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 , 武漢市人民政府出臺《關于推進生豬產業綠色發展的意見》(武政規[2017]49號) , 從明確生豬產業發展目標、穩定生豬生產有效供給、推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完善生豬產業發展保障體系、建立生豬產業綠色發展保障機制等5個方面對未來5年武漢市生豬產業綠色發展提出指導意見。旨在穩步提高生豬生產能力 ,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 推進生豬生產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 解決2016年啟動畜禽退養后 , 生豬生產出現下滑 , 豬肉市場供應偏緊 , 豬肉價格長期維持在較高水平的問題。
《意見》明確 , 武漢將按照“市場主導、總量調控、穩定發展、滿足需求”的要求 , 通過“‘優化布局 , 綠色發展’、‘ 龍頭帶動 , 產業融合’、‘ 消費引領 , 政策支持’” , 到2021年 , 使武漢市生豬年出欄量回升至280萬頭左右 , 豬肉自給率達40% , 達到退養之前的保障水平; 全市生豬出欄率達195%以上 , 現代化規模養豬場1頭母豬年提供上市商品豬24頭以上; 全市生豬養殖區域布局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 , 生豬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
《意見》提出 , 武漢在全力推進畜禽退養工作的基礎上 , 在制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時 , 科學規劃畜禽養殖布局 , 并預留用地空間 , 滿足畜禽規模養殖用地需求。對年出欄10000頭以下生豬規模養殖場環保不達標未按期整治或者整治后仍不達標的 , 由環境保護部門依法予以關停。引導年出欄10000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開展現代化升級改造。鼓勵知名企業在武漢市轄區建設5個年出欄50000頭以上規模的“現代化、全封閉、可循環、無污染”生豬養殖場。鼓勵武漢市生豬養殖企業在周邊300公里以內范圍合作共建5個年出欄50000頭以上規模的現代化生豬養殖場。
按照“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的原則 , 加大對生豬產業綠色發展的扶持力度。對升級改造的生豬養殖場 , 按照年設計出欄量 , 每新增10000頭由市財政給予一次性獎補200萬元; 對在武漢市轄區內規劃新建的年出欄50000頭以上規模的生豬養殖場 , 按照年設計出欄量 , 每10000頭由市財政給予一次性獎補300萬元; 對在武漢周邊300公里以內范圍合作共建的年出欄50000頭以上規模的生豬養殖場 , 按照年設計出欄量 , 每10000頭由市財政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 在武漢市轄區內創建種養循環生態示范園 , 按照種植基地面積 , 每1000畝由市財給予一次性獎補150萬元。各新城區人民政府要出臺扶持政策 , 對年出欄10000頭以下規模的生豬養殖場提檔升級和種養循環利用進行獎補。
據悉 , 隨著2016年畜禽退養工作的逐步推進 , 2016年武漢市年出欄500頭以上生豬規模場585個 , 與2015年同期相比減少14.6% , 生豬出欄288.46萬頭(含種豬約50萬頭)、存欄164.32萬頭(其中能繁母豬15.02萬頭) , 與2015年同期相比分別減少5.12%、20.25% , 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減少10.44%。此次市政府出臺推進生豬產業綠色發展的意見 , 將對武漢市生豬生產的有效供給和產業的轉型升級起到積極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