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份,國務院正式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強調在2017年底前,各地區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并大力支持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標準化改造和建設。由此拉開了全國范圍的禁養區豬場拆遷序幕。事實上,禁養和限養只是現象,其實就是產業轉移和升級。
禁養和限養只是現象 實則產業轉移和升級
生豬產業轉移
——穩定生豬生產,優化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區域布局,引導產能向環境容量大的地區和玉米主產區轉移
通過政策干預,奠定“南豬北上”基調。2016年農業部發布養豬業第一個五年規劃,將生豬區域劃分成重點發展區、約束發展區、潛力增長區和適度發展區4區。這些區域的劃分就是基于環境容量和玉米等資源情況。生豬產業區域布局情況如下圖所示:
對于生豬產業區域布局,布瑞克咨詢研究總監林國發認為,改革開放后,東部地區經濟快速增長,大量的外來人口,大幅提高了豬肉消費,刺激了本地區生豬養殖發展。需求帶動了生豬養殖在東部地區的發展。而后經濟發展加上大量外來人口,城市不斷向外擴張,對環境要求也明顯提高。而大量的生豬養殖超過了本地區的土地承載能力,環境污染嚴重。2015年國家實施了嚴厲的養殖環保政策,隨后農業部發布養殖水十條文件,劃分了禁養區,并對不同地區做出了養殖承載情況判斷。東部地區普遍屬于超載區域,產能需要向中部、西部及東北地區轉移。
“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土地價格及勞動力價格快速上漲,導致了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區企業向中部地區轉移,人口轉移也將改變豬肉消費。從人口流動及區域產業調整角度看,生豬禁養限制也是產業轉移及升級的過程。”林國發如是說。
生豬產業升級
——鼓勵兩種發展模式
一號文件中提到了兩種鼓勵發展模式:一是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以規模化種養基地為基礎,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聚集現代生產要素,建設“生產+加工+科技”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發揮技術集成、產業融合、創業平臺、核心輻射等功能作用;二是家庭農場、合作社。完善家庭農場認定辦法,扶持規模適度的家庭農場。此外,一號文件還要求大力推行高效生態循環的種養模式,加快畜禽糞便集中處理,推動規模化大型沼氣健康發展。
在去年10月發布的《關于做好2017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貼息力度,重點扶持涉農企業、農民合作社等。其中,財政補助重點用于扶持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字里行間透露著政策扶持的是規模化產業化的模式,由政策引導行業向規模化產業化升級。
企業行動
——產能擴張,向西、向北搶地盤
翻看近年生豬企業新聞發現,擴張成了“家常便飯”,其大型豬場投建的新聞屢見不鮮。據了解,2016年溫氏集團商品肉豬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20.26%,在盈利旺季,溫氏繼續擴大了養殖規模,商品肉豬出欄量較上年同期增長11.57%。同時,以“南穩、西進、中擴、東增、北拓”為區域定位在全國進行全面擴張。據公開資料表示,未來溫氏集團生豬出欄量將每年保持約15%的增長。溫氏CEO溫志芬曾表示,預計到2020年可實現上市肉豬3000萬頭。
雛鷹農牧2016年養殖板塊整體盈利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90.08%,毛利較去年同期增長183.74%。根據規劃布局,未來3到5年雛鷹農牧將可達到1000萬頭的生豬出欄量。
牧原股份2016年全年生豬出欄量達311.39萬頭,同比增長62.26%。在布局規劃上,牧原股份加速橫向擴張,僅去年一年就進行了5輪擴張,增開了23家子公司。
大企業擴張勢頭迅猛,重點布局發展空間大的潛力增長區和適度發展區。再加上政策的干預,約束發展區內豬場拆遷,未來我國養豬業的結構將發生改變,其發展空間將轉移到西部和北部。
