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在農業部召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對畜牧業和養豬業做了諸多具體規劃,其中明確指出要在2017年養豬業將優化生豬區域布局,加快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轉型升級,力爭在“十三五”時期,基本解決大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問題,將畜禽污染防治問題擺到了首要位置。
2017年春節剛剛過去不到20天,就已經有多個省份下達具體防治計劃和行動,其要求之嚴格、行動之迅速,史所罕見。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各個省份的具體行動計劃。
廣東:禁養區內豬場年前要全部關閉
2月中旬,廣東省農業廳、省環境保護廳聯合下發《廣東省畜禽養殖水污染防治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八大主要任務,要求各地要科學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開展禁養區、限養區內畜禽養殖業清理整治,2017年底前,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含小區,下同)和養殖專業戶,珠三角區域提前一年完成。
現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要配套建設糞便污水貯存、處理與利用設施,散養密集區要實行畜禽糞便污水分戶收集、集中處理利用。自2016年起,新建、改建、擴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要實施雨污分流、糞便污水資源化利用。
此外,各地還應堅持權屬責任,《方案》要求在非禁養區,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畜禽養殖場是污染治理主體,必須切實承擔治理責任,加大污染治理投入。
江西:環保、農牧部門聯合成立了環保督察組
同樣是2月中旬,江西省召開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現場推進會。在這次會議上江西省政府針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的督查意見,劃出紅線整改畜禽養殖污染問題,同時制定并下發了整改方案,強化責任落實,嚴肅責任追究,確保問題整改到位,確保關停一批、搬遷一批、拆除一批、轉產一批。各市、縣(區)嚴格畜禽養殖項目的環評審批,建立長效機制,建立問題臺賬,做到一個問題、一套方案、一名責任領導、全部整改到位。
方案計劃:2017年4月底前,江西省所有畜禽養殖縣(市、區)必須完成禁養區劃定和“三區”地理標注圖繪制工作;2017年6月底前,確保完成對畜禽養殖項目環評制度執行情況的排查;今年年底前,確保依法對禁養區內的養殖場進行關停、搬遷或轉產;到2020年,確保全江西省80%以上畜禽規模養殖場配套建設固體廢物和廢水儲存處理設施,畜禽養殖糞便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5%以上。
會上表示,江西省環保、農牧部門將聯合成立了督察組,加強對涉及整改問題的養殖場和水源流域畜禽養殖情況的巡查與監管,對發現的問題立行立改,對偷排、直排的養殖企業,將依據新《環境保護法》堅決懲處。
安徽:建立禁養區養殖場關閉或搬遷工作進展月報制度
2月上旬,安徽省農業委員會下發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養殖場的通知,要求各地農業部門認真履行牽頭協調職責,積極有序推進禁養區劃定工作,目前全省縣(區、市)政府相繼確定了本地區禁養區劃定范圍,確保2017年底前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
通知要求,1-3月份,各縣(區、市)政府出臺禁養區關閉或搬遷工作實施方案;4-6月份,根據職責分工,完成禁養區養殖場數量界定、固定資產評估和制定關閉或搬遷費用補償等工作;7-12月份,實施并完成關閉或搬遷工作。
通知要求,為保障拆遷目標的順利實施,一要加強組織領導。要積極向所在縣(區、市)政府報告,成立由縣(區、市)黨委或政府負責同志任組長,農業、畜牧、環保、發改、財政、住建、工商、土地、公安、紀檢等部門以及鄉鎮參加的禁養區養殖場關閉或搬遷工作領導小組,實行統一領導,加強部門協作,保障關閉或搬遷工作順利開展。二要做好宣傳工作。三要加強調度督導。建立禁養區養殖場關閉或搬遷工作進展月報制度。
浙江:2016年僅保留8170家規模養殖場
作為全國豬場環保拆遷的排頭兵,2017年浙江將加大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力度,組織開展養殖污染治理專項督查和“回頭看”,確保第三方抽查運行合格率95%以上。
2016年浙江著力推進畜牧業轉型,保留下來的8170家規模養殖場全部驗收合格,生豬散養戶和規模水禽場擴面整治全面完成,有效建立了縣鄉村三級網絡化養殖污染巡查機制,建成300家省級示范性美麗牧場。
