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生豬養殖面臨的壓力
與國際上絕大多數國家相比,中國的養豬業面臨著一些特有的壓力,除了我們日常關注的疫病壓力彼伏此起,老病揮之不去、新病層出不窮等現象;養殖效率壓力也依然明顯,導 致豬肉養殖成本高于進口豬肉及其制品的到岸價的怪圈之外。還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1 土地壓力有增無減
中國人多地少,人均可耕地面積非常?。浑S著二胎政策的放開,人均可耕地面積進一步趨緊。200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對土地資源的利用有嚴格的限定。盡管養殖業在農業經濟中的實際貢獻遠遠大于種植業,但對于基本農田實施18億畝紅線保護,發展養殖業不得侵占基本農田。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征求意見稿出臺,養殖業尤其是養豬業所面臨的土地壓力有增無減。
1.2 環保壓力空前絕后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也自2014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也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2 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特點
南方水網地區特指珠三角水網區、長三角水網區、長江中游水網區、淮河下游水網區和丹江口庫區等5個重點區域,主要涉及廣東、江蘇、湖南、湖北等10個省(市),主要呈現以下幾個方面特點:
2.1 經濟發達豬產品需求很旺
南方水網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水源地,資源豐富,經濟發達,人民生活水平相對較高,因此對豬肉等畜產品等消費需求較旺。
近年來,隨著生豬養殖業加快發展,南方水網地區環境壓力持續加大。區域布局不盡合理,農牧結合不夠緊密,生豬糞便還田利用的通道不暢,糞便綜合利用率低是造成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污染的根本原因。生豬養殖與水環境保護矛盾尤為突出,生豬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安全面臨一些新問題,加快推進生豬養殖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2.2 人多地少豬存欄偏多
所涉及區域人口密集,河湖眾多,水網密集,土地偏少。歷史原因及氣候、經濟基礎等原因,導致這些區域又是我國重要的生豬主產區,2014年其涉及的133個主產縣生豬存欄5 562萬頭,出欄9 696萬頭,分別占全國總量的11.9%和13.2%,外調生豬3 700萬頭,對于保障南方乃至全國豬肉市場供給發揮了重要作用。
2.3 養豬工藝傳統污染嚴重
由于這一區域規模養殖推進相對較早,傳統庭院式與專業化規模養殖并軌。且即使實施了規模養殖,相當部分企業采用的還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工藝。相對于近幾年發展的集約化養殖企業,整體對環境控制的意識不強、設施設備投入力度不大,糞污排放量較大。加之這些區域普遍降水量大,水環境敏感。所以養豬業對環境的污染顯得愈發嚴重。
2.4 民居逼近豬場矛盾急增
其實相當一部分規模養豬場在建設之初還是依據畜牧場選址的基本規程進行選址與布局規劃建設的。但由于農村城鎮化的推進,經濟開發區的建設,工業化企業的引進與擴張等等,導致本來遠離居民區的養殖企業逐漸被民居所包圍,被動成為違規養殖。論理養豬場是冤枉的,但人性為本的前提下,在與周邊矛盾急增的養殖背景下,這些豬場生存難度越來越大!
