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武平縣象洞鎮新崗村何榮輝早早地來到他的花卉苗木基地。這個基地占地60畝,去年給他家帶來收益30多萬元。
從豬農變身為花農,何榮輝用了兩年多的時間。
年過花甲的何榮輝,原來是武平縣象洞鎮新崗村國定標準的貧困戶。這里的村民家家戶戶都以養豬為主業。前年9月,當象洞鎮在新崗村實行生豬養殖業污染綜合整治,意在打造全縣第一個“無豬村”時,何榮輝就率先動員全家拆除豬舍,而后開始流轉土地,種植起綠化苗木和花卉。
“養殖業污染遲早會治理。如果不治理,我們的家園都毀啦!我們這些養殖戶還是早些作轉產的打算吧。”何榮輝閑聊時總是這樣對他的鄰居說。
去年4月,被環保部“掛單”督辦了10年的象洞溪養殖業污染治理,終于被武平縣新一屆領導班子,當作“一項沉甸甸的政治責任、一個重大的民生工程”,以雷霆之勢打響了象洞溪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百日會戰”。
由260名黨員干部組成的“百日會戰”工作組,直達象洞鎮三大片區,進村入戶,耐心細致做好宣傳及服務工作。截至2016年8月,“百日會戰”告捷,第一階段拆除豬舍36.2萬平方米的目標任務如期完成,象洞溪流域水環境治理工作由“拆”進入“轉、治、清、管”的新階段。
而當象洞鎮村民拆除豬舍忙于轉產轉業時,何榮輝苗木基地上種植的美國紅紫薇、紅花檵木等10多個品種,已經長勢喜人了。何榮輝也成為象洞養豬戶轉產轉業的學習典型。
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何榮輝適時擴大了種植規模,增添了秋楓、野鴨春、香樟苗木等10多個品種。至去年底,他已經種植了60多畝苗木花卉。
如今的象洞鎮,沿象洞溪流域的七個村已經變成了“無豬村”。不再養豬的村民,正像何榮輝一樣實現了華麗的轉身,大力發展花卉、藥材,象洞雞、白毛兔、鴿子等特色種植養殖業。
走進象洞鎮,河道清淤、污水處理站、生態濕地公園等項目正有序推進,空氣新鮮了,水質變好了,一個“天藍水綠”的全新象洞,逐漸展現在人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