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體制機制創新 全面推進試驗區建設
——寫在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建設現場觀摩會召開之即
8月的青藏高原山青云白氣候宜人,碧綠的草原深處一片片五顏六色的野花環繞著清澈的河水,遠處一群群牛羊如黑白珍珠般播撒在山坡上,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山水畫卷,展示著青海高原獨特的生態魅力……
堅持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贏協調發展,堅持“接二連三”三產融合,全省以合作社股份制改造為突破口,以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建設為平臺,以生產關系理順引導牧區生產力解放,強力促進了傳統草地畜牧業向青海高原特色現代生態畜牧業轉型升級,讓廣袤的草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草地畜牧業闖出一條新路
全國五大牧區之一的青海,草原總面積5.47億畝,其中可利用面積4.74億畝。長期以來,由于傳統畜牧業生產方式落后,草原嚴重超載、草畜矛盾突出,生態不斷惡化。2008年以前,全省90%以上的草場出現不同程度退化,與上世紀八十年代相比,草場單位面積產草量下降10%~40%,牧區人均擁有草場面積從2158畝銳減到635畝,小牧戶與大市場之間矛盾突出,傳統畜牧業已難以為繼,走到盡頭。
針對嚴峻形勢,省委、省政府于2008年做出了發展生態畜牧業的重大部署。省農牧廳副廳長馬清德說,經過6年時間的積極探索,全省牧區組建生態畜牧業合作社883個,實現了純牧業村全覆蓋,探索出了適宜牧區生產發展的“股份制”、“聯戶制”、“代牧制”等生態畜牧業建設模式,從體制機制上初步闖出了一條符合青海實際的草地畜牧業發展新路子。
2014年6月,農業部正式將青海省設立為“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助推青海的生態畜牧業建設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全省確定利用6年時間,圍繞創新6大機制、凝練3大模式、建設8項制度,集中建成100個以上生態畜牧業股份合作制合作社作為發展引擎和學習典型,創出一條地域特色鮮明、利于示范推廣、政策體系配套、扶持方式科學、管理機制靈活的草地生態畜牧業發展新路子,由此掀開了我省草地畜牧業發展的新篇章。
創新實踐、多措并舉,股份制改造取得實質進展
馬清德說:“農業部確定青海省為全國第一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是牧區實現‘三生’共贏的重大機遇,更是光榮使命和擔當。三年來,全省緊緊抓住試驗區建設的重大契機,牽住股份合作制合作社改造這個‘牛鼻子’不放松,優化頂層設計,深水攻堅,拿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
為打好試驗區建設這場攻堅戰,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推進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建設的意見》,農業部批復了《青海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建設總體規劃》,遵循問題導向,全省還明確了分工意見,自上而下制定工作任務清單,配套了績效考核辦法,建立了對合作社的整合質量評估制度,確立了“集中建設”、“誰先整合誰先發展”的建設方針,樹立了“三個貴在”和“五個絕不動搖”為內核的試驗區工作理念,開展了觀摩現場、微信平臺、雙語培訓、媒體宣傳、動漫展示、研討問答等多種形式的交流培訓,通過創新舉措,立體施策,全省128個牧業鄉鎮的21.09萬戶、82.49萬牧業人口融入試驗區試點建設;省級財政累計投入3.059億元,各州縣利用財政支農、省外援建等資金達3.4億元以上,撬動了社會資金投入。
馬清德說,在三年的試驗、探索過程中,我省把理順畜牧業生產關系作為重中之重,特別注重了合作社內生動力的培育,始終堅持生產關系和生產力兩手抓,依靠群眾,精準發力,多措并舉,對100個試點社在組織化生產基礎的夯實、集約化經營水平的提高、科技和管理手段跟進、二三產業引導培育、多元化服務合作社發展等方面給予了全方位傾斜扶持。目前100個試點社股份制改造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67個合作社已經基本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全省集中打造出拉格日合作社、梅隴合作社、達玉合作社等一批股份改造到位、內生動力強勁、經營組織有方、群眾持續增收的重大典型,形成了以“以草定畜入股、牲畜分群飼養、草地劃區輪牧、社員分工分業、收益按勞計酬按股分紅”為內涵的股份合作制發展經驗,這些典型接地氣、震動強,他們的做法群眾聽得懂、看得見、學得來,建設經驗也完全來自創新實踐,各地可學可推可復制。
守望綠色,筑夢高原,試驗區建設成效顯著
百舸爭流,在100個股份合作制合作社的引領下,全省的草地畜牧業發展面貌煥然一新,正在譜寫著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贏的新篇章。
通過股份合作制改造,合作社的一產向組織化、集約化、市場化邁進的步伐明顯加快,而一產的理順,又為合作社二產、三產的發展騰出了資源、贏得了空間,除留下“羊把式”、“牛把式”專門放牧外,現在65%以上合作社均開辦不同規模的特色畜產品、民族工藝品加工等產業,以及從事勞務輸出、經營賓館餐飲、洗車行、出租車、畜產品銷售等業務,單純靠放牧為生的生產結構發生重大變革。
馬清德說,最主要的是,通過以草定畜入股的方式,合作社草山現在宜牛則牛、宜羊則羊、宜休則休、宜禁則禁、宜補則補,通過母畜放牧、幼畜舍飼,以及兩階段放牧和高效養殖技術等辦法,草地載畜量減了下來,而群眾的收入并沒有損失,草畜實現了平衡,最大程度維護了草地生態平衡。像梅隴村2008年畝產可食鮮草僅為152公斤,到2015年上升到畝產350公斤;澤庫縣68萬畝黑土灘減少到17萬畝,120多名靠乞討為生的“生態難民”消失。
省農牧廳總畜牧師王會林說,合作社轉變了過去的畜牧業生產方式,通過實行分群飼養、劃區輪牧、種草養畜、舍飼半舍飼養殖等辦法,藏羊羊羔現在不到一年就能長到30多公斤出欄,徹底改變了過去牲畜“夏壯、秋肥、冬瘦、春死”的惡性循環。依托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平臺,營養搭配、良種繁育、疫病防控、高效養殖等一些過去我們想推又推不開的關鍵技術快速落地,向科技要效益變成了現實。100個試點合作社去年社員人均收入10362元,比六州農牧民平均水平高1843元,高出21.63%,大部分試點合作社實現了生產增收和年底分紅。合作社通過實行統一經營、按股分紅的運行機制,建立定型量化的扶貧幫困制度,讓貧困戶加入到合作社后,普遍通過項目配股、勞力培訓就業等政策手段,與其他牧戶一起參與生產和分配,實現了穩定脫貧。
省農牧廳廳長王玉虎說,生態畜牧業建設歷經十年探索,全省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尤其是試驗區建設以來,在農業部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現在已經有了一些好的典型讓大家學習,有一些好的經驗讓各地借鑒,但我們的工作還存在進展不平衡、制度供給不足、人才制約等一些突出問題。下一步,全省要繼續強力推進生態畜牧業股份制合作社改造,抓好“拉格日模式”等典型經驗的凝練推廣工作,加大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做好從農牧民從單一種植養殖,生態看護向生態、生產、生活良性循環發展重大轉變,全面推動草地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型,實現生態、生產、生活協調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