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和產業一樣,無非是過去的政策、現在的政策、未來的政策,就跟人的生命規律一樣,昨天、今天、明天。上級說把這三天的事管好即可,但我只能管兩天,明天的事管不了。
一、昨天的政策(過去有且繼續實施的)
2007年:中國畜牧業發展進入新時期的標志,2007年7月份CPI達到6.5%。2011年7月6.5%;
2013年:國務院頒布 “光棍節條例” 。2016年:豬價漲瘋啦!養豬業 的新10年賺錢啦。
2007年國務院關于畜牧業的4個文件
2007.2.7國發4號國務院《關于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2007.7.30國發22號國務院《關于促進生豬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意見》
2007.8.13國務院《關于切實落實政策保證市場供應維護副食品價格穩定的緊急通知》
2007.9.27國發31號國務院《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其他
生豬保險
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貼
財政部《關于調整生豬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補貼標準的通知》
二、養豬政策簡析
1.生豬規模化、標準化生產,中國現代化養豬起步
(1)每年25億元扶持規模化豬場;
(2)生豬調出大縣獎勵政策:300-900萬元。
(3)每年獎勵達到35億元。
(4)生豬良種補貼;6.5億元。
(5)2009年8月4日,農業部發布《全國生豬遺傳改良計劃(2009-2020)》;
(6)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制--陳瑤生教授。
2.經濟杠桿調節
(1)農業部和中國農業銀行合作,確立畜牧業授信額度500億元。
(2)2009年6月13日,經國務院批準啟動由國家發改委、財政、商務、農業、工商、質檢等六部門聯合制訂的《防止生豬價格過快過度下跌調控預案(暫行)》。
(3)2012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執行。紅綠燈政策!!!
(4) 2009年2月18日農業部發布《全國生豬優勢區域布局規劃 ( 2008 - 2015 年)》。
(5)根據各地區資源優勢和發展現狀,選擇沿海生豬產區、東北生豬產區、中部生豬產區和西南生豬產區共 19 個省(區、市)的 437 個縣為生豬養殖基地縣。
為什么要回顧這些?現在很多政策都用著了,那可是真金白銀。另外是生產方式轉變,第二個政策叫規模化、標準化養豬,這是一個大政策,而且配合著土地政策、環保政策,才能更好發展現代畜牧業。
三、今天的政策(經濟政策和技術政策)
1、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創建活動
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創建活動方案和考核辦法的通知》
時間:2016年4月13日
意義: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發展生態畜牧業、清潔畜牧業、循環畜牧業。
2、2016年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6年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
時間:2016年2月5日
繼續在全國生豬、奶牛、蛋雞、肉雞、肉牛和肉羊優勢區域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在浙江、福建、江西、山東、湖北、廣西、四川和青海8省區啟動兔、水禽和蜜蜂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試點,以生態養殖場示范創建為重點,通過集中培訓、專家指導、現場考核;
2016年再創建500個畜禽標準化示范場
生豬:能繁母豬存欄300頭以上,且年出欄肥豬5000頭以上。
3、促進現代畜禽種業發展——《農業部關于促進現代畜禽種業發展的意見》
時間:2016年6月22日
發展目標
主要引進品種本土化選育取得明顯進展,地方畜禽遺傳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利用,畜禽育種評價體系基本建立。培育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的新品種、配套系和品系,打造一批大型畜禽種業集團和民族品牌。形成以育種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種業發展機制。
到2025年,主要畜種核心種源自給率達到70%,國家級保護品種有效保護率達到95%以上,基本建成與現代畜牧業相適應的良種繁育體系。
促進現代畜禽種業發展
育種路徑:以生產性能測定和遺傳評估為基礎,堅持常規育種與分子育種相結合。家畜突出本品種選育,充分挖掘地方品種資源優勢,培育新品種、配套系,家禽突出商業配套系培育。生豬以杜洛克豬、長白豬、大白豬等品種為主,系統開展本土化選育,打造“華系”種豬品牌;奶牛以荷斯坦牛為主,肉牛以西門塔爾牛、安格斯牛、秦川牛、延邊牛等品種為主,重點培育優秀種公牛;肉羊以小尾寒羊、湖羊、杜泊羊、薩福克羊等品種為主,開展本品種持續選育;蛋雞以配套系培育和持續選育為主,肉雞以培育黃羽肉雞配套系和新品種為主,支持開展白羽肉雞育種攻關。
