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農業部在山西省朔州市召開北方農牧交錯帶農業結構調整現場觀摩會,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會上強調,推進種養結合、農牧循環是北方農牧交錯帶農業結構調整的路徑選擇。各級農業部門要善作善為、主動擔當、攻堅克難,大力發展現代草牧業,引領帶動農牧交錯帶農業結構調整取得新突破。
于康震指出,北方農牧交錯帶農業結構調整是全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重要內容。去年以來,農業部會同北方農牧交錯帶各省市,著力破解區域農業發展的結構性矛盾,實現了“結構調優、產業調順、生態調綠、效益調高”的預期目標。種養結構調整呈現新變化,河北張家口、承德,山西大同、朔州,內蒙古赤峰、烏蘭察布,遼寧朝陽,陜西榆林、延安等9個核心地市調減籽粒玉米種植面積超過500萬畝,飼草面積占比提高了3個百分點以上,“為養而種”的新思路正加快形成。全產業鏈開發邁出新步伐,產業融合逐步成型成勢,多業態復合發展、多功能價值不斷提升。綠色發展呈現新局面,“草-畜-田”、“果-沼-畜”、“糧-菌-畜”等種養一體化循環農業穩步推進,農牧交錯景觀正在回歸。經營方式創新取得新突破,規模主體增多,聯合模式多元,特色品牌多樣。特色產業精準扶貧達到新水平,9個核心地市農牧民家庭經營收入增幅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畜牧業收入占比明顯提高。
于康震強調,推進種養結合、農牧循環,要堅持立草為業,著力建設現代飼草料產業體系,統籌開發利用天然牧草、人工種草、退耕還草、農作物秸稈等“三草一稈”資源。要著眼提質增效,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突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農戶分享全產業鏈利益機制。要突出綠色發展,全力打造有機旱作農業,堅持改良土壤、以肥補水、以土蓄水的技術路徑,推進牲畜糞污資源化利用,建設一批高標準旱作農田。要強化創新驅動,加快新技術新模式示范推廣,加強技術集成創新,因地制宜地推廣適用技術模式。要注重競爭力提升,積極推進品牌建設和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建設產品加工、冷鏈物流、市場營銷、疫病防控等環節成龍配套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
山西省副省長郭迎光在會上致辭。9個核心地市政府負責同志和山西、河北、內蒙古、遼寧、陜西等5省區農業部門負責同志在會上發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郵儲銀行等金融機構代表參加會議。與會代表還實地觀摩了朔州市農牧業結構調整示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