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記者在北京市朝陽區某農貿市場調查時發現,一些雞蛋商販販賣的雞蛋中,摻雜著少量的帶有大小不一的褐色斑點的雞蛋。記者撿選了幾枚,煮熟剝殼后發現與正常雞蛋并無兩樣,雞蛋上的褐色斑點是怎么造成的?是否可以正常食用呢?對此,記者對業內相關人士進行了采訪。
有著多年飼養蛋雞經驗的河北省灤縣唐山余慶集發禽業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張俊磊告訴記者:“雞蛋殼‘長’斑是因為蛋雞感染了沙門氏菌。”什么是沙門氏菌?張俊磊解釋說,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有的專對人類致病,有的只對動物致病,也有的對人和動物都致病。雞蛋容易感染的細菌,除了沙門氏菌外,還有大腸桿菌等。那么,蛋雞是如何感染沙門氏菌的?張俊磊表示,蛋雞感染沙門氏菌是雞出殼后的消毒工作不夠徹底。“2011年種雞場沙門氏菌感染幾乎滅絕了,但2014年蛋價上漲,一些養殖戶不及時淘汰老雞,導致種雞的質量下降,沙門氏菌的發病率有所增加。但就目前來講,養殖場(戶)越來越重視雞場的消毒情況,沙門氏菌的感染率很低,而雞蛋上斑點也有可能是雞輸卵管的炎癥分泌物沾在蛋殼上所致。”張俊磊說。
斑點蛋是否可以正常食用呢?北京蛋品加工銷售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忠強解開了記者心中的疑惑:“消費者如果發現買到了斑點蛋一定要盡快食用,烹飪前要將雞蛋清洗干凈,食用雞蛋前一定要充分煮熟,不建議生食雞蛋。”
據了解,我國早在2006年就出臺了第一部蛋類國家標準,并不斷進行修訂。目前的《GB2749-201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蛋與蛋制品》是2016年11月13日開始施行的。該標準曾被稱為“史上最嚴”蛋類標準,其對鮮蛋感官要求的描述中提及“蛋殼清潔完整,無裂痕,無霉斑,蛋內燈光透視時無黑點及異物”,并對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微生物限量制定了嚴格標準,所有商場、超市都必須遵從這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