各方聲音
如何看待產業轉移與升級
現階段生豬產業大刀闊斧的改革給行業帶來正向指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負面影響。
林國發總監認為,生豬產業轉移伴隨著經濟環境要求,短期雖然可能損害了部分養殖戶的利益,但從長遠看,有利于行業健康穩定發展。他分析,東部地區此前是我國重要的豬肉消費和養殖地區,大量的養殖導致了東部地區環境污染,超出了土地承載能力。另外由于東部地區的玉米絕大部分需要從外省調運,飼料成本偏高,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偏高,加上近幾年冷鮮及活畜運輸高效及成本下降,東部地區養殖優勢正逐步喪失。而東北及華北部分地區養殖仍存在空間,區域經濟發展,帶動了豬肉消費好轉,另外靠近飼料原料產地,降低了飼料成本,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對于此番產業轉移和升級對行業的影響,林國發稱,“隨著居民消費水平提高,分割及精修豬肉需求增加,豬肉養殖不再是單純的養殖出售過程,區域養殖能帶動當地豬肉深加工,解決當地就業問題及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對產業鏈的其他環節,由于生豬全價料一般運輸半徑在200公里以內,豬場產能變動可能會影響全價料的需求;濃縮料及獸藥、疫苗運輸半徑較遠,影響要小于全價料。東部地區壓縮養殖規模不利于當期的飼料加工行業,但有利于華北及東北地區飼料加工行業。”
唐朝在新疆伊犁地區有兩個規模場,他覺得,產業轉移和升級靠自覺自發太慢了。國家意志推動一下最好。而且國家有一個清晰的規劃,就是沿海、沿江經濟發達地區,有很大的經濟發展潛力,養豬對經濟和就業的貢獻不大,但是給環境帶來很多難以解決的負面影響,不如關停并轉型,讓養豬業向北方欠發達地區或者人口大省轉移。產業升級的目的是提高效率,而不是擴大規模。當養豬業更有效率的時候,相應的對獸藥、疫苗的需求會減少,這對獸藥疫苗企業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張榮偉在遼寧黑山縣城邊區養了30頭肥豬,他認為,產業的升級不需要政府主導, “再過十年二十年,散養戶基本都會消失的。因為現在農村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周圍的散養戶年紀基本都在四五十歲以上,而養豬是個艱苦的行業,又苦又累,而且風險還大。”“二十年以后,用不著禁養,拆小建大了,到時都是建大的養豬企業了,散養戶都不養豬了。”他認為旅游區、水源地可以禁養,至于其他地方就沒必要禁養了。
謝六高在化州經營了一家典型的家庭農場,豬場常年存欄300頭,兼有魚塘、經濟林。對于此番的產業轉移和升級過程,他認為,這是在環保受重視下,大企業助推影響政策為主的一次“革命”。真正的產業升級和轉移,政策上應該幫助指導一些豬場,轉向什么地方,如何做到零排放。現在拆了一個豬場,死的不僅僅是一個豬場。豬場人員失業,飼料經銷失業,飼料廠失業,獸藥從業人失業,運輸人員失業……一系例的連鎖反應最易變成社會問題。“改革的陣痛不是這次拆豬場的借口。”謝六高稱。對于產業轉移與升級,謝六高建議,應該做到百花齊放!一味推行規模化工廠化并不符合國情。如此發展并不能體現出一個國家產業的先進性,別的國家已經開始實行豬福利養殖了,我們才開始工廠化,而且做得簡單粗暴,不倫不類,不中不洋。單一的污水處理,沼氣發電,這模式的推行只會溺死多樣化的行業,如家庭農場。就如中國的一些傳統手工藝,工廠化機械化的編織刺繡,使商品變得便宜了,但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對品質要求有更高的需求,傳統的手工業又興了起來。消費者各取所需。養豬也一樣,規模化工廠化養出的豬,家庭農場可能做不到,但家庭農場能做到,規模化絕對做不到。對家庭農場的引導不能因規模化的崛起而丟掉,家庭農場在品質上的養殖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豬肉品質上,規模場無法做到傳統豬肉質量的養殖。家庭農場能以極少的成本做到豬雞漁林的循環做法,這點就體現了特色,符合環保條件,多種經營,多樣收入。對農村富有的勞動力創造收入是個絕佳的規式。規模場養不出有肉味的豬,工廠化不可能,荷蘭兩人養萬頭豬的豬場也絕不可能做到。“我們的這種產業升級如此升級下去,恐怕以后老百姓吃不起有肉味的豬了。城市的所謂土豬肉就是個例子。規模化出來的所謂土豬,這成本不是想吃就吃!”
