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年前,中央和重慶市相繼召開了農村工作會議,會議將生豬生產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求各級要高度重視 “菜籃子”產品生產,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各項扶持政策,保護和調動農民養豬積極性,鼓勵發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確保豬肉等主要農產品生產穩定、價格穩定和市場穩定,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發展生豬正當時
——對我區生豬生產現狀的調查
“豬糧穩天下”。今年,永川區農村工作會上,提出了生豬產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全年出欄生豬100萬頭以上;新發展規模養豬場100戶。同時,農業部門提出了推進生豬生產規模化來助推現代農業發展的思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區將如何發展生豬產業,進一步滿足市民的菜籃子產品生產呢?最近記者對我區的生豬現狀進行了調查。
利好因素: 數字彰顯生豬強勁發展動力
區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認為,永川區生豬發展體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動力。他認為,從去年的一些數據中可以見證這種觀點。
去年,永川區出欄生豬95.23萬頭,比2006年增長0.22%;年末存欄生豬59.24萬頭(其中存欄能繁母豬7.95萬頭),比2006年增長14.32%(其中能繁母豬增長67.72%)。
在調查中了解到,針對2007年飼料成本上升、疫病壓力大等挑戰,永川區獲得重慶市級以上財政的支農惠農直補項目4項,涉及各級財政項目資金958.066萬元。永川區為促進生豬產業發展,出臺了《重慶市永川區財政局、重慶市永川區農業局關于區財政對生豬規模養殖場給予扶持的通知》,由區財政投入100萬元對規模養殖場(戶)進行補貼(助)。為落實好畜牧業支農惠農政策,永川區對各項扶持政策都制定了專門的工作辦法。如對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的使用,就制定了《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政府關于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使用管理的通知》、《重慶市永川區財政局、重慶市永川區農業局關于2007年度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申報辦法的通知》,規范獎勵補貼資金的管理,確保資金按政策要求使用。同時,依靠科技,提升養豬水平。我區通過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生產能力、生產水平、科技含量均已達到較高水平。培育出生豬規模養殖場(戶)325個,全年建設生豬標準化養殖場9個、順利通過重慶市農業局生豬產地無公害認證31個。優質良種豬覆蓋率達45%,帶動了發展數量和質量的提升。2007年,永川區生豬存欄量、母豬存欄量年末比年中分別增加了9.26%、43.64%。這些,將增強2008年生豬發展后勁。
不利因素:養豬風險增大 散戶養豬減少
據區農業局有關負責人稱,永川區的生豬產業面臨一些發展中的困難。主要是養豬風險增大,散戶養豬減少。
據該負責人介紹,目前,生豬常見疫病種類由原來的4至5種增加到12種,這些疫病對生豬產業發展將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加上永川區畜牧獸醫服務體系不健全,將從一定程度上降低生豬疫病的預控能力。同時,養豬成本不斷加大。今年豬飼料平均價格較去年上漲27%,種豬價格上漲60%至100%,商品仔豬價格上漲2至2.5倍,加上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即使在現在高利潤的情況下,也增大了養豬戶補欄的市場風險,散戶養豬正在逐年減少。據區畜牧站去年末對12個鎮街的抽樣調查,去年養豬散戶僅占農戶總數的58%,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豬出欄總量。
破解舉措:三個層面助推現代養豬業
