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一號文件后,再次將供給側改革作為中央一號文件的指導思想,要求不斷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以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給為主要目標,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具體對養豬業的要求就是:減量、提質、增效。以下為一號文件對養豬業的具體影響:
一、2017年一號文件對養豬業的八大影響
一號文件對養豬業影響—2017年大力穩生豬
穩定生豬生產,優化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區域布局,引導產能向環境容量大的地區和玉米主產區轉移。(第2條)
能滿足環境容量大和玉米主產區兩個條件,目前主要在東北和華北區域,但可以看到的是華北的山東、河南等省份的養殖業本身承載量已經很大了,連本地的雛鷹、牧原、雙匯等養殖企業都在向新的區域尋求擴展,因此,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包括內蒙古在內的東北地區將是未來養豬業擴張的主要陣地,這些地區養殖業雖然尚薄弱,但土地、人力等配套潛力極強,再加上東北是玉米最大主產區,糧食產量大,價格便宜,飼料成本低,這里將會成為未來的主要擴張地區。
據《內蒙古養豬企業行業名錄2016年最新版》統計截至2016年7月,內蒙古的養豬企業已經達997家,而據黑龍江媒體報道,目前,有27個大型畜牧產業項目在黑龍江省布局,其中已有18個項目開工建設,7個項目已落實完地塊,正在辦理相關手續,2個項目正在洽談當中。牧原、天兆、雙胞胎和天邦等養豬項目也已經陸續開工。
一號文件對養豬業影響—養豬環保空前加壓
大力推行高效生態循環的種養模式,加快畜禽糞便集中處理,推動規模化大型沼氣健康發展。(第9條)
2016年12月21日,習大大主持召開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在會上習大大強調,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是大事。我們根據農業部《關于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的方案》通知中估算,全國每年產生畜禽糞污38億噸,綜合利用率不到60%,也就是說最少有15.2億噸糞污浪費。若能將豬糞變廢為寶,將其處理成對農田有利的有機肥,或許有近千億元的市場空間,2016年12月30日,農業部通過《開展水果蔬菜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方案》中表示2017年將重點落實有機肥代替化肥。
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擴大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試點范圍。(第11條)
2016年11月底,國務院發布《“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明確指出在2017年底前,各地區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根據統計,已經有超過20個省份都發布了生豬禁養執行時間表。
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由于各地禁養區的劃定,生豬存欄已減少8%,調減生豬將近3600萬頭。
全面推行河長制,確保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第33條)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要求到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長制,各級“河長”形成治水“首長責任鏈”,可以肯定的是,養豬業的環保監管將愈發嚴格。
一號文件對養豬業影響—規模化進程提速
以規模化種養基地為基礎,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聚集現代生產要素,建設“生產+加工+科技”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發揮技術集成、產業融合、創業平臺、核心輻射等功能作用。(第7條)
據《全國生豬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規定顯示:到2014年底,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比重要為41.8%,預計到2020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達到52%。
我們可以看到國家鼓勵規模化進程,無論是在示范場的創建上,還是補貼上都有很大的調動:
一是2017年,在原有4179家國家級示范場的基礎上,再創建500家示范場;
二是加大對標準化示范場的補貼,年出欄0.5-5萬頭以上的規模豬場,每個項目單位可補貼50-100萬元,用于改擴建、良種和糞污、死豬無害化的環保項目升級等。
《農業綜合開發區域生態循環農業項目指引(2017-2020年)》中規定,從2017年起集中力量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推進區域生態循環農業項目建設。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組織,可單獨申報項目或聯合申報項目。單個項目中央財政資金投入控制在1000萬元左右。
一號文件對養豬業影響—鼓勵適度規模經營
完善家庭農場認定辦法,扶持規模適度的家庭農場。加強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積極發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第6條)
在鼓勵適度規模經營上,國家召開的眾多會議中都有提及,采取鼓勵、支持、補貼等形式帶動大家的積極性,以下為具體表現形式:
1、在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明確指出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優化經營結構。
