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十月田鎮的雪古麗生態循環牧場扶貧奶業基地,圈舍里400多頭體型嬌小的娟姍奶牛剛從國外來到這里,它們“閑庭信步”,盡情享受海南的陽光和美食。
“養奶牛,得清楚海南適合養什么品種。如果沒有郭老爺子科學的建議和指導,我們也不敢貿然引進這一品種。”雪古麗生態循環牧場扶貧奶業基地負責人朱建明接受筆者采訪時說。
朱建明口中的“郭老爺子”叫郭志勤,今年82歲,來自新疆畜牧科學院。他50余年扎根新疆牧區草原,往來于羊圈、牛群和實驗室之間,是國內牛胚胎移植、羔皮羊培育等領域的畜牧專家。郭志勤告訴筆者:“娟姍牛是乳脂率最高、體型最小的奶牛品種,吃得相對較少,適合在海南發展。”
從北疆到南國,畜牧業發展有諸多不同,扎根新疆牧區草原的老專家,為何對海南的奶牛飼養有如此篤定的論斷?這位“候鳥”老人的故事得從10年前講起。
“2007年,經同行推薦,我來到海南參與三亞市政府引資項目的建設,協助朱建明的公司建設三亞雪古麗生態園奶牛場。通過實地考察,對比奶牛品種和氣候條件,我認為三亞比較適合飼養奶牛,如今該奶牛場也被農業部認定為‘奶牛標準化示范場’。”郭志勤說。
從2007年至今,郭志勤無數次踏上三亞,開展了系列熱帶草食家畜的相關研究工作。他發現,在熱帶地區開展原本在溫帶草原生活的奶牛擴繁養殖研究以及規模乳品生產,在國內仍是空白,這對有探索精神、敢為人先的科研人員來說,可以“大施拳腳”。他說:“我們正利用三亞的氣候條件,進行‘畜牧南繁’試驗,待摸索出一定經驗后,便可向東南亞地區進行示范、推廣。”
“依托三亞雪古麗生態園奶牛場,起初我們主要突破兩項工作,一是讓政府部門和百姓了解和認可三亞奶業,二是選育適合的奶牛品種,對其進行科學的生態養殖管理,提高奶牛的抗病、抗熱能力。”郭志勤說。
如今,在郭志勤及其團隊的努力下,三亞雪古麗生態園奶牛場一頭牛一年(按305天計算)的產奶量已經達到了6噸多。“目前牛場400多頭牛每年需要大量秸稈。”郭志勤說,海南擁有豐富的秸稈資源,奶牛飼養不成問題。通過牛場的帶動,還可以讓農戶通過提供水果、玉米秸稈增加收入,“在海南發展畜牧業,一舉多得。”
奶牛是寒溫帶動物,到熱帶容易出現不產奶、死亡等情況。“現在看來,在三亞養奶牛已經小有名氣,但10年前很多朋友還勸我‘別在三亞栽了跟頭’。”郭志勤笑著說,“我們老兩口早成了‘候鳥’老人,以前海南是度假和養老的天堂,現在海南成了科研新陣地。”
直到現在,說起海南有奶牛場,連研究家畜育種方法與育種規劃的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沅都感慨:“最初說想在海南養好奶牛,我是懷疑的,現在成了,雖然海南奶牛存欄量不多,但依然很有市場。”
10年間,對于海南畜牧業和奶業發展,郭志勤及其團隊的堅持和探索,讓朱建明感觸很深,“在熱帶地區養好奶牛,郭老的付出,讓我真正感受到了科技對產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感受到了創新帶來的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除了對奶牛飼養的突破,郭志勤與以羊為研究方向的夫人史梅英一同上山下鄉,走訪海南各大養殖場、個體養殖戶,了解海南農民的養羊技術,并采用人工誘導卵泡發育排卵技術,提高海南本地羊種的改良擴繁速度。
老兩口的不計報酬、不辭辛勞讓朱建明最受感動。朱建明說,“當前三亞為吸引‘候鳥型’人才開創了全新的人才利用模式,這讓我心里越來越有底,人才來了,不僅有一展身手的空間,還能享受更暖心、貼心的支持和服務。”
“海南畜牧業發展尚有些薄弱,但很有潛力,只要我們還能搞出點新名堂來,就會一直做下去。”郭志勤的話很簡單,但不服輸、不服老的勁兒十足。 王玉潔吳宛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