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印遇龍主持的中國工程院咨詢研究項目“大宗非糧型飼料資源高效利用戰略研究”結題會在亞熱帶生態所召開。
該項目由大宗非糧型蛋白質飼料資源戰略研究、大宗非糧型能量飼料資源戰略研究、大宗非糧型飼料資源畜禽利用戰略研究、大宗非糧型飼料原料加工戰略研究4個課題組成,分別由亞熱帶生態所印遇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德發,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麥康森和南昌大學教授阮征主持。
項目針對我國大宗非糧型飼料資源高效利用進行戰略研究,全面分析、總結了非糧飼料資源的現狀、存在問題與挑戰,剖析非糧飼料資源開發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和解決突破口;凝練出了大宗非糧飼料資源開發產業科技的幾個成熟可行的發展方向及其產業化前景,探索了該產業的科技自主創新和產業轉型途徑和商業模式,確立了大宗非糧型飼料資源開發產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及提出了進一步整合飼料學、營養學、加工機械等多學科的研究。
項目形成了大宗非糧型蛋白質飼料資源、大宗非糧型能量飼料資源、大宗非糧型飼料資源畜禽利用和大宗非糧型飼料原料加工等4份戰略研究報告,編寫了大宗非糧型飼料資源高效利用戰略研究叢書1套,建立了大宗非糧型飼料資源文獻數據庫1個。上述成果對推動我國非糧型飼料資源的研發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據印遇龍介紹,我國非糧飼料資源來源廣、種類多、總量大,主要包括農林業加工副產物、中藥及其加工殘渣、食品加工副產物和屠宰加工廠下腳料等。我國飼料原料目錄中絕大部分為非糧飼料原料。2011年,農業部印發的《全國節糧型畜牧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明確指出發展節糧型畜牧業是保障畜產品有效供給、緩解糧食供求矛盾、豐富居民膳食結構的重要途徑。據初步估計,我國每年有4億噸非糧飼料原料,利用非糧飼料代替部分常規飼料,可降低飼料成本,減少環境污染,具有很大應用潛力。隨著谷物和蛋白質飼料原料價格不斷上漲,使用非糧飼料原料可有效控制飼料成本,對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開展養殖動物營養代謝和非糧飼料資源安全高效利用的前沿基礎、核心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不僅可以緩解飼料資源不足以及由此引發的糧食安全等問題,而且將大幅降低養殖動物飼養成本,提高養殖業經濟效益,對保障我國動物養殖安全具有長遠戰略性意義,亦是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中明確列出的重要課題。因此,高效利用我國非糧飼料資源,是解決飼料資源嚴重短缺、緩解國家糧食安全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