區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認為,永川區在發展生豬產業中,需要趨利避害,迎難而上,才能化不利因素為有利條件,奪取生豬產業發展豐收。從長遠看,生豬發展的方向是發展生豬規模養殖。
政策面:各種養豬惠農政策的繼續執行。
在調查中了解到,永川區能繁母豬補貼由去年每頭50元提高到今年的100元。推行能繁母豬保險。每頭良種母豬和本地母豬的投保金額分別為48元和36元,應由農民負擔的每頭8元的保險費,區財政全部承擔。若出現種母豬疫病死亡,農民在不出一分錢的情況下,就能得到良種母豬每頭800元、本地母豬每頭600元的保險賠款。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良種豬人工授精補貼等政策今年將繼續實施,預計全年各級財政的政策性補貼將達2000萬元。
基礎面:新建豬場增多,種豬補欄充足,生豬發展前景看好。
區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認為,隨著豬肉價格大幅度上漲、養豬利潤增大,農民養豬積極性將會逐步提高。去年永川區新擴建圈舍面積達200平方米以上,年出欄商品豬5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就有60余個,20個生豬標準化養殖場建設今年也將建成。年初種豬存欄總量已達7萬頭,為今年仔豬供應和生豬生產奠定了良好基礎。
技術面:多種技術措施為生豬產業發展奠基。
鼓勵發展規模化和標準化養殖。我區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學制定生豬產業發展規劃。通過大力發展生豬規模化、標準化養殖,積極推進生豬規模場和養殖小區的標準化改造,改善飼養和防疫條件,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實行統一良種、統一防疫、統一操作規范,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生產能力。搞好生豬養殖的治污減排工作,繼續對規模場、養殖小區的糞污處理和沼氣池等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政策扶持。對今年列入標準化建設的20個規模養殖場,永川區將派專業技術人員到每個場進行定點聯系指導,督促標準化生產設施改造,建立飼料獸藥使用、疫病預防及生產記錄,完善飼養管理規程和操作規程。
進一步完善生豬良種繁育體系。永川區將積極引進優良品種,提高種豬質量。在項目資金安排上,重點支持良種豬原種場、良種豬擴繁場、商品豬繁殖場三級配套的良繁體系建設。永川區將選擇生豬人工授精技術基礎較好的重點鎮街,建設生豬標準化人工授精站1個和人工授精點10個,對使用良種豬精液給予補貼,加速生豬品種改良,提高生豬良種化率。同時,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穩定能繁母豬存欄量。
加強生豬疫病的預防和控制。永川區將強力推進強制免疫,力爭重大動物疫病區內不發生,確保不流行和區外疫情不傳入,確保生豬產業健康發展。首先,強化免疫和消毒。推行常年免疫,強化仔豬閹割首免制,積極推進動物免疫的“三大轉變”,即從季節性免疫向常年性免疫轉變,從只注重免疫密度向密度與質量并重轉變,從盲目免疫向“以監定免”轉變,實現應免盡免。試行“三旬分類免疫制”,對農村散養畜禽實行每月“三旬分類免疫制”,規模養殖場全面推行常年按程序免疫。試點推行重大動物疫病畜主主動申報免疫制度。推進“散養農戶主動要求免疫”、“規模養殖場自主免疫”,逐步實現動物防疫由政府(或畜牧獸醫部門)包辦向激活主體、群防群控轉變,實現“養殖者從被動防疫向主動防疫”轉變。我區擬在今年選擇基礎好、養殖戶防疫意識強的1至2個鎮村開展申報免疫試點。畜牧獸醫部門將結合春季防疫,對所有的動物圈舍進行全面消毒;堅持每日對屠宰場、動物交易場所、動物運載工具及肉品市場等環境消毒,確保消毒面100%。其次,強化疫情測報,建立健全疫情預報預警機制。搞好普查疫情,規范疫情報告,強化疫情報告管理。在春防時,要通過全面實施“拉網式”、“地毯式”疫情普查,對發現的可能疫情及時報告、及時鑒別、及時處置。嚴格執行動物重大疫情核查制度,對發現的可疑動物重大疫情,將及時派技術專家到現場進行核實;一經查實,按有關規定及時報告和處置,防止疫情擴散蔓延。再次,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隊伍建設。通過不斷健全完善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在基層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過程中,努力做到農村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全覆蓋,無空白。在此基礎上,加強對散養戶的引導和扶持。通過采取措施,引導和扶持散養戶發展生豬生產。針對當前生豬生產中成本上升、仔豬成活率較低等突出問題,我區將組織技術推廣人員,通過科技入戶等形式,幫助養殖戶解決良種和防疫中的實際問題。推行科學飼養方法,提高母豬繁殖率、仔豬成活率、飼料轉化率和生豬出欄率,增加養豬收益。
