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朋友們,特別是老養殖戶,我們回想一下,有哪幾年像今年似得價格這么低,我們的雞價、蛋價走到現在這么慘烈的局面,到底是什么原因,都想過沒。隨著現在養殖業的發展,漸漸的趨于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模式,都去屠宰場殺雞,就埋怨屠宰場沒良心;禽流感來了,就埋怨政府不正確引導消費者心理;還想耍小聰敏投機性、趨利性的動機等等這些原因,其實都不是主要的。你想一下哪一個行業沒有淡季和旺季,這些年哪一年沒有鬧個禽流感啊!但是沒有像今年這樣價格這么低,而且持續時間還這么長。
特別是我們白羽肉雞產業,也是我養殖行業中產業化、科技化程度比較高的,尤其是近幾年的發展迅猛,集團化、規模化、標準化的發展,這也是合同雞促成發展的產物,很多龍頭、公司、集團放合同雞不是為了養殖戶的穩定的收入,從表面上看是為了養殖戶更好穩定的賺錢,其實是為了有穩定的貨源,同時養殖戶也有利可圖,如果沒有合同保底的話,又有多少養殖戶敢養,雖然是這樣并不是所有個合同公司都掙錢,也有很多賠的。
在這個行業里,特別是前些年,養殖戶虛榮心太強,掙錢了就使勁吹,賠錢了就啞巴了,誤導了外行業人員,以為養殖很掙錢,紛紛加入。特別現在又有合同雞保底,除去疫情風險,市場風險幾乎為零。哪個行業也沒有這樣的好事,龍頭、合同公司夸大利益,吸引外行加入,大肆擴建高新雞舍。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合同雞保底保險,有幾個敢在變化莫測的市場中去摸爬滾打。在這種模式發展下,就不想想產能會不過剩嗎。一個集團的飼養場能趕上一個縣的存欄量,你想一下沒有保底,誰敢養,如果說沒有,你信嗎?
從實際上看,最能掌握知道市場雞的存量大體數的還是屠宰場,所以價格的漲幅下跌就在屠宰場的掌控之中,隨著行業的擴張,養殖量的加大,總會有飽和的時候,水池的水終究會溢出,市場的價格主導就沒有意義了,被宰割也就不稀奇了,社會市場的供需矛盾,是根本的所在,就是這么殘酷的社會,都想掙錢,所以就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