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環境質量越來越關注。在之前由于養殖企業對養殖污染問題缺乏警惕,主要精力用于如何向市場提供更優質的禽畜產品上,忽視了污染問題,伴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這個問題已經威脅到養殖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大多數地區,規模化養殖場僅是少數,大多是地方小型養殖場,這些小型養殖場對于所排放的污染物大部分未經治理或有效治理,因此在一些地方,養殖污染成為群眾投訴的眾矢之的。
農村小型畜禽養殖場涉及千家萬戶,雖然個體養殖量少,但總體數量卻不容忽視。但是現如今,因為污染問題嚴重,不少農村地區的小型養殖場都面臨拆除困境。
據了解,山東等多個省份對于小型養殖場正在大面積地拆除。但對于農民而言,養殖可能是很多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一味地拆除并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環保只要拿指標來說事,相信眾多養殖戶都不能達標。農村養殖場的環境污染確實需要治理,不過,這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相關部門應該給養殖業一個過渡期。
環保當然需要搞,但老百姓也要吃飯。這就使得如何在確保群眾利益的情況下抓好環保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作為養殖戶來講,在為自己致富謀利、為群眾提高生活質量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的同時,如何確保養殖廢物有效處理不為公共環境增加負擔,這才是農村養殖業得以長遠發展的方向。
就當前而言,養殖業產生的污染物主要是糞便、污水和惡臭三個方面。這也是養殖污染的源頭,解決好源頭的污染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筆者認為,采取一刀切、對未達標排放的養殖業全部關停,未必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政府應假以時日,通過對存量養殖業進行改造,使農村小型養殖業規范化排放,或是解決問題的一條有效途徑。
不過,在改造的過程中養殖戶也確實面臨著一些困難,比如要購買污水處理設備,但是價格高昂,對于小型養殖戶而言根本承擔不起。而對于一般的養殖戶也缺乏足夠的資金來解決養殖污染問題。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國家也加大了養殖污染的治理力度,為廣大養殖戶推出了相應的政策福利。不過,我們不能把養殖業的環境保護工作責任全都推給政府和環保部門。
筆者認為,治理養殖業污染問題需要多方合力。在養殖企業自身做好污染治理的同時,社會企業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特別是生產環保設施的廠家,根據我國養殖業的實際情況生產提供相應的設備。政府也要加強對養殖企業污染治理問題督導。企業提供幫助,政府做好督導,養殖戶身體力行,這才是我國養殖業綠色生產、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