致富典型
呂正四的養豬經
5日,走進位于雙竹周公灘大橋旁的轎子石生豬養殖場,只見400多只大大小小的仔豬有的在“呼呼”睡覺,有的在你打我拱。該養殖場業主呂正四告訴記者,這是他去年11月才投資50多萬元新建的第三個養豬場。
呂正四說,他養豬是從1988年開始的。當時,他東拼西湊了600元錢,買了9頭小豬,開始了養豬之路。
談起自己20年辦豬場的經歷,呂正四說,如果只靠農村那種傳統的養豬方法,是絕不可能走上致富路的,惟一的出路就是走標準化生豬養殖場。 “我認為,辦標準化生豬養殖場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預防疾病,注射疫苗,定期消毒,保持衛生。”呂正四說,母豬的飼養管理關鍵在于疫病的防疫。除了國家規定的疫苗外,還要根據不同的季節打不同的疫苗。在環境的消毒方面,也要根據不同的季節,用專門的消毒液消毒。
呂正四說,除了自己勤勞好學外,敢想敢干也是他制勝的另一法寶。去年3月,在大多數農戶都不敢喂生豬的情況下,他低價從農戶手中購買了70多頭仔豬,通過自己的精心飼養,存活了60多頭仔豬。4個多月后,他就賣了11萬多元。呂正四說,加上自己存欄的500多頭豬,截至去年9月,他就凈賺了二三十萬元。
辛勤的努力換來了豐碩的收獲。經過20年努力,呂正四已擁有3個養豬場,存欄量達700多頭。
讓養豬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豬肉是我國大多數城鄉居民的主要副食品。我國既是養豬大國,也是豬肉的消費大國,生豬飼養量和豬肉消費量均占世界總量的一半左右。2007年以來,豬肉價格持續上漲,豬肉市場供應一度吃緊,對我們發展生豬生產帶來巨大壓力。我區在人代會上,明確提出了出欄生豬在100萬頭以上的目標。筆者認為,我區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利用科技和遵循現代農業發展規律,提高生豬發展的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讓養豬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搶占發展機遇,創建“永豬”品牌。我區是全國的生豬調出大縣。然而,去年,我區的外銷仔豬只有14萬頭,比2006年減少15.15%。因此,永川要利用生豬價格上漲的有利時機,依托華牧、美德2個外種豬原種場,加快推廣長白、約克、洋二元、PIC等品質好、抗病抗逆性強、生產性能高的優良品種(系),提高生豬良種化水平和生產性能。推進生豬養殖資源向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的規模戶或龍頭企業集中,提高永川生豬發展的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優化產品結構、創建品牌打下堅實基礎。
形成合力,降低生豬飼養風險。落實扶持政策,建立生豬發展長效機制;組織落實對母豬生產、規模養豬場引進種豬、貸款貼息、母豬保險等扶持政策,加強對生豬生產發展規律的研究,充分利用當前生豬產品價格處于上升期的時機,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支持養豬專業合作社的建立,發揮養豬行業協會的作用,提高散養農戶的組織化程度,增強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鼓勵和扶持養殖小區、養豬專業合作社、規模養豬場、養豬大戶等各種形式的規模養殖場發展。加強信息收集,科學指導生豬生產;建立健全了畜牧業生產的統計、典型調查制度,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加強監測和趨勢分析,提出市場預測,增加養殖戶對市場價格變動的認識,減少因市場價格變化給養豬戶帶來的損失,引導養殖場(戶)科學發展生產。
延長產業鏈,推動產業化進程,。生豬產業要突出重圍實現良性發展,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是最重要的出路。因此,永川可以通過發展生豬食品工業,開發以豬為原材料的方便食品和地方風味產品,突破豬肉由圈舍到餐桌的傳統消費模式。同時,發展豬副產物精深加工工業。圍繞豬皮、豬毛等發展相關工業,提高豬副產物的綜合利用程度。另外,圍繞生豬產業發展環境治理、廢物利用等相關產業,調整生豬規模養殖布局,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集中規劃,生態環境實行集中治理,從而有效降低生豬發展對環境保護的壓力,降低環境保護成本。(區政府辦公室)