3農業部關于布局調整優化的指導意見
基于這樣的背景,農業部發布《關于促進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布局調整優化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對廣東、江蘇、湖北、湖南、上海、浙江、安徽、江西、山東、河南等地的生豬養殖業做出調整優化。
3.1 目標明確規模發展
這次對上述地區養豬業的調整,核心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讓養豬和環境資源相適應,要改善和保護環境。要求構建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豬養殖業。到2020年,在南方水網地區,年出欄50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比重達到70%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糞便處理設施配套比例達到85%以上,生豬糞便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
3.2 任務具體布局環保
具體有以下幾個任務:
1)調整優化區域布局。文件要求主產縣制定生豬養殖規劃,合理劃定適宜養殖區域和禁止建設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的區域。在禁養區范圍內,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時限要求,由地方政府依法關閉或搬遷生豬規模養殖場,引導生豬養殖向非超載區轉移。
2)提高科學養殖水平。深入推進生豬適度規模標準化養殖,支持規模養殖場改造升級,改進生豬養殖和糞便處理工藝,實現提質增效。
3)促進糞便綜合利用。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生豬糞便處理,在養殖密集區域建立專業化生產、公司化運營的糞便集中處理中心。鼓勵規模養殖場配套種植用地,推廣糞肥和肥水還田利用技術,推進種養一體化發展。
3.3 多數區域養豬已難發展
南方水網地區所包含的5個主要區域中,多數區域養豬已難發展。
首先是珠江三角洲水網區。該區域涉及廣東四會市、三水區、鶴山市等16個縣,其中4個縣為2015年生豬調出大縣。該區域2014年主產縣生豬存欄為398萬頭,出欄706萬頭,生豬存欄量已超出其土地承載能力。因此認為該區域主要任務是減量,實施總量控制;大力推廣豬-沼-茶等生態養殖模式;加快生豬種業發展。
其次為長江三角洲水網區。該區域涉及江蘇如皋市、如東縣、泰興市等17個縣,浙江德清縣、海鹽縣、嘉善縣等9個縣,以及上海崇明縣、奉賢區、浦東新區等3個縣區。共計29個縣區,其中2015年生豬調出大縣12個。該區域生豬養殖發展空間不大。因此認為該區域主要任務是盡快完成禁養區劃定,加快退出禁養區內生豬規模養殖。適宜養殖區域嚴格執行污染物總量減排要求,突出糞便綜合利用,探索多種形式的農牧結合發展模式,研究推廣水稻等大田作物施用有機肥,嚴格控制超載地區養殖總量。
第三為長江中游水網區。該區域涉及湖北境內浠水縣、武穴市、天門市等19個縣,湖南漢壽縣、華容縣、澧縣等17個縣,江西進賢縣、南昌縣、新疆區等7個縣區,和安徽樅陽縣、懷寧縣、桐城市等6個縣。共計49個縣區,其中2015年生豬調出大縣32個。該區域生豬養殖量接近土地承載能力。因此認為該區域主要任務是,盡快完成禁養區劃定,加快禁養區內規模養殖場退出,適宜養殖區域嚴格執行污染物總量減排要求,突出糞便綜合利用,探索多種形式的農牧結合發展模式,研究推廣水稻等大田作物施用有機肥,嚴格控制超載地區養殖總量。
第四為丹江口庫區。該區域涉及湖北丹江口市、鄖陽區、鄖西縣等6個縣區,以及河南淅川縣、內鄉縣、鄧州市等4個縣。共計10個縣區,其中2015年生豬調出大縣10個。該區域生豬養殖與土地承載能力總體平衡。因此認為該區域主要任務是,加大規模養殖場改造升級力度,推行農牧、林牧結合,發展生態養殖,提高綜合效益。重點推進生豬產業布局調整,推進庫區生豬養殖向省內其他有潛力的區域適當轉移。
3.4 部分空間仍可發展
對于南方水網地區,淮河下游水網區為仍然有發展空間區域,主要涉及江蘇豐縣、邳州市、睢寧縣等24個縣,以及山東金鄉縣、郯城縣、汶上縣等5個縣,共計29個縣。其中2015年生豬調出大縣21個,且其中20個在江蘇境內。該區域生豬養殖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因此認為該區域主要任務是,穩定現有規?;A上,適度承接蘇南和蘇中地區生豬產業轉移;加強圈舍改造,推廣干清糞工藝和節水工藝;加快糞便處理和利用設施建設,提高現代化裝備和設施水平,促進糞便就地就近還田利用。
4 《指導意見》產生的影響
4.1 社會各界已廣泛關注
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環境問題,國內各大電視頻道連續幾個月幾乎天天曝光相關養豬場環境污染問題、播出拆遷豬場等新聞。筆者以“南方水網地區”及“生豬”為關鍵詞,從百度能找到42 900條相關信息。事實上,遠不止媒體熱衷于這一問題,普通老百姓也都會關注這一話題。
4.2 禁養區劃定緊鑼密鼓