網友李小玲表示,只有分散養殖,實行種養平衡,達到零排放,才是養殖業的根本出路。網友楊揚認為,種養結合,適度規模,才能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人類活動必然對環境造成了影響,因而不能為所欲為。土地有一定的承載能力,只要合理排放,可以和諧發展,但切勿矯枉過正。
禁養和限養只是現象 實則產業轉移和升級
生豬產業轉移
——穩定生豬生產,優化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區域布局,引導產能向環境容量大的地區和玉米主產區轉移
通過政策干預,奠定“南豬北上”基調。2016年農業部發布養豬業第一個五年規劃,將生豬區域劃分成重點發展區、約束發展區、潛力增長區和適度發展區4區。這些區域的劃分就是基于環境容量和玉米等資源情況。生豬產業區域布局情況如下圖所示:
對于生豬產業區域布局,布瑞克咨詢研究總監林國發認為,改革開放后,東部地區經濟快速增長,大量的外來人口,大幅提高了豬肉消費,刺激了本地區生豬養殖發展。需求帶動了生豬養殖在東部地區的發展。而后經濟發展加上大量外來人口,城市不斷向外擴張,對環境要求也明顯提高。而大量的生豬養殖超過了本地區的土地承載能力,環境污染嚴重。2015年國家實施了嚴厲的養殖環保政策,隨后農業部發布養殖水十條文件,劃分了禁養區,并對不同地區做出了養殖承載情況判斷。東部地區普遍屬于超載區域,產能需要向中部、西部及東北地區轉移。
“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土地價格及勞動力價格快速上漲,導致了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區企業向中部地區轉移,人口轉移也將改變豬肉消費。從人口流動及區域產業調整角度看,生豬禁養限制也是產業轉移及升級的過程。”林國發如是說。
生豬產業升級
——鼓勵兩種發展模式
一號文件中提到了兩種鼓勵發展模式:一是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以規模化種養基地為基礎,依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聚集現代生產要素,建設“生產+加工+科技”的現代農業產業園,發揮技術集成、產業融合、創業平臺、核心輻射等功能作用;二是家庭農場、合作社。完善家庭農場認定辦法,扶持規模適度的家庭農場。此外,一號文件還要求大力推行高效生態循環的種養模式,加快畜禽糞便集中處理,推動規模化大型沼氣健康發展。
在去年10月發布的《關于做好2017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貼息力度,重點扶持涉農企業、農民合作社等。其中,財政補助重點用于扶持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字里行間透露著政策扶持的是規模化產業化的模式,由政策引導行業向規模化產業化升級。
企業行動
——產能擴張,向西、向北搶地盤
翻看近年生豬企業新聞發現,擴張成了“家常便飯”,其大型豬場投建的新聞屢見不鮮。據了解,2016年溫氏集團商品肉豬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20.26%,在盈利旺季,溫氏繼續擴大了養殖規模,商品肉豬出欄量較上年同期增長11.57%。同時,以“南穩、西進、中擴、東增、北拓”為區域定位在全國進行全面擴張。據公開資料表示,未來溫氏集團生豬出欄量將每年保持約15%的增長。溫氏CEO溫志芬曾表示,預計到2020年可實現上市肉豬3000萬頭。
雛鷹農牧2016年養殖板塊整體盈利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90.08%,毛利較去年同期增長183.74%。根據規劃布局,未來3到5年雛鷹農牧將可達到1000萬頭的生豬出欄量。
牧原股份2016年全年生豬出欄量達311.39萬頭,同比增長62.26%。在布局規劃上,牧原股份加速橫向擴張,僅去年一年就進行了5輪擴張,增開了23家子公司。
大企業擴張勢頭迅猛,重點布局發展空間大的潛力增長區和適度發展區。再加上政策的干預,約束發展區內豬場拆遷,未來我國養豬業的結構將發生改變,其發展空間將轉移到西部和北部。
各方聲音
如何看待產業轉移與升級
現階段生豬產業大刀闊斧的改革給行業帶來正向指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負面影響。
