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平8月21日電,排水、打蟲……日前,浦城縣富嶺鎮圓盤村第三小組村民林方友在煙后稻田塊里忙活。“現在養豬場拆掉了,我們一家就專心做煙農種稻,發展綠色產業。”林方友告訴說,原來他家在對面的山塘附近有一座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養豬場,養有200多頭豬,為配合縣里開展的生豬面源污染整治行動,他主動把這個養豬場拆除了。
今年58歲的林方友是一位有十多年養殖經驗的老養殖戶。2002年,他投入10多萬元,建起養豬場,一家人便開始過上以養豬為主的生活。雖然辛苦,但一年下來,一家人也有七八萬元的收入,特別是去年來,豬肉的行情較好,收入大幅增長。
“聽說要拆養豬場,我心里那叫一個‘痛’呀!”林方友說,鎮里的干部去年就找他談過,說他家養豬場排出的污水影響周邊環境,根據縣里的精神,非禁養區的養豬場如果不達標也要拆除。于是他又投入2萬多元,對豬場進行升級改造,可是驗收時仍未達標。
“既然不能達標,那就要配合政府工作,拆!”林方友想了一個晚上,不但自己相通了,還耐心做通了妻子和兒子的工作,200多頭生豬在幾天內全部出售。4月5日一早,他叫兒子林小東開著挖機,主動把養豬場拆除了。
看到林方友家的養豬場都主動拆除了,同村兩家持觀望態度的養殖戶也主動把養豬場拆了。“說實話,我心里也有萬分不舍,但既然養豬場污染周邊環境,那我們也不能為了一已私利,掙破壞環境的錢。”林方友說,“雖然我們讀書都不多,但做人的道理還是懂的,何況政府也把拆遷款一分不少補給我們了。”
拆掉豬場后,林方友一家就專心照顧起家里今年種的56畝煙田,由于管理得好,收入有七萬多元,還繼續種煙后稻。“農村人只要勤勞,注重生態,發展綠色產業都可以掙錢。”林方友說,明年他打算繼續專心做煙農,爭取收入不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