4、促進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布局調整優化——《農業部關于促進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布局調整優化的指導意見》
時間:2015年11月26日
提出要對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等地的生豬養殖業做出調整優化,構建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豬養殖業。對上述11個省、市。
養豬業的調整,一個核心目標是要讓養豬和環境資源相適應,改善和保護環境。
總體目標:到2020年,在南方水網地區,年出欄500頭以上的生豬養殖比重達到70%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糞便處理設施配套比例達到85%以上,生豬糞便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
調整任務
(1)調整優化區域布局
一是劃定禁養區,二是向非超載區轉移。主產縣要制定生豬養殖規劃,合理劃定適宜養殖區域和禁止建設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小區的區域。禁養區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時限要求,由地方政府依法關閉或搬遷生豬規模養殖場,引導生豬養殖向非超載區轉移。
(2)提高科學養殖水平
深入推進生豬適度規模標準化養殖,支持規模養殖場改造升級,改進生豬養殖和糞便處理工藝,實現提質增效。
(3)促進糞便綜合利用
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生豬糞便處理,在養殖密集區域建立專業化生產、公司化運營的糞便集中處理中心。鼓勵規模養殖場配套糞便種植用地,推廣糞肥和肥水還田利用技術,推進種養一體化發展。
《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
時間: 2016年04月18日
核心——到哪兒去養豬?養多少頭豬?《規劃》在發展思路中明確提出“提素質、增效益、穩供給、保安全、促生態”的總體目標。
1、優化區域布局
以資源承載能力為基礎,將全國劃分為重點發展區、約束發展區、潛力增長區和適度發展區4個區域,其中,把京津滬地區和南方水網地區11個省市劃入約束發展區,明確提出保持總量穩定,調整優化區域布局,實現合理承載,推動綠色發展。
2、深化生豬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
在推行生豬標準化養殖的基礎上,創建內容更加突出糞便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2016年計劃在南方水網地區創建100個國家級生豬標準化示范場。
3、是開展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創建
以生豬大縣為重點,通過對工作機制、責任落實、發展模式、發展規劃、政策體系和技術支撐等六個方面進行考核,整縣推進糞便綜合利用和病死豬無害化處理,促進生豬生產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推動完善有機肥生產、使用補貼政策,落實畜牧業發展扶持資金和畜禽糞污綜合利用試點項目,支持規模養殖場配套建設糞便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
5、完善種養循環機制
總結推廣經濟適用糞便綜合利用模式,積極探索PPP(政企合作模式)運行機制,打通糞便還田利用通道,促進有機肥就地就近綜合利用。
2009年2月18日農業部發布《全國生豬優勢區域布局規劃 ( 2008 - 2015 年)》
據第二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調查,我國共有地方豬種資源80個,其中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的有42個。
《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
1、重點發展區:河北、山東、河南、重慶、廣西、四川、海南;
2、約束發展區: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安徽、 江西、湖北、湖南、廣東;
3、潛力增長區: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云南、貴州。
《規劃》提出:要根據生豬養殖產業區域優勢,合理調整優化屠宰企業布局,積極推進養殖屠宰結合;通過養殖、屠宰“產銷銜接,場廠掛鉤”,解決養殖企業生豬銷售后顧之憂,同時也為屠宰企業提供穩定豬源。推進 “就近屠宰、冷鏈配送”經營方式,有效保障肉品質量安全,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四、養豬產業政策總結
1.黃箱(黃金)政策:財政(基本建設、專項)、信貸、土地、人才;
2.紅綠燈政策:國家政府有形的手調控;
3.劃紅線政策:環境保護;一個“拆”字了不得啊!