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當地開始整治畜禽養殖業污染,韓垓鎮整體劃入了禁養區。
對此,許多養殖戶不理解,“污染治理,我們能夠理解,但不明白的是,為什么周邊鄉鎮,都是劃定‘禁養區、控養區、適養區’,或者養殖造成污染的去整改,而韓垓鎮全部禁養呢?我們這些養殖戶應該怎么辦?”
當地環保部門人士表示,“每一個鄉鎮會根據政策要求劃定三個區,但韓垓鎮沒有適合養殖的區域,只好全部關停禁養。”
建場債務難償還
過去兩年,是楊云華的種鵝養殖場經營最好的時期。“我跟兩個兒子、親家等一起,去年純收入40萬元左右。但是,養殖場靠著我們多年的積蓄,還有銀行貸款、汽車抵押貸款,整體投資了200多萬元,到現在本錢還沒有收回來,‘關停’會讓我們損失100多萬元。”
楊云華算了一筆賬,賣掉孵化室里的3萬種蛋、育苗室里的8000多只鵝苗、鵝棚里的6000多只種鵝,損失有可能會降到七八十萬元。“但是,銀行貸款怎么償還?”
韓垓鎮開河村56歲的高慶娥,此前跟妻子常年在外地打工,因為父母生病就回到了家中,投資建設了一家肉牛養殖場。“當初投資100多萬元,現在還欠著銀行40多萬元。”他說,現在還養著75頭牛,就算等它們長大了全部賣掉,也剛剛能夠還上貸款。”
“有5萬元貸款”“有近8萬元貸款”“有10多萬元貸款”……在采訪過程中,不停地有養殖戶向記者講述自己的養殖情況,但念叨最多的還是如何償還銀行貸款、親朋好友的借款。一位養雞專業戶說,“我們投入的積蓄都不考慮了,關鍵是怎么還其他的錢。”
韓崗鎮辛集村66歲的趙慶貴,投資建設的4個鴨棚已經全部關停。他表示,一個鴨棚投資10多萬元,一個雞棚的投入更大,“幾乎每個養殖戶都有銀行貸款。”
養殖場投入較大,關停補償很少。梁山縣小安山鎮的一位養殖戶告訴記者,在蓋鴨棚的時候,自己投資了30多萬元,現在當地政府按照每畝1000元補償,“我的鴨棚占地8畝半,補償款連拆遷費用都不夠。”
該不該補償?
因為畜禽養殖場的污染問題,關停是不是就沒有補償呢?
按照《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和《山東省畜禽養殖糞污處理利用實施方案》的要求,對于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戶關閉或搬遷,致使畜禽養殖者遭受經濟損失的,縣級以上政府要依法予以補償。
對此,梁山縣環保局有關人士表示,關閉或搬遷的養殖場有補償,但是補償比較少,是根據養殖場規模來確定的。“在全縣運河兩岸、濕地附近的養殖場,污水有可能流入河道,已經強制關停了142家養殖場。其他養殖場的整治,已經安排到了有關鄉鎮和街道辦。”
根據《梁山縣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實施方案》的職責分工,有關關停、搬遷、建設工作,由所在辦事處和鄉鎮為主組織實施,所需資金按照“縣鄉各半,縣以獎代補”辦法解決,縣財政先期到位部分啟動資金。
但是,韓垓鎮鎮政府有關人士表示,這是統一的治理行動,關停沒有補償這一塊。“補償是針對規模化、所有手續齊全的養殖場,但(韓垓)鎮里沒有這樣的(養殖場)。”
他表示,該鎮有200多家養殖戶。從去年開始,鎮政府就已經向養殖戶進行宣傳,“鼓勵他們進行轉產,種植蔬菜和食用菌等。有的接受、有的不接受。”
梁山縣畜牧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今年年初,全縣有3500多家畜禽養殖場。“我們很同情、可憐這些老農民,但是根據有關政策,必須劃分‘三區’以及關停禁養區養殖場。”
梁山縣環保局有關人士表示,“現在隨著科技發展,畜禽養殖污染問題很容易解決。只要集中到養殖區,建立集中的污水、糞便處理設備,就能夠達到不擾民、不影響環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