南方各省市紛紛按照“水十條”要求,劃定禁養區。禁養區劃定的基本原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的陸域范圍;二是風景名勝區,包括國家級和省級風景名勝區;三是自然保護區,包括國家級和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四是城鎮居民區和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區;五是其他確需納入禁養區范圍進行特殊保護的區域。
4.3 南拆成風,豬成過街鼠
相關區域迅速刮起拆豬場風,尤其是深受“豬害”的部分地方官員更是恨不得一夜之間將其轄區的活豬全部清光。甚至出現有區域提出建設“無豬縣”的目標。市縣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及鄉鎮分管農業的領導無法開展日常工作,不得不整天應對拆豬場相關的一系列問題。辛辛苦苦為人類的肉食提供保障的豬們,一下子蛻變得連過街老鼠都不如。
4.4 北遷必然,適養區難進
南方水網地區面臨那么多壓力,適當調減該地區生豬養殖規模合情合理。
隨著這些區域農村城鎮化的發展,原先適宜養殖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少。引導生豬養殖向玉米主產區和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已成必然。
但問題是生豬養殖給地方官員帶來的壓力著實較大,他們稍不小心就可能因為轄區養豬企業違規使用土地問題、環境污染問題、重大疫病失控問題等而丟烏紗帽。因此即使是適宜養殖區域,部分官員便提出“憑什么讓我們冒著風險為你們養豬”等很實際的問題。所以即使這些區域適宜養殖,養殖荷載也遠遠沒有超標,生豬往適養區轉移也因此遇到一系列難題。
5 北方豬業發展值得借鑒的經驗
其實政府出臺相關政策與法規的本意并不是簡單的關掉養豬場,而是1)推動標準化生產,提高科學養殖水平。2)調整優化區域布局,該減則減,宜調則調,重點調減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規模,引導生豬養殖向玉米主產區和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3)進一步推動技術創新,實施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程,促進畜禽糞便綜合利用,變廢為寶,變害為利,使生豬規模化養殖業可持續發展。
5.1 豬對國民經濟貢獻巨大應宣傳
首先我們得認清,幾千年來,豬是人類的伴侶,是人類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貢獻者,老祖宗已經有無豬不成家的認識。豬不僅給人類提供肉食,還是聚寶盆,更是當家肥的重要貢獻者,所以才有“養豬不為錢,回頭看看田”的農諺流傳至今。同時豬肉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生產與否的問題,而是關系到社會安定的問題:很難想象,如果一所大學、或一座城市,連續一周以上沒有豬肉供給,會是一個什么情況!所以懇切地希望全國各類媒體,能夠給不會說話、只會默默為人類做貢獻的豬們一個公道的評價,給它們一點點生存的空間。
5.2 養種循環產能布局需規劃
豬的地位之所以一落千丈,不是豬本身的功能發生了變化,而是人類養豬的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從過去庭院式的家家戶戶分散養豬的模式轉化為高度規?;?、集約化的養殖模式。正因為過去是庭院式的,所以養種平衡不成問題;但集約化之后、尤其是養種分離的集約化之后,糞便、污水、臭氣集中排放,必然導致相關范圍內出現環境污染問題。
所以養殖業大舉北移之際,筆者認為,從政府層面,需要從上到下盡快制定與城鎮規劃、經濟特征、社會人文等相匹配的養殖業宏觀布局。積極推進農牧結合,優化畜牧業的空間布局,按照“種養結合、畜地平衡”的原則,統籌考慮環境承載能力、土壤地力、農作物品種、畜禽糞便農田消納和污染減排等要求,因地制宜確定養殖區域、養殖種類,決定養殖規模與投資總量,結合現有產業分布情況來幫助投資者遴選落腳點。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現環境保護與畜牧業和諧發展。從企業層面,需要切實做好規劃布局工作,尤其保障基于減量化、資源化為前提的,對糞便、污水、有害氣體及其他廢棄物有科學合理的減排、收集與處置措施。
5.3 工藝流程設施設備需提檔升級
目前國外很多國家與地區養殖原料成本低、自動化養殖程度高,我們在發展規模養殖過程中,由于從業者投資意識、文化層次等差異較大,所以無論是工藝流程,還是設施設備都參差不齊,絕大多數養殖投資人相對關注眼前利益,忽視長期意識與責任意識。因此要在建立行業準入許可的前提下,引導其對新型生產工藝的考察與論證,以及對設施設備選型的關注。推崇因地制宜、適度推進自動化養殖模式,適時引進與推廣智慧農業,讓養殖業者變得更加輕松、高效地組織生產與運營。
5.4 環境控制資源化利用更好
制訂科學合理的廢棄物資源化處理與利用方案非常重要。一方面地方政府要有宏觀統籌考慮,針對目前已有養殖企業以及新進的養殖企業分別制訂不同的標準,對前者重在提檔升級、制訂合理的切實可行的改造方案;后者推行重在資源化利用與處理的完善體系。突出農牧結合和規模養殖場糞污防治,新(改、擴)建規模養殖場(小區)務必建成糞污收集、處理與資源化利用設施。支持已有養殖場按農地配套標準流轉周邊耕地實現規模種植,或與周邊規模種植戶建立糞肥供應關系,實現糞污就近利用,當地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