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充分說明養殖有風險,進入需要真本領。不僅僅要懂精細化管理而且要懂得經營。
最近同行業都在交流探討2018豬價將會何去何從?三農達人說:“不如狠抓豬場兩大關鍵點,能夠讓一個500頭母豬場一年多收益100萬元以上”。
我們可以左右的是自己以及自己對趨勢和發展動勢的把控力。
2012-2015年六月份養豬也業經歷了長達將近三年的寒冬,2015年六月初止虧轉盈。2013年8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大約在5200萬頭左右,之后開始下降,至2015年11月,母豬存欄相比2013年8月下降24%,減少約1186萬頭。其中,2013年全年能繁母豬存欄累計減少130萬頭;2014年全年能繁母豬存欄累計減少近650萬頭;2015年累計減少約490萬頭;2016年截至11月累計減少約114萬頭。從中可以看出,母豬的去產能化主要發生在2014年,且在2015年仍在持續進行,這將造成至少連續三年的產能減少。如今事實證明了一切。
據農業部最新數據《2016年11月4000個監測點生豬存欄信息》報告和國家統計局數據估算,能繁母豬存欄為3600多萬頭,生豬存欄為43000萬頭左右。而市場調控的預警區間是母豬存欄4300頭。
2016年全年自繁自養頭均養殖利潤基本都在500元以上,最高時期達到1000元/頭以上,周均自繁自養頭均盈利830元/頭。自2015年下半年至今的盈利水平已完全覆蓋了2013年-2014年的虧損并有盈余。
去年六月至今在河南走放了數十家規模養殖企業,發現仍舊有大部分規模豬場還沒有恢復前幾年豬價低落造成的損傷。
損失慘重,在這里也稱之為元氣大傷。“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衰則弱,氣散則亡”。《辭海》:“元氣,亦稱‘原氣’,豬場的生命力或者說核心競爭力,要看他的造血能力,新陳代謝旺不旺盛。打鐵還需自身硬。養殖企業到了苦練內功的關鍵時刻了!
雖然說2017年全年豬價維持平穩,生豬平均出場豬價在14~17元/千克區間震蕩。在環保加壓以及進口肉的數量和渠道雙重壓力下,2017年的中國生豬業仍需要重點關注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升,養殖結構需要進一步調節,養殖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模式將成為主流,這一主流也將會并入養殖產業鏈這一業態之中。
苦練內功,夯實基礎。兩大環節,決定盈虧!
第一關鍵環節:種豬選育關鍵點操控。
許多豬場生產者對引進的青年母豬飼養培育不夠重視,其終身生產性能下降的事例履見不鮮。當青年母豬配種和分娩時體重較輕、背脂較少時,其泌乳期進食量也下降,這表明在選種和配種時青年母豬的體況對長遠的生產性能是最基本的影響因素。
后備母豬的挑選應該分五次進行,即出生、斷奶、60kg, 5月齡(105~110kg)左右(初情期)、配種前逐步給予挑選。從體型外貌、生長發育、繁殖性能等方面做好后備母豬的選育。
一個優秀的種用母種群是從一個好的后備母豬生長發育方案開始的,基于這個 方案有3個重要基礎。他們是遺傳基礎、生理基礎和營養基礎。
一個精準飼喂流程也至關重要。如下圖后背母豬培育階段不同日齡體重所需要的日采食量:
第二關鍵環節:種豬的“查、采、配”技術流程操控。
公豬查情,每天上下午兩次,幾時做好配種計劃記錄。
配種前的清洗消毒可有效防控子宮內膜炎,提高受孕率。
一定要掌握好輸精手法和時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