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加快推進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促進畜牧業綠色發展
本網訊 6月14日上午,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介紹我國糞污資源化利用情況,并對日前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進行解讀。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一同出席發布會。
于康震介紹,近年來,我國畜牧業持續穩定發展,有力保障了肉蛋奶等“菜籃子”產品供給,為農牧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貢獻。目前,我國每年生產肉蛋奶1.5億多噸,產生畜禽糞污約38億噸,有40%未有效處理和利用,給周邊環境和居民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意見》的印發,對于今后一段時期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是我國畜牧業發展史上第一個專門針對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利用出臺的指導性文件。于康震表示,《意見》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思路目標明確。確立“一條路徑”,就是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治理路徑;完善“一個機制”,就是要實行以地定畜,建立健全種養循環發展機制;明確“兩個重點”,就是以畜牧大縣和規模養殖場為重點;實現“三大目標”,即:到2020年建立科學規范、權責清晰、約束有力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二是突出責任落實。通過監督管理和績效考核等綜合措施,進一步壓實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和規模養殖場主體責任。三是堅持市場運作。通過建立企業投入為主、政府適當支持的運營機制,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培育壯大多種形式的第三方企業和社會化服務組織,實行專業化生產、市場化運營,確保資源化利用企業可持續運營。四是強化政策支持。政策內容豐富,覆蓋面廣,有突破、有創新,既包括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試點、種養業循環一體化工程、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農機購置補貼、生物天然氣工程和規模化大中型沼氣工程等財政政策,還包括稅收、用地和用電等優惠保障政策等多個方面。
抓工作落實:讓責任落到實處 把指標納入考核
明確責任是抓好工作落實的前提,也是關鍵。于康震表示,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把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和規模養殖場主體責任落到實處至關重要。這兩個方面的責任,對于地方政府關鍵在于考核。首先,要制定完善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相關核心指標納入考核范圍。其次,建立覆蓋全面的考核機制。農業部聯合環保部開展對省級人民政府的考核,省級人民政府逐級對下一級人民政府進行考核。第三,要用好考核結果,將其作為地方政府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考核優秀的省級人民政府予以通報表揚,相關項目安排上優先考慮。考核結果不合格的省份,要予以通報批評,并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由監察機關依法依紀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對于規模養殖場,依據《環境保護法》、《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農業部配合環保部門加強執法監管,建立倒查機制,逐場進行驗收,督促養殖場戶建設配套的糞污處理設施,完善處理技術工藝,嚴厲打擊養殖廢棄物偷排漏排等違法違規行為,努力實現養殖廢棄物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
資源化利用從制度上看主要有五個比較顯著的特點:一是嚴把入口關。通過完善環評制度,規范環評內容,把規模養殖場配套糞污消納用地納入環評范圍,為肥料化還田利用奠定基礎。二是嚴格過程管理。通過制定土地承載能力測算方法,合理確定養殖規模。在管理上明確肥料化利用可以作為污染物消減來核算,建立肥料化還田利用的合法渠道。三是強化責任落實。通過落實地方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和規模養殖場的主體責任,明晰各方職責,確保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能夠落到實處。四是注重績效考核。把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管理。五是構建發展機制。堅持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發展,培育壯大各種形式的社會化服務組織,著力打通畜禽糞污還田利用的通道。
保養殖戶利益:禁養拆遷要給予補償搬遷應協助落實養殖用地
于康震指出,近年來,一些地方在治理畜禽養殖污染的過程中確實存在工作方式簡單、片面的現象,從而影響到產業發展和養殖戶的收益。例如,盲目擴大禁養區范圍,或者采取一禁了之、一拆了之的簡單化方式,有的地方甚至提出了“建設無豬縣”的口號。沒有很好地統籌發展生產和保護環境的關系,導致部分養殖場戶的利益受到損害。
針對這種現象,《意見》明確提出,要統籌兼顧、有序推進;獎懲并舉、疏堵結合。具體說來有這么幾點:一是不該禁養的不能禁。要科學劃定禁養區,防止盲目擴大禁養范圍。為此,環保部、農業部聯合制定下發了《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技術指南》。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辦法》,以此督促地方政府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避免只要環境不要生產的極端片面做法。二是該禁的要堅決禁,但要給予合理補償。要充分照顧到養殖場戶的合法利益,給予合理的補償。涉及搬遷的養殖戶,地方政府要積極協助落實養殖用地,指導養殖場戶按環保的要求來發展生產。三是支持養殖場戶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對于畜禽養殖場的環保問題,要以支持和鼓勵養殖場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為主,拆遷不是主要的辦法,更不是唯一的辦法。要給予一定的過渡期,不能簡單地今天提出要求,明天就要達到,這顯然不客觀,也不現實。要通過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引導養殖場戶發展種養循環、提升糞污資源化利用的能力,以實現生產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通種養循環渠道:強化政策扶持 鼓勵農民增施有機肥
于康震介紹,今年農業部組織開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選擇100個果菜茶生產和畜牧大縣,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的示范,力爭到2020年果菜茶優勢產區的化肥用量減少20%以上,核心產區和知名品牌生產基地的化肥用量要減少50%以上。推廣應用有機肥是促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一項重要措施,通過這項措施,才能真正打通種養循環的通道,否則種養循環不起來,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就很難落到實處。
下一步,農業部將著力做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強化政策扶持。落實綠色生態導向的農業補貼政策,鼓勵農民增施有機肥。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支持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有機肥積造、運輸、施用等服務。同時,研究出臺支持有機肥生產施用的用地用電、信貸、稅收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打通種養循環的通路,促進農牧結合發展。二是強化技術推廣。針對有機肥生產、積造和施用中的難點問題,組織教學科研推廣部門開展聯合攻關,集成一批畜禽糞污肥料化利用和有機肥施用關鍵技術,制定一批無害化處理、堆肥還田等技術規范和標準,指導農民落實好技術措施。三是強化示范帶動。重點扶持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應用有機肥,發揮其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作用,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有亮點、有看頭的示范片,以此輻射帶動有機肥的推廣應用。四是強化宣傳引導。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綠色發展理念,解讀有機肥政策措施和技術模式,讓農民群眾充分認識到有機肥在提質增效、節本增效和改善環境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以畜禽糞污為主的有機肥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介紹,今年中央安排專門資金,支持100個畜牧大縣,整縣推進畜禽糞污的資源化利用,集中投入,全面實施,確保治理一個成功一個,促進種養結合、生態循環和綠色發展。為確保用好資金,主要在三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制定制度。制定項目資金的管理辦法,規范項目實施程序,確保資金使用效益和安全。二是落實責任。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責任。三是建立機制。建立工作考核獎勵機制,強化地方政府和規模養殖場糞污治理監督,對各省工作推進和政策落實情況開展督導檢查和績效評估,并且將績效評估結果作為下一年度資金安排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會請審計、紀檢等相關部門及時介入,跟蹤資金使用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