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網訊 美國時間8月10日,美國、中國和丹麥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培育出世界上首批內源性逆轉錄病毒活性滅活豬。同日,該科學團隊對于該項科學技術新突破的文章在國際頂級學術權威雜志《科學》上發表。
由eGenesis公司楊璐菡博士課題組、哈佛醫學院喬治·丘奇教授課題組、中國云南農業大學魏紅江教授課題組和丹麥奧胡斯大學等研究人員組成的科研團隊,成功解決了異種器官移植臨床化最重要的安全性問題。這意味著停滯12年之久的異種器官移植,將因該項里程碑式的科技突破迎來春天。
器官移植并不是一個新鮮詞,但異種器官移植對許多人來說還比較神秘。科學研究表明,豬的器官因為大小和功能與人類相似,認為是最有可能成為能移植到人的異體器官。但上世紀90年代,醫學研究者們在嘗試用豬的器官進行異種器官移植試驗中發現,豬的器官在人體內會被免疫排斥。此外,豬的基因組里含有內源性逆轉錄病毒的序列,對人體有潛在的健康風險。如果直接將豬的器官移植到人體,可能會導致新型疾病的傳播。而世界衛生組織也明令,在未找到解決方法之前,停止一切異種器官的臨床試驗。為解決這一重大難題,美國eGenesis公司楊璐菡博士和哈佛醫學院喬治·丘奇教授課題組聯合云南農大魏紅江教授課題組和丹麥奧胡斯大學研究人員,從2016年11月開始了科研攻關。科研團隊的美國方用新一代基因技術打靶方法根除了豬細胞里面所有的內源性病毒活性后,魏紅江課題組通過核移植克隆技術最終成功獲得了第一批37頭沒有病毒活性的豬。
昨日,記者來到位于西南生物多樣性實驗室的云南農大動物基因編輯和體細胞克隆技術省創新團隊,看到了已存活4個月、生長良好的內源性逆轉錄病毒滅活豬。“首批獲得的37頭內源性逆轉錄病毒滅活豬,目前存活15頭。理論上說,它的壽命和普通豬的壽命一樣長。”魏紅江介紹,這批豬的產生和健康成長意味著人類從根本上解決了異種器官病毒傳染的風險,是解決異種器官移植臨床化中跨物種病毒傳播安全性問題的關鍵,被認為是異種器官移植科學研究進程中標志性、里程碑式成果。而這也意味著,因安全性問題無法解決而停滯12年之久的異種器官移植將迎來春天。接下來,科研組將在這批豬種的基礎上繼續改造基因組以解決免疫排斥問題,從而增加器官的兼容性和功能性錯位,以便早日實現異種器官臨床化。
據了解,魏紅江是云南農大基因編輯和體細胞克隆技術省級創新團隊帶頭人。自2004年作為人才引進回到云南農業大學開展動物體細胞核移植和基因編輯研究,已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世界第一頭版納微型豬近交系體細胞克隆豬,世界上第一頭孤雌生殖克隆豬等均是在他的團隊獲得,而且也獲得了一批1個到多個基因修飾的克隆豬。而美國生物科技公司之所以選擇與魏紅江課題組合作,也是基于該團隊擁有國內較大的豬基因編輯和體細胞克隆技術平臺,在豬體細胞克隆方面具有高效性和規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