發展生豬正當時
——對我區生豬生產現狀的調查
“豬糧穩天下”。今年,永川區農村工作會上,提出了生豬產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全年出欄生豬100萬頭以上;新發展規模養豬場100戶。同時,農業部門提出了推進生豬生產規模化來助推現代農業發展的思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區將如何發展生豬產業,進一步滿足市民的菜籃子產品生產呢?最近記者對我區的生豬現狀進行了調查。
利好因素: 數字彰顯生豬強勁發展動力
區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認為,永川區生豬發展體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動力。他認為,從去年的一些數據中可以見證這種觀點。
去年,永川區出欄生豬95.23萬頭,比2006年增長0.22%;年末存欄生豬59.24萬頭(其中存欄能繁母豬7.95萬頭),比2006年增長14.32%(其中能繁母豬增長67.72%)。
在調查中了解到,針對2007年飼料成本上升、疫病壓力大等挑戰,永川區獲得重慶市級以上財政的支農惠農直補項目4項,涉及各級財政項目資金958.066萬元。永川區為促進生豬產業發展,出臺了《重慶市永川區財政局、重慶市永川區農業局關于區財政對生豬規模養殖場給予扶持的通知》,由區財政投入100萬元對規模養殖場(戶)進行補貼(助)。為落實好畜牧業支農惠農政策,永川區對各項扶持政策都制定了專門的工作辦法。如對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的使用,就制定了《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政府關于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使用管理的通知》、《重慶市永川區財政局、重慶市永川區農業局關于2007年度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申報辦法的通知》,規范獎勵補貼資金的管理,確保資金按政策要求使用。同時,依靠科技,提升養豬水平。我區通過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生產能力、生產水平、科技含量均已達到較高水平。培育出生豬規模養殖場(戶)325個,全年建設生豬標準化養殖場9個、順利通過重慶市農業局生豬產地無公害認證31個。優質良種豬覆蓋率達45%,帶動了發展數量和質量的提升。2007年,永川區生豬存欄量、母豬存欄量年末比年中分別增加了9.26%、43.64%。這些,將增強2008年生豬發展后勁。
不利因素:養豬風險增大 散戶養豬減少
據區農業局有關負責人稱,永川區的生豬產業面臨一些發展中的困難。主要是養豬風險增大,散戶養豬減少。
據該負責人介紹,目前,生豬常見疫病種類由原來的4至5種增加到12種,這些疫病對生豬產業發展將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加上永川區畜牧獸醫服務體系不健全,將從一定程度上降低生豬疫病的預控能力。同時,養豬成本不斷加大。今年豬飼料平均價格較去年上漲27%,種豬價格上漲60%至100%,商品仔豬價格上漲2至2.5倍,加上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即使在現在高利潤的情況下,也增大了養豬戶補欄的市場風險,散戶養豬正在逐年減少。據區畜牧站去年末對12個鎮街的抽樣調查,去年養豬散戶僅占農戶總數的58%,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豬出欄總量。
破解舉措:三個層面助推現代養豬業
區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認為,永川區在發展生豬產業中,需要趨利避害,迎難而上,才能化不利因素為有利條件,奪取生豬產業發展豐收。從長遠看,生豬發展的方向是發展生豬規模養殖。
政策面:各種養豬惠農政策的繼續執行。
