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豬業格局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從養殖到屠宰加工,每個環節都在變革。在這場變革中,落后的、守舊的必將被淘汰,只有不斷展望的、創新的、發展的才能跟上潮流、順勢而行。
眼前的變化已經看到,未來十年呢?中國豬業又將會有哪些大變革?
一、我國豬肉產業的整體現狀
1、一體化產業鏈在快速形成
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與質量的需求持續上升,中國的豬肉產業正經歷著巨大的變革;
在養殖和屠宰加工環節發生了結構性的變革,其主要特征是商業化、一體化,而且在未來數年內變革速度還會增快;
我們的政府面對這些市場動態積極應對,政策面有進一步完善發展的潛力。
2、消費結構在快速變化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而且在豬肉供應鏈上帶來的結構性變革,也吸引著人們的巨大關注。
對中國消費者而言,豬肉是最重要的肉類,在中國所有的肉類市場中保持著統治地位,雖然其市場份額正逐漸下降。
豬肉消費在農村地區仍然較低,表明這些地區的豬肉市場具有進一步擴張的巨大潛力。
二、十年市場巨變催生產業巨頭
1、消費市場更加細化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市場;
2010年的豬肉消費總量是1996年的2.6倍;
收入水平的提高是肉類需求增長的主要因素;
生活方式的改變、都市化和超市的發展也改變著中國消費者的飲食和購買習慣;
消費者們越來越拋棄“填飽肚子”的觀念,轉而追求便捷、健康和有附加值的食品;
收入日益懸殊,從農村到城市的移民潮也形成了不同的細分市場。
中國消費價格指數
(食品類、肉類和所有消費商品)
2003年1月-2011年4月
屠宰廠規模的變化
2、豬肉產業巨頭的產生
雛鷹(養殖3.0模式:公司+合作社+農戶)、溫氏、雙匯、中糧、牧原、新希望。
三、未來市場變化走向
1、豬肉消費還是中國人最大肉食消費
盡管比例在下降,豬肉仍是主要肉類盡管豬肉價格變化較大,但豬肉仍然是中國消費者的主要肉類;
人均豬肉年消費量從1996年的25.8公斤增加到2010年的37.4公斤;
豬肉消費量在整個肉類消費量中的比例日漸下降,所占比例從1985年的80%下降了2010年的65%;
到2015年進一步降低到肉類總需求量的63%,但消費基數增大,總量還在上升。
中國豬肉消費30年變化
人均動物蛋白消費量(2010年)
2、豬群結構發生巨變
中國養殖戶傳統飼養三兩頭豬,生豬由豬販運到自由集市上進行售賣。散戶的比例由2001年的74%下降到37%左右。
造成結構變化的原因
• 疫病的爆發對散戶的打擊遠遠甚于更大規模養殖場;
• 個體養殖戶更加容易遭受原材料成本不確定和市場波動的打擊;
隨著都市化和農村勞動力涌向城市,農村勞動力的機會成本大大增加。
3、規模化的一體化企業會獲得更多份額
盡管制約因素很多,但中國還是會不斷擴大生豬養殖和屠宰的能力,滿足日益的需求;
豬肉供求量有望能從目前的4900萬噸增加到2020年的6000萬噸,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在2%左右;
供應量的增加部分主要來自專業戶和商業化養殖場。同時,規模化的一體化企業會獲得更多份額。
4、食品安全:消費者的首要擔憂
根據中國農業大學在2010年開展的一次調查發展,食品安全事件已經成為中國消費者排在第一位的考慮因素;
藥物及/或化學物殘留、非法添加劑和病豬肉成為中國食品安全事業的主要問題。豬肉市場常常受到食品安全丑聞事件的考驗。
四、雛鷹集團的戰略與實施方案
初步完成了產業鏈的整合,專業戶參與,利益階層的完整性;
具有了規模化經營的能力和平臺;
多元化養殖模式迎合了消費者不同階層的選擇;
銷售終端的完善已初步建立;
可控的食品安全體系完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