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陸良縣一個萬頭養豬場有了全天候的生物“保潔員”,將利用昆蟲水虻處理生豬糞便和垃圾。
建起這個生物化糞池的是陸良縣國良養殖有限公司,坐落于馬街鎮莊上村外,是一個規模化的萬頭養豬場。為了充分利用豬場廢棄物資源,把生豬糞便轉化為高價值的有機肥,消除環境污染,該公司投入一定資金,正在建設一個占地約530平方米,日均處理生豬糞便約4噸的水虻養殖基地。基地建成后,大量的生豬糞便和生活垃圾將被昆蟲水虻取食,生產高價值的動物蛋白飼料,真正做到變“廢”為“寶”。 徐德榮 王紅艷
【新聞鏈接】水虻
水虻又名黑水虻,屬于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蟲,能夠取食禽畜糞便和生活垃圾,生產高價值的動物蛋白飼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廣泛、吸收轉化率高、容易管理、飼養成本低、動物適口性好等特點,從而進行資源化利用。其幼蟲成為與蠅蛆、黃粉蟲、大麥蟲等齊名的資源昆蟲,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推廣。原產于美洲,近些年傳入我國,目前已廣布于貴州、廣西、廣東、上海、云南、湖南、湖北等地,被廣泛應用于處理雞糞、豬糞及餐廚垃圾等廢棄物。水虻在種蟲房中產卵,產出的卵放到孵化箱中進行孵化,孵化出的幼蟲放到飼料中進行飼喂,飼喂4-5天后,方可把幼蟲投放到生豬糞便中,處理糞便20天左右蟲變成蛹,蛹可以用作蛋白飼料,處理后的糞便就成為有機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