在調查中了解到,永川區能繁母豬補貼由去年每頭50元提高到今年的100元。推行能繁母豬保險。每頭良種母豬和本地母豬的投保金額分別為48元和36元,應由農民負擔的每頭8元的保險費,區財政全部承擔。若出現種母豬疫病死亡,農民在不出一分錢的情況下,就能得到良種母豬每頭800元、本地母豬每頭600元的保險賠款。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良種豬人工授精補貼等政策今年將繼續實施,預計全年各級財政的政策性補貼將達2000萬元。
基礎面:新建豬場增多,種豬補欄充足,生豬發展前景看好。
區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認為,隨著豬肉價格大幅度上漲、養豬利潤增大,農民養豬積極性將會逐步提高。去年永川區新擴建圈舍面積達200平方米以上,年出欄商品豬5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就有60余個,20個生豬標準化養殖場建設今年也將建成。年初種豬存欄總量已達7萬頭,為今年仔豬供應和生豬生產奠定了良好基礎。
技術面:多種技術措施為生豬產業發展奠基。
鼓勵發展規模化和標準化養殖。我區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學制定生豬產業發展規劃。通過大力發展生豬規模化、標準化養殖,積極推進生豬規模場和養殖小區的標準化改造,改善飼養和防疫條件,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實行統一良種、統一防疫、統一操作規范,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生產能力。搞好生豬養殖的治污減排工作,繼續對規模場、養殖小區的糞污處理和沼氣池等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政策扶持。對今年列入標準化建設的20個規模養殖場,永川區將派專業技術人員到每個場進行定點聯系指導,督促標準化生產設施改造,建立飼料獸藥使用、疫病預防及生產記錄,完善飼養管理規程和操作規程。
進一步完善生豬良種繁育體系。永川區將積極引進優良品種,提高種豬質量。在項目資金安排上,重點支持良種豬原種場、良種豬擴繁場、商品豬繁殖場三級配套的良繁體系建設。永川區將選擇生豬人工授精技術基礎較好的重點鎮街,建設生豬標準化人工授精站1個和人工授精點10個,對使用良種豬精液給予補貼,加速生豬品種改良,提高生豬良種化率。同時,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穩定能繁母豬存欄量。
加強生豬疫病的預防和控制。永川區將強力推進強制免疫,力爭重大動物疫病區內不發生,確保不流行和區外疫情不傳入,確保生豬產業健康發展。首先,強化免疫和消毒。推行常年免疫,強化仔豬閹割首免制,積極推進動物免疫的“三大轉變”,即從季節性免疫向常年性免疫轉變,從只注重免疫密度向密度與質量并重轉變,從盲目免疫向“以監定免”轉變,實現應免盡免。試行“三旬分類免疫制”,對農村散養畜禽實行每月“三旬分類免疫制”,規模養殖場全面推行常年按程序免疫。試點推行重大動物疫病畜主主動申報免疫制度。推進“散養農戶主動要求免疫”、“規模養殖場自主免疫”,逐步實現動物防疫由政府(或畜牧獸醫部門)包辦向激活主體、群防群控轉變,實現“養殖者從被動防疫向主動防疫”轉變。我區擬在今年選擇基礎好、養殖戶防疫意識強的1至2個鎮村開展申報免疫試點。畜牧獸醫部門將結合春季防疫,對所有的動物圈舍進行全面消毒;堅持每日對屠宰場、動物交易場所、動物運載工具及肉品市場等環境消毒,確保消毒面100%。其次,強化疫情測報,建立健全疫情預報預警機制。搞好普查疫情,規范疫情報告,強化疫情報告管理。在春防時,要通過全面實施“拉網式”、“地毯式”疫情普查,對發現的可能疫情及時報告、及時鑒別、及時處置。嚴格執行動物重大疫情核查制度,對發現的可疑動物重大疫情,將及時派技術專家到現場進行核實;一經查實,按有關規定及時報告和處置,防止疫情擴散蔓延。再次,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隊伍建設。通過不斷健全完善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在基層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過程中,努力做到農村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全覆蓋,無空白。在此基礎上,加強對散養戶的引導和扶持。通過采取措施,引導和扶持散養戶發展生豬生產。針對當前生豬生產中成本上升、仔豬成活率較低等突出問題,我區將組織技術推廣人員,通過科技入戶等形式,幫助養殖戶解決良種和防疫中的實際問題。推行科學飼養方法,提高母豬繁殖率、仔豬成活率、飼料轉化率和生豬出欄率,增加養豬收益。
