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第四季度雞蛋價格走勢,看漲看跌者皆有??礉q是基于6-8月補欄量少推斷10-11月有“斷檔”,再加上春節消費拉動;看跌則是由于需求面缺少支撐,沒有上漲動力。無論看漲還是看跌,理由總是離不開供應面和需求面。到底哪個要素更為重要,今天此篇拙作主要來討論“斷檔”的問題。
“斷檔”觀點是對蛋雞養殖周期比較熟悉的,蛋雞一般在120-130天開產,所以大家比較關注4個月前的補欄量。在這里需要澄清兩個概念:雞蛋產量主要由產蛋雞存欄量決定的,這是個基數;而新開產雞蛋是一個增量,只是組成基數的一小部分,并不能改變基數大小,因為還有淘汰雞出欄量這個指標。這就像數據流的兩端——進口和出口。相對于淘汰雞出欄量,4個月之前的補欄量已是定數,而當月的淘汰雞出欄量反而是最大的變量。
蛋雞會不會出現“斷檔”,會的,比如2013年第四季度的溫和型流感,致使當時的產蛋雞存欄同比減少20%-30%;2017年4-5月的集中淘汰,使多數產區產蛋雞存欄量減少20%左右。所以出現了2014年的“火箭蛋”和2017年6月的“印鈔機”。但目前的情況僅僅是新開產蛋雞增量減少,不是沒有增量。除此之外,育成雞的影響在特定時間段內也需要考慮,比如今年6月中旬前后,60日齡育成雞的價格翻番,養殖單位的補欄積極性高漲。只要是基數沒有發生很大變化,則“斷檔”的概念有失偏頗。
說了這么多,那4個月前雞苗補欄量與當月的雞蛋價格是什么關系呢?從下圖中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很不明顯。我們運用相關系數的方法,得出兩者之間的相關系數是0.12,屬于極弱正相關或無相關。那6個月前雞苗補欄量與當月雞蛋價格的相關性系數只有0.06。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兩者之間不是負相關關系,即4個月(或6個月)前雞苗補欄量少并不能說明雞蛋少,進而雞蛋價格要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