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環保和養豬糞污排放的壓力讓我們養豬人緊張兮兮。還能不能養,怎么養,讓很多在行業里扎根多年的養豬人束手無策,也有個別養豬場被動地無視環保政策,只要場舍還沒有列入拆除名單,依舊按照原有的舊模式養著豬、排著污,活在當下是他們那一刻的心理寫照。
無論是地方政府的盲目限養、禁養,還是豬場的無視環保要求,任性而為之,均不是長久之計,似乎都有“賭氣”的成分。直到2017年國家對限養、禁養的深入解讀,提醒地方政府“限養、禁養”不能一刀切,糾正為了環保而盲目“打壓”養殖業的地方行為,養豬業的氛圍才略微緩解。
如果豬糞的排放處理不當,確實會對環境產生很大的影響,這與可持續發展的格調和期盼背道而馳。現在,我們經常用一個例子形容人們對于婚姻的態度:以前東西壞了人們會想到維修,現在東西壞了,人們更會棄之不理;以前婚姻出現問題,人們會努力去修復雙方關系,現在婚姻出現問題,很多人就會選擇草率地離婚。這個道理也適用于有些地方政府對待養豬業的態度,“養豬業容易產生污染,此地不歡迎養豬”。難道我們因為胳膊上受了點皮外傷就要砍掉整個手臂嗎?
污染的防治最嚴重、最粗暴的后果是影響地方的GDP和稅收,而養殖污染的“野蠻”治理打壓的是養殖業,影響的是居民的菜籃子。豬糧供應不足,何以安天下?
如果生豬供應出現大匱缺,勢必導致進口豬肉增加,長此以往,豬肉是不是要步入大豆的后塵?再者,如果生豬養殖大規模減少,養豬人何去何從?社會的穩定是不是會受到影響?
從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今日養豬業》編輯部經常接到電話或微信反饋到來自一線養豬場的聲音,因嚴厲的環保政策,有表示無奈的,有訴苦的,有對養豬前途感到擔憂的……豬還能不能好好養了?
針對基層的困惑和“痛點”,近半年農業部多次放話:畜禽禁養不可一禁了之。2017年5月,農業部兩次表示“畜禽養殖禁養區要科學合理劃定,不能盲目擴大范圍走極端,一禁了之,以免給畜牧業生產和畜產品供給帶來重大影響”;8月14日,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新聞發布會上,農業部再次強調,“不該禁養的不能禁,防止盲目擴大禁養范圍;該禁的要堅決禁,但要給予合理補償;拆遷不是主要的辦法,更不是唯一的辦法,要給予一定的過渡期”;9月底,在國務院新聞辦就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工作進展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農業部副部長葉貞琴表示“農業部將通過‘禁、限、轉和治’四方面處理好生豬生產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
農業部的聲音給我們養豬人很多的底氣。豬還是要養的,如何養?做好環評是唯一出路。作為業內人,我們能夠感受到近年來豬業內部的諸多研討會就是專門針對糞污處理方面的,這說明我們養豬人正在積極面對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良好方案,業內也涌現出不少豬糞處理和利用的成功案例。有了這一步,我們養豬業與環境友好和諧相處還會遠嗎?
畜禽糞污是一種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畜牧養殖和環境保護的關系能處理好。通過打通種養循環、農牧結合的通道,大力推行有機肥替代化肥,既可提升土地有機質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又能有效解決規模養殖場糞污過于集中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總有一天,“養豬污染環境”這“鍋”我們不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