致富典型
呂正四的養豬經
5日,走進位于雙竹周公灘大橋旁的轎子石生豬養殖場,只見400多只大大小小的仔豬有的在“呼呼”睡覺,有的在你打我拱。該養殖場業主呂正四告訴記者,這是他去年11月才投資50多萬元新建的第三個養豬場。
呂正四說,他養豬是從1988年開始的。當時,他東拼西湊了600元錢,買了9頭小豬,開始了養豬之路。
談起自己20年辦豬場的經歷,呂正四說,如果只靠農村那種傳統的養豬方法,是絕不可能走上致富路的,惟一的出路就是走標準化生豬養殖場。 “我認為,辦標準化生豬養殖場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預防疾病,注射疫苗,定期消毒,保持衛生。”呂正四說,母豬的飼養管理關鍵在于疫病的防疫。除了國家規定的疫苗外,還要根據不同的季節打不同的疫苗。在環境的消毒方面,也要根據不同的季節,用專門的消毒液消毒。
呂正四說,除了自己勤勞好學外,敢想敢干也是他制勝的另一法寶。去年3月,在大多數農戶都不敢喂生豬的情況下,他低價從農戶手中購買了70多頭仔豬,通過自己的精心飼養,存活了60多頭仔豬。4個多月后,他就賣了11萬多元。呂正四說,加上自己存欄的500多頭豬,截至去年9月,他就凈賺了二三十萬元。
辛勤的努力換來了豐碩的收獲。經過20年努力,呂正四已擁有3個養豬場,存欄量達700多頭。
讓養豬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豬肉是我國大多數城鄉居民的主要副食品。我國既是養豬大國,也是豬肉的消費大國,生豬飼養量和豬肉消費量均占世界總量的一半左右。2007年以來,豬肉價格持續上漲,豬肉市場供應一度吃緊,對我們發展生豬生產帶來巨大壓力。我區在人代會上,明確提出了出欄生豬在100萬頭以上的目標。筆者認為,我區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利用科技和遵循現代農業發展規律,提高生豬發展的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讓養豬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搶占發展機遇,創建“永豬”品牌。我區是全國的生豬調出大縣。然而,去年,我區的外銷仔豬只有14萬頭,比2006年減少15.15%。因此,永川要利用生豬價格上漲的有利時機,依托華牧、美德2個外種豬原種場,加快推廣長白、約克、洋二元、PIC等品質好、抗病抗逆性強、生產性能高的優良品種(系),提高生豬良種化水平和生產性能。推進生豬養殖資源向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的規模戶或龍頭企業集中,提高永川生豬發展的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優化產品結構、創建品牌打下堅實基礎。
形成合力,降低生豬飼養風險。落實扶持政策,建立生豬發展長效機制;組織落實對母豬生產、規模養豬場引進種豬、貸款貼息、母豬保險等扶持政策,加強對生豬生產發展規律的研究,充分利用當前生豬產品價格處于上升期的時機,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支持養豬專業合作社的建立,發揮養豬行業協會的作用,提高散養農戶的組織化程度,增強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鼓勵和扶持養殖小區、養豬專業合作社、規模養豬場、養豬大戶等各種形式的規模養殖場發展。加強信息收集,科學指導生豬生產;建立健全了畜牧業生產的統計、典型調查制度,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加強監測和趨勢分析,提出市場預測,增加養殖戶對市場價格變動的認識,減少因市場價格變化給養豬戶帶來的損失,引導養殖場(戶)科學發展生產。
延長產業鏈,推動產業化進程,。生豬產業要突出重圍實現良性發展,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是最重要的出路。因此,永川可以通過發展生豬食品工業,開發以豬為原材料的方便食品和地方風味產品,突破豬肉由圈舍到餐桌的傳統消費模式。同時,發展豬副產物精深加工工業。圍繞豬皮、豬毛等發展相關工業,提高豬副產物的綜合利用程度。另外,圍繞生豬產業發展環境治理、廢物利用等相關產業,調整生豬規模養殖布局,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集中規劃,生態環境實行集中治理,從而有效降低生豬發展對環境保護的壓力,降低環境保護成本。(區政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