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著名的《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在深圳發表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這個演講被圈瘋狂刷屏。他深度分析了2016年影響全球的黑天鵝事件,例如英國脫歐、特朗普上臺等,頗有道理。
什么是黑天鵝事件?據說,在17世紀以前,歐洲人一直堅信天鵝只能是白色的,但澳大利亞卻驚現了黑天鵝,顛覆了世人的認知和信念。后人就把這類突發的重大事件比喻為黑天鵝事件。簡而言之,黑天鵝事件就是不可預測的重大意外事件。
那么,養豬業會不會有此類不可預測的黑天鵝事件?
當然有。這十余年來,有不少“黑天鵝”深刻地改變了養豬業。在筆者看來,至少有三件:
【黑天鵝之一】:高致病性藍耳病。2006年,高致病性藍耳病突然爆發,養豬業哀鴻遍野。此病不但淘汰了一大波養殖場,令豬價隨后高企,也讓許多疫苗企業借此風生水起,還直接影響了國家的豬業政策:能繁母豬險出臺和高致病性藍耳病強制免疫就與此病不無關系。
【黑天鵝之二】:黃浦江死豬事件。2013年3月,上海的黃浦江驚現上萬頭死豬,舉國震驚。官方查明,死豬來自上游浙江嘉興地區。隨后數年,浙江的養豬業開展了聲勢浩蕩的環保整治行動。據了解,僅浙江省的養豬出欄量就銳減800多萬頭。而全國各地的禁養限養風暴也更加猛烈,全國能繁母豬數從高峰期的5000余萬頭銳降到了2016年12月的3670萬頭。
【黑天鵝之三】:溫氏股份上市。相當長時期內,人們都以為,受制于相關政策(證監會要求原始發起股東不得超過200人),溫氏股份不會上市。2015年11月溫氏股份通過吸收合并大華農的方式登陸創業板,1000多億的市值成為創業板最大公司,一下子震驚了全國。溫氏的上市,不僅改變了外界對養豬業的印象,也深深刺激了業內企業。它是一個標志性事件,意味著養殖企業主導行業格局的時代來臨,無數農牧企業紛紛學習溫氏做公司加農戶,這將極大改變中國養殖業的未來。
但凡在養殖業打拼了幾年以上的創業者都知道,這個行業風險高、壓力大,但只要堅持學習和提高,整體回報還算不錯。只是,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會突然改變行業。它們既可能是好消息,也可能是壞消息。
2017年,什么可能是養豬業的“黑天鵝”?我們且猜一猜。
其一,疫情陰影?誰也說不清楚,未來是否會發生嚴重的豬病。一旦行業大面積發病,存欄量減少,豬價還會瘋漲。但發病的豬場恐怕就難以享受紅利了。
其二,拆遷風暴?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國務院規定,到2017年底,所有禁養區的養殖場必須關停或搬遷。政策極為嚴厲。但到底執行力度有多強,具體有多大影響,目前誰也無法判斷。
其三,食品安全風波?這些年來,養殖業食品安全事件不斷,如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違禁品添加事件,不僅影響一批企業,更影響整個行業的形象和口碑。盡管監管越來越嚴,但不排除有膽大妄為者以身試法,給行業帶來風險。
除了上述幾點,行業內的走私豬泛濫、進口肉增加、飼料原料暴漲暴跌、禁抗替抗風潮等現象,行業外的宏觀經濟走勢、三公消費監管、IPO注冊制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行業和農牧企業的利益。它們都有可能成為突然影響行業的“黑天鵝”。
個體倘若遭遇整個行業的“黑天鵝”,往往只能隨大流。當然,如果判斷精準,有針對性地未雨綢繆,是為上策。
但未來的事情,有多少人能真正猜準呢?
對于未來,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