖業轉型之道的河南駐馬店、確山市等為重點示范基地,在飼料營養、養殖管理、疫病防控、廢物資源化、綠色發展等方面開展技術集成與示范應用協同創新。
糞肥綜合利用率已達85%
提到養豬場,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臟亂差”。據測算,目前生豬糞便產生量超過6億噸,約占畜牧業糞便總量的1/3,綜合利用率不到一半。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浦華說,生豬糞便處理的時空缺位,不但污染環境,而且散發的臭味,容易引來周邊居民的抗議。
于是,項目在河南、河北和廣西等地開始綜合示范“變污為寶”技術。
“根據豬場污水產生量以及污水中有機質、全氮、全磷、銅和鋅等濃度,接種合適微生物進行堆肥,發酵后還田還地,最終實現了養殖業與環保和諧發展。”該項目技術負責人、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張宏福說。
張宏福表示,通過新技術和生物質轉化利用裝備,生豬糞肥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85%以上。而該項目的目標是將這一數字提高到100%。
王承啟表示,只有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業面源污染極大減少,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才能有效改善。畜牧業轉型升級步伐更快,畜牧業綠色發展水平將會更高,畜牧業發展后勁才能更足。
成本低了,抗生素殘留沒了
2016年4月,農業部公布的《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指出,我國生豬養殖成本比美國高40%左右,每千克增重比歐盟多消耗飼料約0.5千克。
飼料占生豬養殖總成本的70%。我國蛋白飼料原料對外依存度高,大豆70%以上需要進口,是我國養殖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就需要通過新技術提高飼料養分利用率和豬產肉率,抗生素使用量也會大幅減少。”張宏福說。
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也表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提出了提升飼料獸藥產業發展,加快發展新型飼料添加劑,開發環保型飼料產品,支撐產業綠色提質增效的需求。
為此,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飼料研究所團隊研發了“仔豬營養調控與飼料配制技術”和“低蛋白飼糧在豬上的配制技術和應用”等技術體系。在維護豬自身免疫健康力的基礎上,實現了無抗生素殘留,綠色、高效飼養仔豬目的。此外,在河南示范養豬場,他們還通過一系列先進技術來降低豬舍內氨氣、二氧化碳的排放,豬舍不再“臭名昭著”。
張宏福說,通過使用一系列新技術,可提高仔豬采食量25%—60%,減少腹瀉率70%以上;降低豬舍內二氧化碳排放20%—25%,還提高豬肉營養、風味及安全品質。正是采用了綠色養殖技術和模式,駐馬店市每年向上海供應無抗綠色生豬300萬頭。
創新為增產開辟空間
截至目前,河南已建成省級生態畜牧業示范市5個,國家級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范基地7個、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10個、動物疫病凈化示范場10個、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47個,農牧結合生態養殖場1700多個。
無獨有偶。在約束發展區內的福建、江西、湖南和北京,潛力增長區內的黑龍江和吉林,適度發展區的新疆和山西,該項目還選擇小、中、大型豬場和母豬專業場分別進行示范。據統計,不同生態區域、生產水平、生產模式的示范企業、示范點年出欄生豬分別達800、200萬頭。
浦華說,我國生豬產業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比如能繁育母豬存欄數量保持不變,其每年多產一頭仔豬,全國可增加豬肉產量382萬噸;育肥豬的飼料和產肉比例降低0.1,全國就可節約600萬噸飼料。不過,豬是單胃動物,與牛、羊等反芻動物在消化等方面差異較大,綠色養殖技術和模式不能直接照搬。當前,我國也在東北等地開展了奶牛綠色養殖提質增效協同創新等項目,在不同區域,主要畜禽物種將逐步做到與生態環境、科學養殖、經濟發展等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