林國發總監認為,生豬產業轉移伴隨著經濟環境要求,短期雖然可能損害了部分養殖戶的利益,但從長遠看,有利于行業健康穩定發展。他分析,東部地區此前是我國重要的豬肉消費和養殖地區,大量的養殖導致了東部地區環境污染,超出了土地承載能力。另外由于東部地區的玉米絕大部分需要從外省調運,飼料成本偏高,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偏高,加上近幾年冷鮮及活畜運輸高效及成本下降,東部地區養殖優勢正逐步喪失。而東北及華北部分地區養殖仍存在空間,區域經濟發展,帶動了豬肉消費好轉,另外靠近飼料原料產地,降低了飼料成本,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對于此番產業轉移和升級對行業的影響,林國發稱,“隨著居民消費水平提高,分割及精修豬肉需求增加,豬肉養殖不再是單純的養殖出售過程,區域養殖能帶動當地豬肉深加工,解決當地就業問題及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對產業鏈的其他環節,由于生豬全價料一般運輸半徑在200公里以內,豬場產能變動可能會影響全價料的需求;濃縮料及獸藥、疫苗運輸半徑較遠,影響要小于全價料。東部地區壓縮養殖規模不利于當期的飼料加工行業,但有利于華北及東北地區飼料加工行業。”
唐朝在新疆伊犁地區有兩個規模場,他覺得,產業轉移和升級靠自覺自發太慢了。國家意志推動一下最好。而且國家有一個清晰的規劃,就是沿海、沿江經濟發達地區,有很大的經濟發展潛力,養豬對經濟和就業的貢獻不大,但是給環境帶來很多難以解決的負面影響,不如關停并轉型,讓養豬業向北方欠發達地區或者人口大省轉移。產業升級的目的是提高效率,而不是擴大規模。當養豬業更有效率的時候,相應的對獸藥、疫苗的需求會減少,這對獸藥疫苗企業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張榮偉在遼寧黑山縣城邊區養了30頭肥豬,他認為,產業的升級不需要政府主導, “再過十年二十年,散養戶基本都會消失的。因為現在農村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周圍的散養戶年紀基本都在四五十歲以上,而養豬是個艱苦的行業,又苦又累,而且風險還大。”“二十年以后,用不著禁養,拆小建大了,到時都是建大的養豬企業了,散養戶都不養豬了。”他認為旅游區、水源地可以禁養,至于其他地方就沒必要禁養了。
謝六高在化州經營了一家典型的家庭農場,豬場常年存欄300頭,兼有魚塘、經濟林。對于此番的產業轉移和升級過程,他認為,這是在環保受重視下,大企業助推影響政策為主的一次“革命”。真正的產業升級和轉移,政策上應該幫助指導一些豬場,轉向什么地方,如何做到零排放。現在拆了一個豬場,死的不僅僅是一個豬場。豬場人員失業,飼料經銷失業,飼料廠失業,獸藥從業人失業,運輸人員失業……一系例的連鎖反應最易變成社會問題。“改革的陣痛不是這次拆豬場的借口。”謝六高稱。對于產業轉移與升級,謝六高建議,應該做到百花齊放!一味推行規模化工廠化并不符合國情。如此發展并不能體現出一個國家產業的先進性,別的國家已經開始實行豬福利養殖了,我們才開始工廠化,而且做得簡單粗暴,不倫不類,不中不洋。單一的污水處理,沼氣發電,這模式的推行只會溺死多樣化的行業,如家庭農場。就如中國的一些傳統手工藝,工廠化機械化的編織刺繡,使商品變得便宜了,但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對品質要求有更高的需求,傳統的手工業又興了起來。消費者各取所需。養豬也一樣,規模化工廠化養出的豬,家庭農場可能做不到,但家庭農場能做到,規模化絕對做不到。對家庭農場的引導不能因規模化的崛起而丟掉,家庭農場在品質上的養殖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豬肉品質上,規模場無法做到傳統豬肉質量的養殖。家庭農場能以極少的成本做到豬雞漁林的循環做法,這點就體現了特色,符合環保條件,多種經營,多樣收入。對農村富有的勞動力創造收入是個絕佳的規式。規模場養不出有肉味的豬,工廠化不可能,荷蘭兩人養萬頭豬的豬場也絕不可能做到。“我們的這種產業升級如此升級下去,恐怕以后老百姓吃不起有肉味的豬了。城市的所謂土豬肉就是個例子。規模化出來的所謂土豬,這成本不是想吃就吃!”
網友李小玲表示,只有分散養殖,實行種養平衡,達到零排放,才是養殖業的根本出路。網友楊揚認為,種養結合,適度規模,才能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人類活動必然對環境造成了影響,因而不能為所欲為。土地有一定的承載能力,只要合理排放,可以和諧發展,但切勿矯枉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