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這片地種的還都是玉米,今年經過我們分析,種植大豆前景很好,而且‘糧改豆’還有補貼。”哈爾濱市阿城區農民魯海倉告訴記者。在阿城區雙豐街樺樹村,鄉親們今年一開春就走上大田收拾玉米秸稈,為大豆種植做準備。
今年,哈爾濱市阿城區、巴彥縣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瞄準市場需求種植高品質非轉基因大豆,通過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
阿城將建4個優質大豆基地
“就算賣兩元錢一斤,一畝地毛收入可達800元左右,去掉二三百元錢成本,一畝地至少能收入300元錢,比種玉米強多了。”拿起黑農48號的大豆種子,阿城區樺樹村云林現代農機合作社理事張文福很是感慨。
云林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經營15680畝土地,2016年全部種植玉米。今年合作社將調減玉米種植面積6200畝,種植大豆2000畝、鮮食玉米1700畝、硬粒型玉米1500畝、夏白菜1000畝,部分實現訂單種植。此外,在阿城區農業局的引導下,云林合作社還將打造阿城區優質大豆高標準示范基地。
云林合作社只是阿城大豆產業發展的縮影。今年阿城區將建立4個優質大豆高標準示范基地,大豆總面積將達到3.818萬畝,較2016年增長187.5%。
巴彥向發展高蛋白大豆要效益
巴彥縣大豆的種植面積、產量、商品量及出口量,歷來居全省前列。今年在農業結構調整大潮下,巴彥農戶將進一步擴大大豆和雜糧的種植面積。
“今年合作社出資上百萬元,專門購進了種植大豆的新機器。因為去年玉米價格下跌,今年下決心放棄玉米種植,投入資金改種大豆和其他品種。”巴彥縣鑫富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高明達指著大田說,眼前這片耕地去年種植玉米,今年將全部改種高蛋白大豆。
巴彥鑫源米業負責人劉偉生之前種的都是玉米,后來調研發現雜糧、雜豆更賺錢,今年將種植玉米的耕地全部改種雜糧、雜豆。
作為國內非轉基因大豆主產縣,巴彥縣去年非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22.9萬畝,產量4萬噸;規模以上加工企業4家,年加工產值6.8億元。今年,巴彥縣將大力發展大豆產業,向綠色有機和高蛋白優質大豆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