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及有關縣(市)農委(農林局、農業局)、漁業主管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和省委省政府《關于聚焦富民持續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若干意見》精神,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加快推進稻田綜合種養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推進稻田綜合種養工作當前,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和農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深刻變化,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了“聚力創新、聚焦富民”的鮮明要求,省委省政府專門出臺“聚焦富民”33條意見,對糧食生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從2016年實施稻田綜合種養試點以來,各地涌現出不少典型,取得了明顯成效,實現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稻魚共作輪作、稻鴨(蝦、蟹)共作等模式畝效益普遍在2000元以上,有效調動農民積極性,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今年,省里將進一步擴大稻田綜合種養工作試點,并鼓勵在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漁業產業化資金等項目中扶持稻田綜合種養,將推進稻田綜合種養工作作為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新措施、新抓手。各地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結合市場需求和當地生產實際,充分挖掘潛力,加強政策扶持和工作推動,按照群眾自愿、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原則加快推進稻田綜合種養工作,力爭取得實效,為持續促進農民增收、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二、因地制宜發展不同模式稻田綜合種養各地要立足當地實際,加強調查研究,推廣不同模式稻田綜合種養,2017年推廣應用規模達到40萬畝。(一)推廣一批稻漁共作模式。加強規劃,合理布局,在適宜的區域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優先考慮冷浸田、中低產田、低洼田塊等,特別是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易受淹、周圍無污染的水稻種植區域,鼓勵推廣稻田養蝦、稻田養蟹、稻田養鰍、等稻漁共作和稻漁輪作等技術模式。(二)推廣一批農牧結合模式。大力發展農牧結合,探索不同形式的稻田生態循環模式。根據當地畜禽產業基礎,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稻鴨共作、水稻+綠肥+鵝(羊)、水稻+生豬(+沼氣)等循環種養模式。(三)推廣一批稻經輪作模式。綜合考慮區位條件、市場需求等,鼓勵各地大力推廣“水稻-西瓜”、“水稻-番茄”、“水稻-小青菜-甜瓜”、“水稻-芫荽-西葫蘆”、“水稻-芹菜-番茄(黃瓜)”等稻菜、稻瓜輪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種植綜合效益。
三、扎實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稻田綜合種養是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各地要高度重視,圍繞關鍵環節,切實轉變作風,加強服務保障,確保稻田綜合種養推廣工作順利開展。(一)加強溝通協調。各地農業和漁業主管部門要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重視,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更細致的舉措推進稻田綜合種養工作。要加強與國土、水利、金融等部門的溝通協作,為稻田綜合種養工作營造較好的政策環境。與國土部門溝通協調用地政策,與水利部門溝通協調灌排設施等水利建設,與金融部門溝通協調完善信貸服務機制等。(二)加強政策扶持。省農委和省海洋與漁業局將進一步加大稻田綜合種養扶持力度,2017年稻田綜合種養試點擴大到20個縣(市、區),將稻漁綜合種養作為現代農(漁)業發展的重點內容之一,給予支持。各地要積極整理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等項目資金,爭取地方財政投入,加大對稻田綜合種養工作的投入力度。(三)加強指導服務。要突出薄弱環節、關鍵節點,在主體培育、基地建設、技術培訓、質量監管、品牌打造等方面做好服務指導工作。各級農業、漁業科研與推廣部門要找準關鍵性技術進行基礎研究和攻關,要加強培訓,幫助生產者掌握稻田綜合種養技術操作規程和先進技術。省里將組建省級稻田綜合種養專家指導組,開展具體技術指導工作,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組建專業科技服務團隊,加強指導服務。(四)加強宣傳引導。要結合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和家庭農(漁)場發展,培育一批專業化種養、產業化運作、品牌化銷售、經濟效益顯著的經營主體典型。充分發揮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作用,通過現場觀摩會、技術明白紙等多種形式,加強典型宣傳引導,充分調動農民、企業、合作社、家庭農(漁)場開展稻田綜合種養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江蘇省農業委員會 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
2017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