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中國未來養豬業的主力軍,相信大家都有興趣,畢竟事關民生吃肉大事,而隨著中國養豬業的發展,以及養豬業產業化運作的標準越來越得到青睞,養豬業的進入門檻將會越來越高,既然養豬業在發展,那也可以看到一個現實,隨著我國工業產業化越來越現代化,同時,中國作為世界工廠,人口紅利消退,養豬后繼無人的現象也將越來越突出。
養豬業是我國最傳統的行業之一,自古有之。作為奮斗在一線的養豬業自媒體人,小編我也是切身感受到了養豬業當前的困境與發展趨勢。當前養豬業最缺的是人才,而在養豬業一線,各個企業豬場都選擇了自動化的潮流發展養豬,一個人養2000豬已經成為了常態,需要的人已經不是普通的農民工,而是具備一定技術專長的畜牧獸醫專業人才。未來中國的養豬業,主力軍將會是規模企業或者家庭農場式兩種方式占據主流位置。
規模企業需要專業的人才,而且薪資水平必定超出當下一個量級以上,一個人養2000豬甚至更多。所以從算經濟帳的角度出發,提高了單人產出水平,假設一個具有技術專長的人才飼養2000頭豬,薪資是10000元每月,(良種豬)從保育40斤轉出到育肥220斤出欄,需要時長是3個多月時間,意味著平均每頭豬人工成本費用是15元,當前安裝普通養殖戶的薪資水平是3000元(因區域而異)左右的,人均養500頭育肥豬,平均成本超過20元,所以規模豬場的自動化必定帶來整體成本的下降,從而具有相對的競爭優勢,也成為規模企業養豬發展的主流。
家庭農場式的養豬模式是夫妻而人,通過多年養豬具備了較強的生豬養殖水平,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彌補規模不足的問題,從而具備與規模企業競爭的平級,參與生豬養殖。家庭農場的主體既有夫妻養豬人,也有從規模企業退休或者辭職的專業技術水平高的人才。
養豬業發展的未來主力軍必定是這兩個主體,在夾心層的養豬人是最難受的,所以豬場的發展隨著自動化水平的提升,以及人才成本的增加,需要跟進這個步伐,從而獲得相對的競爭優勢才不被養豬業的未來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