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養豬業的補貼問題,歷來是大家討論的焦點。很多農村的小養豬人對于補貼這個事兒有比較深的怨氣,其核心原因就是自己拿不到補貼。但事實上,如果大家換個角度看問題,也許就會明白補貼存在的真正意義。
首先,補貼不是扶貧,國家有用來扶貧的錢。最近一兩年,我們這里的農村,扶貧力度很大,不少農民都拿到了扶貧的錢或者扶貧養殖場或工廠的股份。在農村的小規模養豬場雖然生存不易,但很難說是窮人,所以扶貧夠不上標準,補貼又達不到標準。
其次,補貼本就不是為小養豬場準備的。如果補貼覆蓋到農村那些三五頭十來頭母豬的養豬場,那麻煩就大了,到時候各種小規模的養豬場到處都是,污染和食品安全問題只會更加嚴重。所以,補貼只補大豬場,可以有效促進養豬場的規模化。
第三,用補貼促進養豬業規模化和專業化,這背后有著深刻原因。比如現在農村小養豬人深惡痛絕的洋豬肉,靠什么抵抗?難道靠那些小養豬場嗎?生產效率沒人家高,養豬技術也不如人家,養豬成本低不下來,怎么抵抗?還不得靠那些規模化和專業化的養豬場來抵抗嗎?
第四,農村小養豬場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很多人因為規模小,夠不上拿養豬補貼的標準,所以就天天喊著取消補貼,這其實是只站在自己的利益上考慮,只會讓自己郁悶,而不會有什么實質的結果。養豬業要發展,要參與國際競爭,這是大勢所趨,國家用補貼來順應和促進大勢,這是很正確的做法,肯定不適宜取消。
第五,關于不少小規模養豬人天天掛在嘴邊的騙補的事兒,不可否認確實存在,但這不是補貼這個政策本身的問題,而是執行層面的問題。隨著社會清明度越來越高,這種現象也在逐漸減少。但是,沒有這種現象了,農村的小養豬場還是拿不到補貼啊!
總之,咱作為農村小養豬場的養殖戶,安心努力養豬,做好環保,力爭上規模才是正確的做法,抱怨并沒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