2、2016年12月22日,農業部召開支持返鄉下鄉創業創新工作視頻會議,在會議中明確指出,鼓勵返鄉下鄉人員領辦創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3、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2016年10月發布《關于做好2017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涉農企業等為扶持對象,財政補助重點用于扶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據了解,單個貼息項目的財政資金貼息額度不高于500萬元。
一號文件對養豬業影響—食品安全倒逼行業規范
深入開展農獸藥殘留超標特別是養殖業濫用抗生素治理,嚴厲打擊違禁超限量使用農獸藥、非法添加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行為。(第5條)
據動力網不完全統計截止到去年6月30日,全國所有獸藥產品都實現了賦二維碼出廠、上市銷售,未來的飼料、生豬也可能會實施二維碼追溯,到時獸藥、飼料、生豬三大信息庫實現整合,生豬養殖將更加透明化、規范化。
2016年,農業部共曝光12批假獸藥信息,通報非法企業50家。新的溯源體系,不但方便養殖戶實時查詢獸藥的真實性,讓假藥原形畢露;同時也方便主管部門監督管理。
無論從對生豬全程的監控還是去年農業部對假獸藥的曝光、非法企業的通報都能表明國家越來越重視視頻安全。
一號文件對養豬業影響-養豬業補貼還將繼續
完善農業補貼制度。進一步提高農業補貼政策的指向性和精準性,重點補主產區、適度規模經營、農民收入、綠色生態。(第27條)
在《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有眾多涉及生豬產業的重點工程與政策:如良種工程項目,良種補貼政策,廢棄物綜合利用工程項目,調出大縣獎勵政策,標準化養殖項目,生豬育種補助政策,生豬養殖保險政策等。
持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開發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的保險產品,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支持地方開展特色農產品保險。(第29條)
早在2007年,國務院就已經印發《關于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意見》中,就有一項“母豬政策性保險”。在此之后,各地政府陸續制定了多種生豬保險險種,例如能繁母豬保險、育肥豬保險、生豬價格指數險。這些險種都被納入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范圍內,作為惠農政策的一部分,幫助參保的養殖戶在遭遇疾病、自然災害、行情劇烈波動時挽回部分損失。
一號文件對養豬業影響—豬價調控趨向市場定價
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科學確定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國家儲備規模,優化中央儲備糧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改革完善中央儲備糧管理體制,充分發揮政策性職能作用。(第26條)
我們可以看到自2009—2016年國家在豬價調控上的變化趨勢:
2009年: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水平,擴大豬肉儲備;
2012年:抓緊完善鮮活農產品市場調控方法,健全生豬市場價格調控預案,同年發布《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臨時收儲成為政府調控生豬市場的重要手段。
2013年:健全重要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機制,認真執行生豬市場價格調控預案。
2014年:探索生豬目標價格保險試點,完善生豬價格調控體系。市場調控方式開始轉變。
2015年:積極開展農產品價格保險試點,合理確定肉類等重要農產品價格保險試點,并提高農業補貼政策效能。表明政府調控之手正在慢慢褪去,生豬市場將更多交由市場來調控。
2016年:國家四部委發布新版《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在預警指標方面發生重大變化,把生豬生產盈虧平衡點從6:1調低至5.5:1—8.5:1,這是自2009年國家出臺豬價調控措施后首現下調并采用區間設置;在響應機制方面,特別是當豬肉價格大跌時,弱化了微觀層面調控,更注重宏觀調控。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國家對生豬市場的調控已經越來越合理,因此即使在2016年生豬價格創造歷史新高,也沒有從國家層面上向市場投放儲備肉。
一號文件對養豬業影響—土地確權助力養殖戶
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辦法。加快推進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擴大整省試點范圍。統籌協調推進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全面加快“房地一體”的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維護農戶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權,探索農村集體組織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空閑農房及宅基地,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第30條)
土地確權工作的推進,將使得土地流轉變得更加靈活和便捷,減少土地糾紛,零碎的土地形成規模,有利于家庭農場的發展以及種養模式的推廣,有利于生豬規模化推進。另一方面,豬場的所占地,包括田地、山地、林地以及家庭住宅的產權,都將得到進一步的明確,能進入國家的二級市場進行招拍掛,并進入銀行抵押資產的范圍,養殖戶的財產權得到升值。
小結
國家政策導向和社會經濟變化導致中國養豬業開始從傳統、經驗和業余向現代、規范和專業化轉型。
庭院養豬開始永久性退出養豬業,新型的規模化豬場、適度規模的家庭豬場和集團化的大型豬場將逐步演變為未來的三大養豬力量。
由于技術、人才和管理的缺乏,非集團化的規模豬場和部分家庭豬場將面臨嚴重生存和發展危機,需要依靠外部力量合作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