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優化養殖布局、完善標準化體系、規范消納配套等方面入手,提升種養結合水平。
一是“減”不合理布局。完成了全市畜禽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的劃定工作。啟動了天門河、竹皮河等重點水域的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分區施策、分類指導、分步推進,促進“低小散”養殖向規模化、生態化轉型。推進規模養殖場進園區,通過統一規劃、集中治污,確保園區養殖總量與周邊種植業相配套,全市現已規劃“新養殖小區”5個,設計生豬養殖量12萬頭。
二是“減”落后技術模式。重點是推進處理工藝的改進優化、先進技術的引進替代和治理模式的發展探索。大力推廣干濕分離、雨污分離以及自動刮糞、皮帶傳糞等清潔化生產技術工藝,從源頭控制污染物總量,今年全市共創建畜禽標準化示范場142個,總數達734個。引進“1+1=0”糞污室外發酵床模式替代室內發酵床技術,即1個養豬場配套1個有機肥場,養殖與糞污發酵生產有機肥環節分離,整個養殖過程無廢水排放,有效解決中小規模豬場治污與利用難題。綜合比較治理成本和成效,摸索將過去直接照搬工業污水處理模式進行養殖污染治理的思路,逐步向種養結合方向調整。
三是“減”不匹配消納。重點是培育養殖業新型經營主體,解決消納通道問題。一方面,大力發展家庭農場等新型種養循環單體。如昕泰果蔬合作社流轉土地1萬畝,發展果蔬種植和休閑采摘,專門配套養殖1500頭黑豬和1萬只生態雞,養殖糞便沼液全部施于果蔬基地以提升口感品質。目前,全市擁有這類農牧結合、林牧結合型家庭農場1325個。另一方面,培育新型治理主體,開展畜禽規模養殖污染治理、沼渣沼液綜合利用、有機肥生產等服務。全市現已配套發展有機肥廠32個,年處理畜禽糞污170萬噸;發展區域性糞污收集與水肥一體化灌溉合作社8個,覆蓋果蔬種植面積2.6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