據了解,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被列入今年浙江省十方面民生實事,以沼氣為主要處理方向,加大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力度,完成大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建設。完善畜禽污染治理長效防控機制,扎牢規模養殖場網格化防控、在線監控和死亡動物無害化處理“三張網”,500頭以上養殖場以及劣V類縣(市、區)存欄50頭以上養殖場全部納入在線智能化防控平臺。
福建:可養區內250頭以下不達標生豬養殖場戶也要關閉
福建省農業廳廳長黃華康在日前召開的全省農業工作會議上表示,福建省今年將實施‘四大專項行動’,充分利用生態資源優勢,拓展農業多種功能,發展生態農業。
其中,實施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專項治理,全面完成禁養區及可養區存欄250頭以下不達標生豬養殖場戶關閉拆除掃尾工作。推廣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新技術新模式,完成1200家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改造升級。
河北:逾八成規模養殖場(區)要配建廢棄物處理設施
河北省畜牧獸醫局近日對媒體表示,今年將全面推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到年底規模養殖場(區)配建廢棄物處理設施比例要達到80%以上,并力爭實現所有規模養殖場不排污。
畜牧獸醫部門將制定畜禽規模養殖糞污防治及資源化利用實施方案,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技術指導等措施,引導規模養殖場(區)依法落實主體責任,建設完善糞污貯存、處理、利用設施。堅持種養結合、農牧循環,推廣經濟有效的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技術模式,促進畜禽糞污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落實畜禽糞污綜合利用試點政策,重點圍繞區域畜禽糞污集中收集、處理、利用等環節,建立完善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市場化運行機制,推進區域糞污綜合利用建設。在20個畜禽養殖大縣開展畜禽糞肥養分綜合利用試點,實行畜禽養殖環境承載能力監測評價,促進畜禽生產布局優化和養殖結構調整。
還將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式,圍繞采用化制、發酵、碳化等規范方式無害化處理病死畜禽比例60%的任務目標,建設相應的病死畜禽集中無害化處理場和處理設施。推進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和養殖業保險聯動,引導和帶動養殖場戶積極參加保險。
山東:2017年畜禽污水處理利用率達到50%以上
根據《山東省畜禽養殖糞污處理利用實施方案》,到2017年:依法完成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的關閉或搬遷; 限養區和適養區內,新建畜禽養殖場(區),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及“三同時”制度;畜禽糞便處理利用率達到78%以上,污水處理利用率達到50%以上;向環境排放的畜禽糞污符合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總量控制指標;糞污處理利用模式基本建立;糞污處理利用產業化開發初見成效。
到2020年:全省規模養殖場畜禽糞便和污水處理利用率分別達到90%和60%以上;各地完成畜禽養殖“三區”劃分,區域養殖量達到“三區”功能定位要求;糞污處理利用模式趨于成熟穩定,糞污處理利用產業化開發取得突破;種養相對平衡、農牧共生互動、生態良好循環的生態畜牧業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在全國率先建成現代生態畜牧業強省。
甘肅:2020年畜禽糞便利用率達到85%以上
記者日前從省農牧廳獲悉,我省將通過加強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和服務,實施雨污分流、糞便污水資源化利用,劃定養殖禁養區等措施,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提升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實現環境保護和畜牧業協調發展,力爭2020年畜禽糞便利用率達到85%以上。
為推進廢棄物綜合利用,我省將在發展適度規模標準化養殖的同時,通過加強畜禽養殖廢棄物、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建設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畜禽糞便、污水與雨水分流設施,畜禽糞便、污水的貯存設施;糞污厭氧消化和堆漚、有機肥加工、制取沼氣、沼渣沼液分離和輸送、污水處理、畜禽尸體處理等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推廣農牧結合、種養平衡、生態循環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