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肉類生產狀況
美國:美國的肉類產量將增長但是增速放緩。肉類產量包括豬肉、牛肉和禽肉,肉類的消費達到近幾年的高點,出口的機會變得更加重要,因為要通過出口來緩解國內的供應壓力,但是出口面臨很多的不確定性。
歐洲:歐洲肉類產量2017年會略有增長,有的品種上升有的品種下降,消費穩定,需要進一步促進出口來緩解供應壓力。歐洲與中國的貿易至關重要,不僅僅是貿易量上的重要性,而且向中國出口的豬肉產品對歐洲的生產商來說,保證一定的利潤率也非常重要。2017年中國的豬肉產量將會提高,市場需求也會同步恢復,進口量下滑。2017年中國的環保措施非常嚴厲,生產出現很多變化,但是我們認為2017年豬肉產量總體會提高,牛肉和白羽肉雞在國內的生產預計下降。
巴西:2017年巴西肉類生產增加,盡管上半年巴西有很多的政治事件或者食品安全問題,影響了其國內生產,但從全年來看,生產量還是會持續增加。其出口也是同樣的情況,2017年前7個月,巴西的牛肉、豬肉和雞肉的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縱觀全年,我們有望其高于2016年全年的水平。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兩個國家的肉類生產主要是牛肉、羊肉的生產。由于天氣持續干旱,使得牛群重建被推遲,因此2017年的牛肉生產量還會繼續下降,出口也會繼續下降。
全球肉類供應狀況
中國、美國和巴西是2017年全球肉類增長的主要貢獻國。過去10年,全球每年肉類生產增長量為200多萬t左右,2017年肉類生產的增長量大概為300多萬t,所以相對來說2017年是比較平穩的一年。
品種:從品種的角度看,2017年豬肉產量的增長會快于牛肉和禽肉。2017年肉類產量的增長主要來自于豬肉,即美國、巴西和中國豬肉產量的增長。牛肉的增產主要是由美國提供,禽肉由于受到禽流感的影響,其產量會持平或者略有下降。未來10年,按照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預測,全球肉類產量會繼續增長。在2016-2026年的10年里,最大的增量仍然來自中國,據我們的研究中國貢獻率將占30%。其中,禽肉是四個品種中(禽肉、豬肉、牛肉和羊肉)增長最快的。到2021年,禽肉有可能超過豬肉成為世界上生產最多、消費最多的肉類。
歐美:因為美國和歐洲是豬肉進口最大的供應國。從2016年8月份開始,美國每周的屠宰量已超過2015年每周的屠宰量,而2017年這個數據又超過了2016年的水平。2015年美國的屠宰產能是243萬頭左右,2016年達到了247萬頭,2017年底將接近260萬頭,2019年底會超過270萬頭。所以對于美國這個非常穩定成熟的市場來說,新開的幾個公司所增加的產能對市場的供需平衡有著非常大的影響。2015-2019年,美國會有5家新開的工廠,另外還有一家現有的工廠將于2018年通過設備的改進達到雙翻生產,新增的產能將占到總產能的11%。這是非常巨大的產能增長,主要原因是2015、2016年屠宰產能出現嚴重不足,不能滿足養殖規模擴大帶來的需求,所以新增的產能會在每一年都陸續投產。為什么美國還有這樣的擴張?主要原因是基于美國國內需求的旺盛和國際市場的需求非常強勁,不僅有中國還有日韓國家。所以,我們認為,未來美國還會繼續努力地推進出口業,對中國的出口也會逐步增加。
歐盟:談及歐盟時我們還是把英國包括在里面。整體來說,歐盟肉類人均消費已非常穩定,處于飽和狀態,所以2016-2018年,人均消費幾乎沒有太大增長。歐盟必須通過控制產量或者增加出口來應對產能過剩的挑戰。2016年,歐盟已經開始去產能,母豬的存欄量在下降,但是其生產效率在不斷提高,所以總的產量是持平或者略有下降。
2017年上半年歐洲的豬肉價格都非常高,雖然9月份豬價開始下降,但是最主要是季節性的變化。由于價格高企使得歐盟的豬肉出口量下降,尤其是對中國的豬肉出口,前7個月下降了30%左右。我們對歐洲市場的長期看法是供求矛盾還會緩慢擴大,需要進一步增加出口來緩解供求矛盾。這里我們是把所有的肉類都包括在里面。長期來看,我們認為,歐洲的生產和消費比較穩定,但是缺口依然存在,且有逐步擴大的趨勢。
總體來說,全球肉類生產還會穩步上升,禽肉的產量會在2021年左右超過豬肉,成為最大的被生產,被消費的肉類,美國的豬肉生產會穩步增長并且對中國的出口造成進一步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